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2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涉及电缆主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缆主体,电缆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导体,导体的外表面依次套接有绝缘层、橡胶层、填充层和防护层,电缆主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头,通过设置蓄电池、电机、旋转轴和扇叶,当连接管外有雨水或其他液体时,电机可通过蓄电池储蓄的电能带动旋转轴,从而使得扇叶转动,使得连接管表面残留的液体快速烘干,且不会使得热量过高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也对该装置达到散热的功能,通过设置绝缘层、橡胶层、填充层、防护层、感应器和感应灯,绝缘层、橡胶层和填充层均由阻燃耐热的材料填充其中,达到了层层防护,从而使得对阻燃防火的效用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主体
,具体为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主体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主体,电力电缆主体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主体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主体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主体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主体。根据公开号为2105359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该技术通过设置电缆主体、母接头、电池、电热圈、子接头、铲刃和套管,当套管有雨水或其他液体时,通过母接头和子接头在插接的时候,套头末端的铲刃能够贴着套管的侧壁将分瓣橡皮套向四周推开,套管贴着套管推进的过程中,胶圈能够刮去套管表面残留的液体,同时电热圈发热对其进行烘干,从而避免阴潮环境下插头插接出现漏电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将电缆主体的外皮使用矿物棉材料作为夹层,使得其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和耐热效果,但在该装置中,使用电热圈对连接管进行加热烘干,但在电缆主体装置中,电缆主体通电的电压本身会带有大量热量,如果在使用电热器的方式达到快速烘干后,若没有及时关闭电热圈或电热圈热量过高等也可能会引起电缆主体线的着火,除此之外,该装置只通过矿物棉材料作为夹层作为防火的结构过于简单且对电缆主体起火后装置的处理办法未妥善解决,使得同样容易引发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避免接头处因潮湿环境漏电和防火结构单一和电缆主体起火后的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导体,所述导体的外表面依次套接有绝缘层、橡胶层、填充层和防护层,所述电缆主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上方和下方一侧均安装有蓄电池,两个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扇叶,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和底部一侧均安装有感应灯,所述电缆主体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头。优选地,所述蓄电池分别于电机、感应器和感应灯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机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电机沿连接管的横轴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扇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扇叶沿连接管的横轴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地,两个所述扇叶分别位于连接管的上方和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蓄电池、电机、旋转轴和扇叶,当连接管外有雨水或其他液体时,电机可通过蓄电池储蓄的电能带动旋转轴,从而使得扇叶转动,使得连接管表面残留的液体快速烘干,且不会使得热量过高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也对该装置达到散热的功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绝缘层、橡胶层、填充层、防护层、感应器和感应灯,绝缘层、橡胶层和填充层均由阻燃耐热的材料填充其中,达到了层层防护,从而使得对阻燃防火的效用大大提高,同时,当电缆主体着火或漏电时,感应器感应后,感应灯会亮起红色提示灯,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进一步防止了安全事故的扩大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主体;2、导体;3、绝缘层;4、橡胶层;5、填充层;6、防护层;7、第一连接头;8、连接管;9、防护罩;10、蓄电池;11、电机;12、旋转轴;13、扇叶;14、感应器;15、感应灯;16、第二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导体2、绝缘层3、橡胶层4、填充层5、防护层6、第一连接头7、连接管8、防护罩9、蓄电池10、电机11、旋转轴12、扇叶13、感应器14、感应灯15和第二连接头16,电缆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导体2,导体2的外表面依次套接有绝缘层3、橡胶层4、填充层5和防护层6,电缆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头7,第一连接头7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罩9,防护罩9的内部上方和下方一侧均安装有蓄电池10,两个蓄电池10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12,旋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扇叶13,电机11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器14,防护罩9的顶部和底部一侧均安装有感应灯15,电缆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头16。请着重参阅图1-2,蓄电池10分别于电机11、感应器14和感应灯15电性连接,便于装置的运作,电机1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电机11沿连接管8的横轴中心线对称设置,便于对连接管8的上方和下方同时吹干。请着重参阅图1-3,扇叶1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扇叶13沿连接管8的横轴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扇叶13分别位于连接管8的上方和下方利于对连接管8残留的液体快速风干。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在将第一连接头7和第二连接头16插接时,当连接管8外有雨水或其他液体,电机11可通过蓄电池10储蓄的电能带动旋转轴12,从而使得扇叶13转动,使得连接管8表面残留的液体快速烘干,其次电缆主体1导体2外套接的绝缘层3、橡胶层4和填充层5等均由阻燃耐热的材料填充其中,达到了层层防护,从而使得提高了阻燃防火的效用,同时,当电缆主体1着火或漏电时,感应器14感应后,感应灯15会亮起红色提示灯,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进一步防止了安全事故的扩大发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导体(2),所述导体(2)的外表面依次套接有绝缘层(3)、橡胶层(4)、填充层(5)和防护层(6),所述电缆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头(7),所述第一连接头(7)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内部上方和下方一侧均安装有蓄电池(10),两个所述蓄电池(10)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扇叶(13),所述电机(11)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器(14),所述防护罩(9)的顶部和底部一侧均安装有感应灯(15),所述电缆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头(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阻燃矿物绝缘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导体(2),所述导体(2)的外表面依次套接有绝缘层(3)、橡胶层(4)、填充层(5)和防护层(6),所述电缆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头(7),所述第一连接头(7)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内部上方和下方一侧均安装有蓄电池(10),两个所述蓄电池(10)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扇叶(13),所述电机(11)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器(14),所述防护罩(9)的顶部和底部一侧均安装有感应灯(15),所述电缆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盛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