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显扬专利>正文

组合式篱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19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篱笆,包括:板状的柱体,两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两左右成对的方块卡榫孔,其底面平直,其顶面具有一定造型;连接横条,其两端分别形成有与该柱体卡榫孔相扣合的卡榫;转折柱体,其为一中央具有延其长轴方向延伸的转折分线的弯折柱体,其两侧边形成与该连接横条卡榫相扣合的卡榫孔;该柱体、转折柱体与连结横条间扣合连结,该组合式篱笆具有成本低廉、组装简单、外型美观、搬运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篱笆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组合式篱笆。在具有庭院的家庭中,相邻的住家之间都会以篱笆相区隔两家庭间住地的范围,在小型的园艺,如庭院式或阳台上的小花园中,也常会使用篱笆来增加外观的美感,同时兼具防止外来的人或动物侵入,破坏园中栽培的植物的功效。传统的篱笆制作是利用木板条钉组的方式制成,因此就必须耗费很多的时间,人工敲打钉组,当须要圈围的范围扩大时,更是费时费力,同时,其铁钉及木料边缘处接合点外露,容易让人在不小心的情形下割伤,同时外观上也不美观,而且,为了维持好不容易组装好的篱笆,避免其容易腐败倾毁,必须再将木板条刷上油漆,此后,当油漆因风吹雨打而剥落时,都要再重新上漆。由于木板条之间为铁钉所钉死,当其中一根腐坏时,更新的工作也非常麻烦,因此近来开发出一种组合式篱笆,让篱笆可以分段拆卸维修。请参考图12,该图中所示为一种组合式刚性篱笆结构,具有一柱体(80)、一连结架(90)与撑架(92)所组成,其柱体(80)底部设以一柱座(82),柱座(82)与柱体(80)间以固定钉(83)相互连结为一体,该柱体(80)一侧装设一壁座(88)以供连结架(90)的套合,与柱体(80)相间隔一段距离处,另设架构与柱体相当的撑架(92),撑架(92)底部设一撑座(9-->3)作为支撑撑架(92)直立之用,背侧设一容置槽(94),同时以容置连结架(90),撑架(92)的顶面为一架盖(96)。单段篱笆组装完成的图型请参考图13所示,该柱座(82)与地面间以固座钉(84)穿过柱座(82)的穿孔并深插入地底,提供一强而有力的固定力量,其于部份也由螺合的方式稳固紧密地结合一起。然而,此种组合方式具有以下的缺点:1.刚性材质普遍皆重量偏重、成本偏高,对于运送过程中的搬运极为不便,同时篱笆组装成型也因刚性材质的不易变化而有形状单调的缺点,同时其铁质部份生锈更会破坏美观效果。2.其结构零件复杂,不但对于生产、制造方面来说麻烦较多,同时在组装时的小零件,如固定钉(83)、固座钉(84)、壁座(88)、柱座(82)、撑座(93)之类等等过多,同样造成组装时的耗时费神,无法加快组装速度。3.其外观色泽仍然须费时作上漆处理,以保持美观。4.过于刚性的材质及外形与园艺花草间的结合缺乏协调性。因此,有鉴于现今实施的组合式篱笆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篱笆,该组合式篱笆具有成本低廉、组装简单快速、清洗方便而且又具形状多变化、外型美观、搬运方便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其为板状,两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两左右成对的方块卡榫孔,其底面平直,其顶面具有一定造型;-->连接横条,其两端分别形成有与该柱体卡榫孔相扣合的卡榫;转折柱体,其为一中央具有延其长轴方向延伸的转折分线的弯折柱体,其两侧边形成与该连接横条卡榫相扣合的卡榫孔。所述的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横条,其材质为可弯折的弹性体。所述的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横条上两端的卡榫为圆头卡榫,对应连接的柱体与转折柱体两侧边上的卡榫孔为圆头卡榫孔。所述的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横条上两端的卡榫为尖头卡榫,对应连接的柱体与转折柱体两侧边上的卡榫孔为尖头卡榫孔。所述的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横条上两端的卡榫为斜头卡榫,对应连接的柱体与转折柱体两侧边上的卡榫孔为斜头卡榫孔。由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技术的优点:1.其组装方式简单不需任何工具、不费时,可迅速完成平整、美观的筑围篱笆的工程,且其材质与外形与园艺花草间的结合极具协调性。2.本技术为塑料材料制成,制造成本低,且其构造不复杂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可大量生产制造,同时其重量轻,搬运及组装皆方便。3.无须粉刷油漆,只要用水冲洗即可,耐候性佳、不易腐烂,-->使用寿命长,不须常常替换、维修及保养,省去使用者的麻烦及提高经济效益。4.如有部份篱笆损毁时因其拆装方便,因此替换也容易。5.组装围成的形状可依实际需求作多样变化,不会受限于直线。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目的,兹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图式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埋设前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埋设后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圆头卡榫部份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尖头卡榫部份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斜头卡榫部份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六角形实施例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六角形实施例的上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四角形实施例的上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圆形实施例的上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不规则形实施例的上剖视图。图12:为一习用组合式篱笆分解状态图。图13:为一习用组合式篱笆组合状态图。-->本技术的使用材质为对气候变化适应性佳的硬质、微软的塑料材料,关于本技术的结构部份,首先请参考图1所示,其整体构造包括有多数个柱体(10),多数个连接横条(20)与转折柱体(30)。该上述柱体(10)为板状,其板面两侧边分别设有多数个成对的卡榫孔(12),柱体(10)的底面平直,其顶面具有造型,如图中则为尖头状。该连接横条(20)为长直条且其材质为可弯折的弹性体,长条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卡榫(22),该卡榫(22)于图中所示为一方块。该转折柱体(30)为一中央具有沿其长轴方向延伸的转折分线(32)的弯折柱体,其两侧边同样形成有与柱体(10)上卡榫孔(12)相对应成对的卡榫孔(12),其转折分线(32)处的转折角度可以为30°、60°、90°、120°等等,任意所须的角度。本技术的组合式篱笆,其组合方式仍参照图1中所示将上下各一之连接横条(20)上的卡榫(22)栓插入两相邻间柱体(10)侧边上相对应的卡榫孔(12)内即可连接成成排的篱笆,在连接了一定数量的柱体(10)与连接横条(20)后,遇到应转折处再接合上所选定的转折柱体(30),以此类推,可自由组织使用者所希望的长度。当所需长度及数量的柱体(10)与连接横条(20)组合成篱-->笆时,其埋设方法如图2所示,将所需围绕的土地延著边线挖出一道深度适当的长沟槽(40),再将组合好的篱笆顺著该沟槽(40)放入,由沟槽(40)引导围成的形状。图3中为将篱笆(包括下方连接横条(20))深插入沟槽(40)后,并重新将土壤填埋入沟槽(40)中压实的状态,其可藉土壤的密实以固定篱笆,确保其不松动。本技术的结构极富变化性,在卡榫接合的部份列举数项实施例。图4为本技术的卡榫与卡榫孔间的一变化实施例,该连接横条(20)两端的卡榫为圆头卡榫(222),相对应连接的柱体(10)两侧边的卡榫孔则呈相配合的圆头卡榫孔(122)。图5为本技术的卡榫与卡榫孔间的再一变化实施例,该连接横条(20)两端的卡榫为尖头卡榫(224),相对应连接的柱体(10)两侧边的卡榫孔则呈相配合的尖头卡榫孔(124)。图6为本技术的卡榫与卡榫孔间的又一变化实施例,该连接横条(20)的卡榫为斜头卡榫(226),相对应连接的柱体(10)两侧边的卡榫孔则呈相配合的的斜头卡榫孔(126)。利用上述的各种卡榫与卡榫孔相连接,同时因连接横条(20)为弹性材质制成,因此卡榫(22)前端略大亦可推塞入卡榫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其为板状,两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左右成对的方块卡榫孔,其底面平直,其顶面具有一定造型;连接横条,其两端分别形成有与该柱体卡榫孔相扣合的卡榫;转折柱体,其为一中央具有延其长轴方向延伸的转折分 线的弯折柱体,其两侧边形成与该连接横条卡榫相扣合的卡榫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其为板状,两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左右成对的方块卡榫孔,其底面平直,其顶面具有一定造型;连接横条,其两端分别形成有与该柱体卡榫孔相扣合的卡榫;转折柱体,其为一中央具有延其长轴方向延伸的转折分线的弯折柱体,其两侧边形成与该连接横条卡榫相扣合的卡榫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篱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横条,其材质为可弯折的弹性体。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显扬
申请(专利权)人:曹显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