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81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包括套管、装置本体、子接头、分离管、阀门、检测装置、气路管、母接头、液相管和隔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装置结构连接紧凑,使用简单,连接装置为组合式结构,拆卸、运输比较方便,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液体一侧的气路装置,防止液体进入气体管道,造成液体与气体混合,子接头内侧设置有螺纹,使子接头与液相管连接牢固,子接头一端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液相管,可通过旋转子接头连接另一根液相管,母接头一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垫,母接头外侧设置有防滑套,分离管内部设置有弯折管,增加液体路径,提高弯折管内部压力,阻挡液相管内部的液体进入气路管,工作时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属于连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气路系统主要由气源切换系统、管道系统、调压系统、用气点、监控及报警系统组成,对于一些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可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稍有差异,必须加入气体回火防止器等安全控制装置在现代化的实验室中,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用到多种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气—质联用仪,ICP等等,其中这些仪器需要用到高纯气体,传统的做法是采用独立钢瓶分散供气的模式,这种供气模式每台仪器设备单独配置气体钢瓶,分别满足每台仪器设备的使用,但随着近年来实验室投资的不断加大,仪器设备的迅速增加,用气量也逐年增加,传统的供气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仪器设备增加的需求,同时分散供气模式带来的实验室布局混乱,钢瓶的频繁更换也对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就需要一套安全性高且能实现集中分配供气的系统完成从气源向仪器的供气,这就是实验室高纯气体管道系统的功能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包括套管、装置本体、子接头、分离管、阀门、检测装置、气路管、母接头、液相管和隔离板;所述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子接头,且所述子接头内侧阵列设置有螺纹,所述子接头一端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液相管,所述液相管中间通过套管连接,所述液相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接头,且所述母接头外侧设置有防滑套,所述母接头内部设置有管嘴,所述液相管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管,且所述分离管内部设置有弯折管,所述分离管顶部安装有隔离板,且所述隔离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隔离板可隔离分离管内部的液体,所述分离管顶部固定安装有气路管,所述气路管上设置有阀门,且所述阀门为自动调节式结构,所述阀门顶部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气路管顶部一侧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可检测气路管内部的湿度。进一步的,为了达到方便灵活的拆卸与组装连接装置,且运输时较为方便,所述装置本体为组合式结构。进一步的,为了达到气体可以通过气孔进入气路管,液体会被隔离在分离管内部,所述隔离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进一步的,为了达到增加液体路径,提高弯折管内部压力,阻挡液相管内部的液体进入气路管,所述分离管内部设置有弯折管进一步的,为了达到通过阀门自动控制开度,进行控制气路管内部进气量,所述阀门为自动调节式结构。进一步的,为了达到防止在母接头与液相管连接过程中因手滑造成人身伤害,所述母接头外侧设置有防滑套。进一步的,为了达到通过螺纹将子接头与另一根液相管连接牢固可靠,所述子接头内侧阵列设置有螺纹。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使连接装置具有一定的弯度,方便在角落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套管设置有一定的弧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装置结构连接紧凑,使用简单,连接装置为组合式结构,拆卸、运输比较方便,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液体一侧的气路装置,防止液体进入气体管道,造成液体与气体混合,子接头内侧设置有螺纹,使子接头与液相管连接牢固,子接头一端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液相管,可通过旋转子接头连接另一根液相管,母接头一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垫,母接头外侧设置有防滑套,分离管内部设置有弯折管,增加液体路径,提高弯折管内部压力,阻挡液相管内部的液体进入气路管,工作时稳定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离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装置本体,3、子接头,4、分离管,5、阀门,6、检测装置,7、气路管,8、母接头,9、液相管,10、隔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包括套管1、装置本体2、子接头3、分离管4、阀门5、检测装置6、气路管7、母接头8、液相管9和隔离板10;所述装置本体2一端设置有子接头3,且所述子接头3内侧阵列设置有螺纹,所述子接头3一端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液相管9,所述液相管9中间通过套管1连接,所述液相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接头8,且所述母接头8外侧设置有防滑套,所述母接头8内部设置有管嘴,所述液相管9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管4,且所述分离管4内部设置有弯折管,所述分离管4顶部安装有隔离板10,且所述隔离板10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隔离板10可隔离分离管4内部的液体,所述分离管4顶部固定安装有气路管7,所述气路管7上设置有阀门5,且所述阀门5为自动调节式结构,所述阀门5顶部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气路管7顶部一侧连接有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可检测气路管7内部的湿度,所述检测装置为湿度检测仪,本申请中所用为采购件,型号为HAD818A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装置本体2为组合式结构;所述隔离板10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分离管4内部设置有弯折管;所述阀门5为自动调节式结构;所述母接头8外侧设置有防滑套;所述子接头3内侧阵列设置有螺纹;所述套管1设置有一定的弧度。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连接装置为组合式结构,拆卸、运输比较方便,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液体一侧的气路装置,防止液体进入气体管道,造成液体与气体混合;其次子接头内侧设置有螺纹,使子接头与液相管连接牢固,子接头一端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液相管,可通过旋转子接头连接另一根液相管,母接头一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垫,防止液相管泄漏,母接头外侧设置有防滑套,防止通过母接头连接液相管时因手滑,造成人身伤害;最后分离管内部设置有弯折管,增加液体路径,提高弯折管内部压力,阻挡液相管内部的液体进入气路管,实现气体与液体的分离,不会造成气体与液体的混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包括套管(1)、装置本体(2)、子接头(3)、分离管(4)、阀门(5)、检测装置(6)、气路管(7)、母接头(8)、液相管(9)和隔离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2)一端设置有子接头(3),所述子接头(3)一端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液相管(9),所述液相管(9)中间通过套管(1)连接,所述液相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接头(8),所述母接头(8)内部设置有管嘴,所述液相管(9)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管(4),所述分离管(4)顶部安装有隔离板(10),所述隔离板(10)可隔离分离管(4)内部的液体,所述分离管(4)顶部固定安装有气路管(7),所述气路管(7)上设置有阀门(5),所述阀门(5)顶部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气路管(7)顶部一侧连接有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可检测气路管(7)内部的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相的气路连接装置,包括套管(1)、装置本体(2)、子接头(3)、分离管(4)、阀门(5)、检测装置(6)、气路管(7)、母接头(8)、液相管(9)和隔离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2)一端设置有子接头(3),所述子接头(3)一端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液相管(9),所述液相管(9)中间通过套管(1)连接,所述液相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接头(8),所述母接头(8)内部设置有管嘴,所述液相管(9)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管(4),所述分离管(4)顶部安装有隔离板(10),所述隔离板(10)可隔离分离管(4)内部的液体,所述分离管(4)顶部固定安装有气路管(7),所述气路管(7)上设置有阀门(5),所述阀门(5)顶部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气路管(7)顶部一侧连接有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可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增春梁云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成安全健康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