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49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包括混凝土主体、至少一根梁底纵筋、至少两根钢绞线和至少两根约束插筋,所述梁底纵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多根所述钢绞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沿着纵向分布的两侧处,且每根所述钢绞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每根所述钢绞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多根所述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用于约束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以避免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的纵向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预制装配式梁在方便装配的同时还能满足预制装配式梁的自身的性能要求以及预制装配式梁与其它建筑物的连接性能要求,且所述预制装配式梁与其它建筑物连接的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梁。
技术介绍
当前预制装配式梁为满足等同现浇的要求以及整体性能的要求,预制装配式梁存在节点设计结构复杂的问题,这给设计、生产、施工造成了很多困难,严重制约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具体的,由于预制装配式梁与现浇混凝土结构梁相比其整体性相对较弱,为了满足预制装配式梁的整体性要求,预制装配式梁的节点的结构通常较复杂。并且,预制装配式梁的节点是整个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关键之处,对整个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整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要求,预制装配式梁的节点通常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梁,以解决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梁结构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包括:混凝土主体;至少一根梁底纵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至少两根钢绞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沿着纵向分布的两侧处,且每根所述钢绞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每根所述钢绞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至少两根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用于约束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以避免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的纵向分离。可选的,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的纵向设置的底面,所述钢绞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的部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面垂直,所述梁底纵筋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面垂直;在所述混凝土主体沿着纵向分布的两侧处,所述梁底纵筋与所述钢绞线在与所述底面垂直的纵向截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叠的部分分别形成一个组合环,所述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组合环内。可选的,所述约束插筋平行于所述底面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且垂直于与所述底面垂直的纵向截面。可选的,所述组合环呈长方形,所述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长方形的四角处。可选的,一部分所述约束插筋与所述钢绞线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约束插筋与所述梁底纵筋固定连接。可选的,设置在所述组合环靠近所述混凝土主体的外侧的所述约束插筋与所述梁底纵筋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组合环远离所述混凝土主体的外侧的所述约束插筋与所述钢绞线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梁底纵筋在与所述底面垂直的纵向截面上的投影呈长方形。可选的,所述梁底纵筋在与所述底面垂直的纵向截面上的投影呈长方形,且所述长方形的一条边上具有一开口。可选的,每根所述钢绞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U型段、第一连接段、第二U型段和第二连接段,且两个所述第一U型段和所述第二U型段平行于所述底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所在的平面分别垂直于所述底面,所述钢绞线在与所述底面垂直的纵向截面上的投影呈U型。可选的,在所述混凝土主体沿纵向分布的两侧处,所述梁底纵筋与所述钢绞线交错设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由于梁底纵筋设置在混凝土主体内,每根钢绞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混凝土主体内,每根所述钢绞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的约束插筋可用于约束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并可避免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的纵向分离,即通过所述约束插筋可限制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沿着混凝土主体的纵向相互远离,进而可避免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的另一部分钢绞线受到纵向拉力后可通过约束插筋将拉力传递给设置在混凝土主体内的梁底纵筋,由于梁底纵筋设置在混凝土主体内,因此可避免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的另一部分钢绞线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的一部分钢绞线从混凝土主体中拉出,从而可提高预制装配式梁的抗拉性能。同时,由于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的另一部分钢绞线相较于钢筋容易弯折,因此可便于所述预制装配式梁与其它建筑进行节点连接操作时调整钢绞线的形状和位置,进而可缩短工期,同时也可避免钢绞线与其它建筑发生碰撞,例如与其它建筑的钢筋发生碰撞。其次,预制装配式梁通过钢绞线与其它建筑物进行连接,因此所述预制装配式梁连接节点处的结构主要包括钢绞线,而本技术中的钢绞线的结构相对简单,因此可简化所述预制装配式梁的节点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预制装配式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梁底纵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钢绞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预制装配式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预制装配式梁与柱装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预制装配式梁;110-混凝土主体;111-底面;120-梁底纵筋;130-钢绞线;131-第一U型段;132-第一连接段;133-第二U型段;134-第二连接段;140-约束插筋;150-组合环;160-梁箍筋;170-上部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预制装配式梁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预制装配式梁100包括:混凝土主体110、至少一根梁底纵筋120、至少两根钢绞线130和至少两根约束插筋140。多根所述梁底纵筋120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内。多根所述钢绞线130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沿着纵向分布的两侧处,且每根所述钢绞线130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内,每根所述钢绞线130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外。所述约束插筋140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内,用于约束所述梁底纵筋120和所述钢绞线130,以避免所述梁底纵筋120和所述钢绞线130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110的纵向分离。本实施例中,由于梁底纵筋120设置在混凝土主体110内,每根所述钢绞线130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内,每根所述钢绞线130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外,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内的约束插筋140可用于约束所述梁底纵筋120和所述钢绞线130,并可避免梁底纵筋120和钢绞线130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110的纵向分离,即通过所述约束插筋140可限制所述梁底纵筋120和所述钢绞线130沿着混凝土主体110的纵向相互远离,进而可避免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外的另一部分钢绞线130受到纵向拉力后可通过约束插筋140将拉力传递给设置在混凝土主体110内的梁底纵筋120,由于梁底纵筋120设置在混凝土主体110内,因此可避免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外的另一部分钢绞线130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内的一部分钢绞线130从混凝土主体110中拉出,从而可提高预制装配式梁100的抗拉性能。进一步的,由于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10外的另一部分钢绞线130相较于钢筋容易弯折,因此可便于所述预制装配式梁100与其它建筑进行节点连接操作时调整钢绞线130的形状和位置,进而可缩短工期,同时也可避免钢绞线130与其它建筑发生碰撞,例如与其它建筑的钢筋发生碰撞。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预制装配式梁100通过钢绞线130与其它建筑物进行连接,因此所述预制装配式梁100连接节点处的结构主要包括钢绞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主体;至少一根梁底纵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至少两根钢绞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沿着纵向分布的两侧处,且每根所述钢绞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每根所述钢绞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以及至少两根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用于约束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以避免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的纵向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主体;至少一根梁底纵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至少两根钢绞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沿着纵向分布的两侧处,且每根所述钢绞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每根所述钢绞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外;以及至少两根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用于约束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以避免所述梁底纵筋和所述钢绞线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的纵向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主体包括沿着所述混凝土主体的纵向设置的底面,所述钢绞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的部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面垂直,所述梁底纵筋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面垂直;在所述混凝土主体沿着纵向分布的两侧处,所述梁底纵筋与所述钢绞线在与所述底面垂直的纵向截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叠的部分分别形成一个组合环,所述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组合环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插筋平行于所述底面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且垂直于与所述底面垂直的纵向截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环呈长方形,所述约束插筋设置在所述长方形的四角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旦刘智龙徐晓珂纵斌马骞金曈白杨马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