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智能门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468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包括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单片机连接;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电压输入端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智能门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智能门锁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门锁系统是用于智能门锁中的一套管理系统,是一种安全防范级别较高的安防产品。它主要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精密电磁技术、智能卡技术实现对进出房间的持卡人员的身份识别,并控制机械门锁是否打开。智能门锁系统可以根据授权名单识别刷卡人员卡信息,若是出现非法卡或者强行进出,那么门锁就会声光报警并形成记录,合法卡则能够正常开门并形成开锁记录。而且,它所有记录都可上传至中心数据库并通过报表查询。传统智能门锁系统的供电电路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智能门锁系统的供电电路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包括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352T。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360pF。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8kΩ。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460pF。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均为PNP型三极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CDMA2000模块、WCDMA模块、TD-S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该电源模块相对于传统智能门锁系统的供电电路,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二二极管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智能门锁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实施例中,该无线智能门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包括单片机1、无线通信模块2、存储器3、门锁操作模块4、常闭继电器5、热释红传感器6和电源模块7,其中,无线通信模块2、存储器3、门锁操作模块4、常闭继电器5、热释红传感器6和电源模块7均与单片机1连接。具体而言,无线通信模块2适于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门锁验证信息,门锁验证信息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和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ID号码,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可以为用户的身份证号、姓名、生日等,也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其他基本信息,用于确定发送门锁验证信息的移动终端是否能够对智能门锁进行操作。每个移动终端都有自己唯一的ID号码,智能门锁可以根据ID号码给予移动终端使用权限。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PDA等。无线通信模块2可以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CDMA2000模块、WCDMA模块、TD-S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等。通过设置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无线通信方式的灵活性,还能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场合的需求。尤其是采用LoRa模块时,其通信距离较远,且通信性能较为稳定,适用于对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存储器3适于存储用户信息。具体地,用户信息与来自移动终端的门锁验证信息相对应,可以为用户的身份证号、姓名、生日等,也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其他基本信息。单片机1对门锁验证信息和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获得比对结果,并在用户出门反锁后输出断电控制信号。在门锁验证信息和用户信息匹配时,则比对成功;在门锁验证信息和用户信息不匹配时,则比对失败。在用户出门反锁后,单片机1根据智能门锁的反锁状态输出断电控制信号。断电控制信号可以为高电平电压信号,也可以为低电平电压信号。门锁操作模块4用于根据上述比对结果对门锁进行操作。操作包括开锁操作、上锁操作以及修改密码操作。若单片机1比对成功,则门锁操作模块4对智能门锁进行操作,能够成功地开启门锁、上锁、修改密码等;若单片机1比对不成功,则单片机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向移动终端发送报告,告知移动终端无权限对智能门锁进行相关操作。常闭继电器5用于接收断电控制信号,常闭继电器5的触点开关串联在家用电器的供电回路中,断电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常闭继电器5的触点开关断开。具体地,若断电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电压信号,则常闭继电器5的线圈一端接收高电平电压信号常闭继电器5的线圈另一端接地;若断电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电压信号,则常闭继电器5的线圈一端适于接收低电平电压信号,常闭继电器5的线圈另一端接收电源电压。通过设置常闭继电器5,当用户在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352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门锁操作模块、常闭继电器、热释红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S-352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越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