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310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浓缩装置,包括溶液罐、油浴槽、冷凝器和收集罐;油浴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溶液罐放置于油浴槽内;油浴槽的一侧上沿与一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上端朝向油浴槽一侧倾斜设置;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支撑板后端口朝向油浴槽,连接管另一端穿过冷凝器后向下与收集罐连通;连接管还连通有真空泵;支撑板的下端面围绕连接管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套管;套管外壁靠近支撑板一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垂直支撑板方向的弹性的第一齿形结构;溶液罐朝向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缩颈开口;位于溶液罐的缩颈开口内壁设置有垂直支撑板方向的第二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二齿形结构相互啮合。

A Concentr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cent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olution tank, an oil bath tank, a condenser and a collection tank; an electric hea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oil bath tank; the solution tank is placed in the oil bath tank; the upper side of the oil bath tan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inclined towards one side of the oil bath tank; and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inclined towards the oil bath through the back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condenser and connects downward to the collecting tank; the connecting pipe is also connected with a vacuum pump;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ring-shaped casing around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outer wall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ealing ring near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first tooth structure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olution tank is arranged toward th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re are necking openings; the inner wall of necking openings in solu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ooth structure in the direction of vertical support plate; the first tooth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tooth structure mesh with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浓缩装置,属于实验室化工仪器领域。
技术介绍
浓缩是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的单元操作,是溶质和溶剂部分分离的过程。现有的实验室内的浓缩装置结构复杂,比较适用于精度较高的实验操作,对于一些简易的实验来说,这些浓缩装置操作麻烦,仪器之间的连接麻烦,还需要注意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浓缩装置,该浓缩装置操作方便,浓缩效果好,浓缩效率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浓缩装置,包括溶液罐、油浴槽、冷凝器和收集罐;油浴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溶液罐放置于油浴槽内;油浴槽的一侧上沿与一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上端朝向油浴槽一侧倾斜设置;一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支撑板后端口朝向油浴槽,连接管另一端穿过冷凝器后向下与收集罐连通;连接管靠近收集罐一端还连通有真空泵;连接管和支撑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支撑板的下端面围绕连接管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套管;套管外壁靠近支撑板一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垂直支撑板方向的弹性的第一齿形结构;溶液罐朝向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缩颈开口;位于溶液罐的缩颈开口内壁设置有垂直支撑板方向的第二齿形结构;缩颈开口套设于套管外部且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二齿形结构相互啮合;一压力计和一温度计设置于支撑板上且与溶液罐内部连通。其中,所述的浓缩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溶液罐外部的搅拌电机、设置于溶液罐内的搅拌轴以及固定于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叶片;搅拌电机的转轴与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的外壁穿过溶液罐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溶液罐上部外壁与缩颈开口相对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把手。其中,位于溶液罐的缩颈开口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滑垫。其中,所述溶液罐的底边为扁平状,油浴槽的内底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凸块,溶液罐放置于凸块上。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操作方便,浓缩效果好,浓缩效率高;通过支撑板的套管上的第一齿形结构和溶液罐上的第二齿形结构相互配合,快速实现密封连接;设置有电加热板和油浴槽,实现对溶液罐内的溶液更均匀加热。2、本技术把手和缩颈开口分别设置于溶液罐的两侧,方便缩颈开口的套设,也方便溶液罐的拿取。3、本技术设置有搅拌机构,进一步加强溶液受热效果,使得浓缩效率提升。4、本技术设置有防滑垫,手持防滑垫,方便缩颈开口和套管的套设。5、本技术将压力计和温度计设置于支撑板上;缩颈开口和套管的套设后,即能实现快速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无溶液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溶液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溶液罐、11-缩颈开口、12-第二齿形结构、13-把手、14-防滑垫、2-油浴槽、21-电加热板、22-凸块、3-冷凝器、4-收集罐、5-支撑板、51-套管、52-第二密封圈、53-第一齿形结构、6-连接管、61-第一密封圈、7-真空泵、8-压力计、9-搅拌机构、91-搅拌电机、92-搅拌轴、93-搅拌叶片、94-密封结构、10-温度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3,一种浓缩装置,包括溶液罐1、油浴槽2、冷凝器3和收集罐4;油浴槽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21,油浴槽2内填充有油;溶液罐1放置于油浴槽2内;油浴槽2的一侧上沿与一支撑板5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5上端朝向油浴槽2一侧倾斜设置;一连接管6的一端穿过支撑板5后端口朝向油浴槽2,连接管6另一端穿过冷凝器3后向下与收集罐4连通;连接管6靠近收集罐4一端还连通有真空泵7;连接管6和支撑板5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1;支撑板5的下端面围绕连接管6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套管51;套管51外壁靠近支撑板5一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52,套管51的外壁上设置有垂直支撑板5方向的弹性的第一齿形结构53;溶液罐1朝向支撑板5一侧设置有缩颈开口11;位于溶液罐1的缩颈开口11内壁设置有垂直支撑板5方向的第二齿形结构12;缩颈开口11套设于套管51外部且第一齿形结构53和第二齿形结构12相互啮合;一压力计8和一温度计10设置于支撑板5上且与溶液罐1内部连通。参见图1-3,还包括搅拌机构9,搅拌机构9包括位于溶液罐1外部的搅拌电机91、设置于溶液罐1内的搅拌轴92以及固定于搅拌轴92上的若干搅拌叶片93;搅拌电机91的转轴与搅拌轴92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92的外壁穿过溶液罐1处设置有密封结构94。设置有搅拌机构9使溶液搅拌更均匀。参见图1-3,所述溶液罐1上部外壁与缩颈开口11相对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把手13。更方便操作。参见图1-3,位于溶液罐1的缩颈开口1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滑垫14。手持防滑垫14更方便缩颈开口11和套管51的套设。参见图1-3,所述溶液罐1的底边为扁平状,油浴槽2的内底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凸块22,溶液罐1放置于凸块22上。这样不妨碍油浴槽2底部下端的油的流通,保证均匀的加热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需要浓缩的溶液放入溶液罐1之中,缩颈开口11的第二齿形结构12与套管51的第一齿形结构53逐渐啮合,以实现溶液罐1和连接管6的连通;真空泵7工作,降低溶液罐1内部气压,往油浴槽2内填充油,电加热板21工作;温度计10实时监测温度;压力计8实时监测内部压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罐(1)、油浴槽(2)、冷凝器(3)和收集罐(4);油浴槽(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21);溶液罐(1)放置于油浴槽(2)内;油浴槽(2)的一侧上沿与一支撑板(5)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5)上端朝向油浴槽(2)一侧倾斜设置;一连接管(6)的一端穿过支撑板(5)后端口朝向油浴槽(2),连接管(6)另一端穿过冷凝器(3)后向下与收集罐(4)连通;连接管(6)靠近收集罐(4)一端还连通有真空泵(7);连接管(6)和支撑板(5)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1);支撑板(5)的下端面围绕连接管(6)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套管(51);套管(51)外壁靠近支撑板(5)一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52),套管(51)的外壁上设置有垂直支撑板(5)方向的弹性的第一齿形结构(53);溶液罐(1)朝向支撑板(5)一侧设置有缩颈开口(11);位于溶液罐(1)的缩颈开口(11)内壁设置有垂直支撑板(5)方向的第二齿形结构(12);缩颈开口(11)套设于套管(51)外部且第一齿形结构(53)和第二齿形结构(12)相互啮合;一压力计(8)和一温度计(10)设置于支撑板(5)上且与溶液罐(1)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罐(1)、油浴槽(2)、冷凝器(3)和收集罐(4);油浴槽(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21);溶液罐(1)放置于油浴槽(2)内;油浴槽(2)的一侧上沿与一支撑板(5)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5)上端朝向油浴槽(2)一侧倾斜设置;一连接管(6)的一端穿过支撑板(5)后端口朝向油浴槽(2),连接管(6)另一端穿过冷凝器(3)后向下与收集罐(4)连通;连接管(6)靠近收集罐(4)一端还连通有真空泵(7);连接管(6)和支撑板(5)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1);支撑板(5)的下端面围绕连接管(6)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套管(51);套管(51)外壁靠近支撑板(5)一侧套设有第二密封圈(52),套管(51)的外壁上设置有垂直支撑板(5)方向的弹性的第一齿形结构(53);溶液罐(1)朝向支撑板(5)一侧设置有缩颈开口(11);位于溶液罐(1)的缩颈开口(11)内壁设置有垂直支撑板(5)方向的第二齿形结构(12);缩颈开口(11)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瑞云吴阳沈慧英朱兰瑾卢仲柱陈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