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99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它包括进料装置(1)、筛选装置(2)、输送装置Ⅰ(3)、输送装置Ⅱ(4)、理瓶装置Ⅰ(5)和理瓶装置Ⅱ(6);所述进料装置(1)和筛选装置(2)相连,所述筛选装置(2)分别与输送装置Ⅰ(3)和输送装置Ⅱ(4)相连;所述输送装置Ⅰ(3)与理瓶装置Ⅰ(5)相连,所述输送装置Ⅱ(4)与理瓶装置Ⅱ(6)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瓶体的筛选过程简单高效,提高了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A Production Line for Post-Packaging of Bottles and Tank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ttle body tank liquid post-packaging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device (1), a screening device (2), a conveying device I (3), a conveying device II (4), a bottle arranging device I (5) and a bottle arranging device II (6); the feeding device (1) and a screening device (2) are connected with a conveying device I (3) and a conveying device II (6), respectively. The conveying device I (3)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le arranging device I (5), and the conveying device II (4)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le arranging device II (6).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and efficient screening process for bottle body, and improv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bottle body liquid post-packag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液体药瓶用于盛装各类液体药品,目前市场对液体药品的需求量极大,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对于同一种液体药品,通常在同一传输轨道上对不同体积的瓶体进行灌装,再对这些不同体积的液体药品进行分类包装;为了使产量达到生产需求,需要对灌装好的瓶体进行筛选分类再进行传输包装。目前,大多瓶体的包装生产线结构复杂,瓶体后包装的筛选分类过程麻烦,从而降低了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它结构简单,对瓶体的筛选过程简单高效,提高了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筛选装置、输送装置Ⅰ、输送装置Ⅱ、理瓶装置Ⅰ和理瓶装置Ⅱ;所述筛选装置包括传送带Ⅱ和微机Ⅰ,所述传送带Ⅱ的中心位于进料装置的落料点正下方,且传送带Ⅱ内镶嵌安装有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Ⅰ,所述重力感应装置Ⅰ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Ⅰ连接,由微机Ⅰ控制传送带Ⅱ向左传动或者向右传动;所述传送带Ⅱ的左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Ⅰ进料点的正上方,传送带Ⅱ的右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Ⅱ进料点的正上方;所述输送装置Ⅰ包括传送带Ⅲ和传送带Ⅴ,所述输送装置Ⅰ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Ⅲ上,所述传送带Ⅲ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Ⅲ,所述传送带Ⅴ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Ⅴ;所述安全栏Ⅲ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Ⅴ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Ⅰ,所述导口Ⅰ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Ⅲ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Ⅰ;所述输送装置Ⅱ包括传送带Ⅳ和传送带Ⅵ,所述输送装置Ⅱ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Ⅳ上,所述传送带Ⅳ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Ⅳ,所述传送带Ⅵ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Ⅵ;所述安全栏Ⅵ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Ⅵ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Ⅱ,所述导口Ⅱ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Ⅳ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Ⅱ;所述理瓶装置Ⅰ包括传送带Ⅶ、传送带Ⅷ、微机Ⅱ和设置在传送带Ⅶ上的多个等距挡板Ⅰ;所述传送带Ⅶ内镶嵌安装有多个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Ⅱ,所述挡板Ⅰ与重力感应装置Ⅱ一一对应,重力感应装置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Ⅱ连接,微机Ⅱ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Ⅰ的输入端连接,由微机Ⅱ控制传送带Ⅶ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传送带Ⅶ的进料口位于传送带Ⅲ出料口的正下方,传送带Ⅶ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Ⅷ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理瓶装置Ⅱ包括传送带Ⅸ、传送带Ⅹ、微机Ⅲ和设置在传送带Ⅸ上的多个等距挡板Ⅱ;所述传送带Ⅸ内镶嵌安装有多个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Ⅲ,所述挡板Ⅱ与重力感应装置Ⅱ一一对应,重力感应装置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Ⅲ连接,由微机Ⅲ控制传送带Ⅸ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传送带Ⅸ的进料口位于传送带Ⅳ出料口的正下方,传送带Ⅸ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Ⅹ进料口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Ⅰ和安全栏Ⅰ;所述传送带Ⅱ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栏Ⅱ;所述传送带Ⅶ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Ⅶ;所述传送带Ⅷ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Ⅷ;所述传送带Ⅸ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Ⅸ;所述传送带Ⅹ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Ⅹ。优选的,所述的传送带Ⅰ~Ⅹ均由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Ⅱ的驱动电机为双向电机。优选的,所述分离导向板Ⅰ、分离导向板Ⅱ、挡板Ⅰ和挡板Ⅱ均为光滑柔性平面。优选的,所述分离导向板Ⅰ的底面与传送带Ⅲ平行,分离导向板Ⅰ的底面到传送带Ⅲ的距离大于传送带Ⅲ上瓶体Ⅰ倒放时的高度且小于瓶体Ⅰ正放时高度的一半,分离导向板Ⅰ呈弧形且将传送带Ⅲ上的立瓶Ⅰ导向传送带Ⅴ;所述分离导向板Ⅱ的底面与传送带Ⅳ平行,分离导向板Ⅱ的底面到传送带Ⅳ的距离大于传送带Ⅳ上瓶体Ⅱ倒放时的高度且小于瓶体Ⅱ正放时高度的一半,分离导向板Ⅱ呈弧形且将传送带Ⅳ上的立瓶Ⅱ导向传送带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首先通过重力感应装置对不同重量的液体瓶体进行筛选分类,分类过程简单高效;再对分类的液体瓶体传输至下一分类机构,通过设置悬空挡板巧妙进行倒瓶和立瓶的分类;再对倒瓶进行处理,使其处于立瓶状态,最后相同重量的液体瓶体通过传送带输送至同一装箱装置处进行装箱,整个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过程简单高效,有效的提高了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整体示意图;图中,1-进料装置,2-筛选装置,3-输送装置Ⅰ,4-输送装置Ⅱ,5-理瓶装置Ⅰ,6-理瓶装置Ⅱ,7-传送带Ⅱ,8-传送带Ⅲ,9-安全栏Ⅲ,10-传送带Ⅴ,11-安全栏Ⅴ,12-分离导向板Ⅰ,13-传送带Ⅳ,14-安全栏Ⅳ,15-传送带Ⅵ,16-安全栏Ⅵ,17-分离导向板Ⅱ,18-传送带Ⅶ,19-传送带Ⅷ,20-挡板Ⅰ,21-传送带Ⅸ,22-传送带Ⅹ,23-挡板Ⅱ,24-传送带Ⅰ,25-安全栏Ⅰ,26-安全栏Ⅱ,27-安全栏Ⅶ,28-安全栏Ⅷ,29-安全栏Ⅸ,30-安全栏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筛选装置2、输送装置Ⅰ3、输送装置Ⅱ4、理瓶装置Ⅰ5和理瓶装置Ⅱ6;所述筛选装置2包括传送带Ⅱ7和微机Ⅰ,所述传送带Ⅱ7的进料点位于进料装置1的落料点正下方,所述进料装置1通过传送带Ⅰ24的一端进料,再通过传送带Ⅰ24的另一端落料,所述传送带Ⅱ7低于传送带Ⅰ24且两者高度差为5mm,传送带Ⅱ7内镶嵌安装有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Ⅰ,所述重力感应装置Ⅰ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Ⅰ连接,当感应出瓶体在250ml瓶体重量范围时,重力感应装置Ⅰ向微机Ⅰ发送信号,微机Ⅰ驱使双向电机带动传送带Ⅱ7向左传动,当重力感应装置Ⅰ感应出瓶体在500ml瓶体重量范围时,重力感应装置Ⅰ向微机Ⅰ发送信号,微机Ⅰ驱使双向电机向带动传送带Ⅱ7右传动;所述传送带Ⅱ7的左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Ⅰ3进料点的正上方,传送带Ⅱ7的右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Ⅱ4进料点的正上方;所述输送装置Ⅰ3包括传送带Ⅲ8和传送带Ⅴ10,所述输送装置Ⅰ3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Ⅲ8上,所述传送带Ⅱ7的左端高于传送带Ⅲ8且两者高度差为5mm,所述传送带Ⅲ8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Ⅲ9,所述传送带Ⅴ10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Ⅴ11;所述安全栏Ⅲ9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Ⅴ10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Ⅰ,所述导口Ⅰ的宽度与传送带Ⅴ10的宽度相同,导口Ⅰ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Ⅲ9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Ⅰ12;所述输送装置Ⅱ4包括传送带Ⅳ13和传送带Ⅵ15,所述输送装置Ⅱ4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Ⅳ13上,所述传送带Ⅱ7的右端高于传送带Ⅳ13且两者高度差为5mm,所述传送带Ⅳ13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Ⅳ14,所述传送带Ⅵ15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Ⅵ16;所述安全栏Ⅵ16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Ⅵ15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Ⅱ,所述导口Ⅱ的宽带与传送带Ⅵ15的宽度相同,导口Ⅱ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Ⅳ14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Ⅱ17;所述理瓶装置Ⅰ5包括传送带Ⅶ18、传送带Ⅷ19、微机Ⅱ和设置在传送带Ⅶ18上的多个等距挡板Ⅰ20;所述传送带Ⅶ18内镶嵌安装有多个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Ⅱ,所述挡板Ⅰ20与重力感应装置Ⅱ一一对应,重力感应装置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Ⅱ连接,由微机Ⅱ控制传送带Ⅶ18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传送带Ⅶ18的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Ⅲ8落料点的正下方且两者高度差为5mm,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筛选装置(2)、输送装置Ⅰ(3)、输送装置Ⅱ(4)、理瓶装置Ⅰ(5)和理瓶装置Ⅱ(6);所述筛选装置(2)包括传送带Ⅱ(7)和微机Ⅰ,所述传送带Ⅱ(7)的中心位于进料装置(1)的落料点正下方,且传送带Ⅱ(7)内镶嵌安装有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Ⅰ,所述重力感应装置Ⅰ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Ⅰ连接,由微机Ⅰ控制传送带Ⅱ(7)向左传动或者向右传动;所述传送带Ⅱ(7)的左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Ⅰ(3)进料点的正上方,传送带Ⅱ(7)的右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Ⅱ(4)进料点的正上方;所述输送装置Ⅰ(3)包括传送带Ⅲ(8)和传送带Ⅴ(10),所述输送装置Ⅰ(3)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Ⅲ(8)上,所述传送带Ⅲ(8)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Ⅲ(9),所述传送带Ⅴ(10)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Ⅴ(11);所述安全栏Ⅲ(9)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Ⅴ(10)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Ⅰ,所述导口Ⅰ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Ⅲ(9)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Ⅰ(12);所述输送装置Ⅱ(4)包括传送带Ⅳ(13)和传送带Ⅵ(15),所述输送装置Ⅱ(4)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Ⅳ(13)上,所述传送带Ⅳ(13)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Ⅳ(14),所述传送带Ⅵ(15)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Ⅵ(16);所述安全栏Ⅵ(16)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Ⅵ(15)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Ⅱ,所述导口Ⅱ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Ⅳ(14)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Ⅱ(17);所述理瓶装置Ⅰ(5)包括传送带Ⅶ(18)、传送带Ⅷ(19)、微机Ⅱ和设置在传送带Ⅶ(18)上的多个等距挡板Ⅰ(20);所述传送带Ⅶ(18)内镶嵌安装有多个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Ⅱ,所述挡板Ⅰ(20)与重力感应装置Ⅱ一一对应,重力感应装置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Ⅱ连接,由微机Ⅱ控制传送带Ⅶ(18)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传送带Ⅶ(18)的进料口位于传送带Ⅲ(8)出料口的正下方,传送带Ⅶ(18)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Ⅷ(19)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理瓶装置Ⅱ(6)包括传送带Ⅸ(21)、传送带Ⅹ(22)、微机Ⅲ和设置在传送带Ⅸ(21)上的多个等距挡板Ⅱ(23);所述传送带Ⅸ(21)内镶嵌安装有多个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Ⅲ,所述挡板Ⅱ(23)与重力感应装置Ⅱ一一对应,重力感应装置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Ⅲ连接,由微机Ⅲ控制传送带Ⅸ(21)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传送带Ⅸ(21)的进料口位于传送带Ⅳ(13)出料口的正下方,传送带Ⅸ(21)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Ⅹ(22)进料口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体罐液后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筛选装置(2)、输送装置Ⅰ(3)、输送装置Ⅱ(4)、理瓶装置Ⅰ(5)和理瓶装置Ⅱ(6);所述筛选装置(2)包括传送带Ⅱ(7)和微机Ⅰ,所述传送带Ⅱ(7)的中心位于进料装置(1)的落料点正下方,且传送带Ⅱ(7)内镶嵌安装有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Ⅰ,所述重力感应装置Ⅰ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Ⅰ连接,由微机Ⅰ控制传送带Ⅱ(7)向左传动或者向右传动;所述传送带Ⅱ(7)的左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Ⅰ(3)进料点的正上方,传送带Ⅱ(7)的右端落料点位于输送装置Ⅱ(4)进料点的正上方;所述输送装置Ⅰ(3)包括传送带Ⅲ(8)和传送带Ⅴ(10),所述输送装置Ⅰ(3)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Ⅲ(8)上,所述传送带Ⅲ(8)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Ⅲ(9),所述传送带Ⅴ(10)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Ⅴ(11);所述安全栏Ⅲ(9)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Ⅴ(10)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Ⅰ,所述导口Ⅰ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Ⅲ(9)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Ⅰ(12);所述输送装置Ⅱ(4)包括传送带Ⅳ(13)和传送带Ⅵ(15),所述输送装置Ⅱ(4)进料点位于传送带Ⅳ(13)上,所述传送带Ⅳ(13)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Ⅳ(14),所述传送带Ⅵ(15)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栏Ⅵ(16);所述安全栏Ⅵ(16)上开设有位于传送带Ⅵ(15)进料点正上方的导口Ⅱ,所述导口Ⅱ处悬空设置有位于安全栏Ⅳ(14)两侧之间的分离导向板Ⅱ(17);所述理瓶装置Ⅰ(5)包括传送带Ⅶ(18)、传送带Ⅷ(19)、微机Ⅱ和设置在传送带Ⅶ(18)上的多个等距挡板Ⅰ(20);所述传送带Ⅶ(18)内镶嵌安装有多个等距的重力感应装置Ⅱ,所述挡板Ⅰ(20)与重力感应装置Ⅱ一一对应,重力感应装置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机Ⅱ连接,由微机Ⅱ控制传送带Ⅶ(18)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传送带Ⅶ(18)的进料口位于传送带Ⅲ(8)出料口的正下方,传送带Ⅶ(18)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Ⅷ(19)进料口的正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香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永安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