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013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主要内容为:所述的矩形保温结构安装在炉体内左侧部分,内室安装在支柱的顶端且内室位于矩形保温结构内,石墨棒加热元件安装在矩形保温结构内且石墨棒加热元件位于内室外,滑板安装在内室的底面上,产品安装在滑板上,中间门通过铰链安装在升降单元上,炉门安装在炉体的右端面上,下部油池安装在炉体右侧部分的安装孔里,液压缸安装在支撑架上且液压缸活塞杆末端安装在滑板上,热交换器和循环风机都安装在炉体内右侧部分且都靠近炉体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利用双室结构完成烧结和冷却生产过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运行时间和成本,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烧结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大多主要是在单室真空炉中完成,而冷却却又是在另一炉体内完成,操作复杂,又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操作效率,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是,操作危险大,烧结后的产品温度高,转移时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这样大大提高了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利用双室结构完成烧结和冷却生产过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运行时间和成本,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其中:包括炉体、产品、中间门、升降单元、热交换器、循环风机、液压缸、炉门、第一真空泵、支撑架、搅拌器、下部油池、滑板、支柱、第二真空泵、支腿、石墨棒加热元件、第三真空泵、矩形保温结构和内室,所述的支腿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底面上,所述的矩形保温结构安装在炉体内左侧部分,所述的支柱底部安装在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内室安装在支柱的顶端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产品(2)、中间门(3)、升降单元(4)、热交换器(5)、循环风机(6)、液压缸(7)、炉门(8)、第一真空泵(9)、支撑架(10)、搅拌器(11)、下部油池(12)、滑板(13)、支柱(14)、第二真空泵(15)、支腿(16)、石墨棒加热元件(17)、第三真空泵(18)、矩形保温结构(19)和内室(20),所述的支腿(16)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底面上,所述的矩形保温结构(19)安装在炉体(1)内左侧部分,所述的支柱(14)底部安装在炉体(1)的内壁上,所述的内室(20)安装在支柱(14)的顶端且内室(20)位于矩形保温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生产中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产品(2)、中间门(3)、升降单元(4)、热交换器(5)、循环风机(6)、液压缸(7)、炉门(8)、第一真空泵(9)、支撑架(10)、搅拌器(11)、下部油池(12)、滑板(13)、支柱(14)、第二真空泵(15)、支腿(16)、石墨棒加热元件(17)、第三真空泵(18)、矩形保温结构(19)和内室(20),所述的支腿(16)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底面上,所述的矩形保温结构(19)安装在炉体(1)内左侧部分,所述的支柱(14)底部安装在炉体(1)的内壁上,所述的内室(20)安装在支柱(14)的顶端且内室(20)位于矩形保温结构(19)内,所述的第三真空泵(18)通过管路与内室(20)连接,所述的石墨棒加热元件(17)安装在矩形保温结构(19)内且石墨棒加热元件(17)位于内室(20)外,所述的第二真空泵(15)通过管路与炉体(1)左侧部分连接,所述的滑板(13)安装在内室(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辉钟列平徐厚嘉吴荻李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斯东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