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费宇奇专利>正文

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303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等原材料进行加热反应、加压消泡处理后利用模具浸染的方式进行导管铸件、活化剂处理、液氮冷却固化、超声清洗等步骤将活化剂成分及抗菌剂成分通过超声介质的方式固着于导管内外壁表面得到抗感染医用导管。制备而成的抗感染医用导管,其抗压能力强、弹性好、拉伸能力佳、同时具有抗菌抗感染的性能,可以满足医疗行业的多种需求。

Preparation of an anti-infective medical cathe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 anti-infective medical catheter, in which raw materials such as polyvinyl chloride, polyurethane, polystyrene, silica, glass fiber are heated, defoamed under pressure, and the catheter castings, activator treatment, liquid nitrogen cooling and solidification, ultrasonic cleaning and other steps are used to pass the activator ingredients and antimicrobial ingredients. An anti-infective medical catheter is obtained by fixing the ultrasound medium on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 of the catheter. The prepared anti-infective medical catheter has strong pressure resistance, good elasticity, good stretching ability, and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ective properties. It can meet various needs of the medical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导管材料这一
,特别涉及到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导管诊疗技术的发展,医用导管在临床的应用日趋成熟,导管行业成为医疗器械的一个重要门类。目前世界上仅泌尿外科应用的导管就有6大类120余种,用于心血管、脑血管、肿瘤等疾病诊治的导管也有100余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对导管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导管工业需不断创新以满足临床的需要。随着人口增多及老龄化发展,医用导管在临床的应用不断增多。医用聚氨酯是介入导管常用的材料,介入器械在进入或拔出人体以及在人体内运动时,都需要具有润滑性的表面,以避免损伤体内组织。医用聚氨酯导管本身是疏水性材料,表面不具备润滑性,尽管使用润滑剂或凝胶涂层可以获得暂时的润滑性,但是持久的润滑性只有通过改性材料本身或材料表面而获得。表面改性的方法既能使材料保持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力学性能,又能使材料表面具有所必需的表面性能;另外,医用聚氨酯导管通常应用于与体液(水)接触的环境,而在水环境中,高亲水材料比高疏水材料更能降低表面对细胞及蛋白质等的吸附。这就要求研发人员根据以上对医用聚氨酯的要求,开发一种能够满足医疗应用的医用聚氨酯改性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等原材料进行加热反应、加压消泡处理后利用模具浸染的方式进行导管铸件、活化剂处理、液氮冷却固化、超声清洗等步骤将活化剂成分及抗菌剂成分通过超声介质的方式固着于导管内外壁表面得到抗感染医用导管。制备而成的抗感染医用导管,其抗压能力强、弹性好、拉伸能力佳、同时具有抗菌抗感染的性能,可以满足医疗行业的多种需求。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二醇2-4份、甘露醇2-5份、海藻酸钠3-8份、氯化钠1-5份、碳酸氢钠1-3份、超纯水50份,混合均匀进行磁力搅拌15分钟,将混合液于室温静置2小时,得到活化剂备用;(2)将聚氯乙烯10-15份、聚氨酯5-9份、聚苯乙烯2-5份、二氧化硅1-3份、玻璃纤维1-2份于室温混合均匀,加入至反应炉中,然后加热至80-85℃,持续搅拌30-60分钟,随后降温至40-42℃,加入消泡剂,加压反应25-30分钟,回复压强至常压,得到材料原液,保温备用;(3)将导管铸件模具依次用柠檬酸钠溶液和超纯水冲洗后65℃烘干;(4)将步骤(3)的烘干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1)的活化剂中,使导管铸件模具表层浸染活化剂,浸润时间为30-40秒;(5)将步骤(4)浸润了活化剂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2)的材料原液中进行导管铸件,60-90秒后取出模具;(6)在冷冻室内向步骤(5)的导管铸件模具喷洒液氮约5-10秒,使其冷却、固化、脱模,导管脱模后继续在冷冻室固化2-5小时;(7)将步骤(6)中的导管进行超纯水冲洗、自然晾干;(8)将步骤(7)的导管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清洗介质采用具有抗菌成分的缓冲液;(9)对步骤(8)超声结束后的导管超声进行高压灭菌,烘干、包装,即得成品。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消泡剂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硅氧烷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压强为5-10MPa。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的冷冻室温度为-15~-20℃。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的抗菌成分的缓冲液配方为:Tris-HCl缓冲液1000ml、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剂0.5%、甲基硅油0.1%、柠檬酸钠0.6%、乙胺丁醇0.02%、磺胺二甲基嘧啶0.05%、甘氨酸0.2%、脯氨酸0.03%、甘油3%。。优选地,所述步骤(9)中的烘干温度为6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将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等原材料进行加热反应、加压消泡处理后利用模具浸染的方式进行导管铸件、活化剂处理、液氮冷却固化、超声清洗等步骤将活化剂成分及抗菌剂成分通过超声介质的方式固着于导管内外壁表面得到抗感染医用导管。制备而成的抗感染医用导管,其抗压能力强、弹性好、拉伸能力佳、同时具有抗菌抗感染的性能,可以满足医疗行业的多种需求。(2)本专利技术的抗感染医用导管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将聚乙二醇2份、甘露醇2份、海藻酸钠3份、氯化钠1份、碳酸氢钠1份、超纯水50份,混合均匀进行磁力搅拌15分钟,将混合液于室温静置2小时,得到活化剂备用;(2)将聚氯乙烯10份、聚氨酯5份、聚苯乙烯2份、二氧化硅1份、玻璃纤维1份于室温混合均匀,加入至反应炉中,然后加热至80-85℃,持续搅拌30分钟,随后降温至40-42℃,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压至5MPa反应25-30分钟,回复压强至常压,得到材料原液,保温备用;(3)将导管铸件模具依次用柠檬酸钠溶液和超纯水冲洗后65℃烘干;(4)将步骤(3)的烘干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1)的活化剂中,使导管铸件模具表层浸染活化剂,浸润时间为30-40秒;(5)将步骤(4)浸润了活化剂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2)的材料原液中进行导管铸件,60-90秒后取出模具;(6)在冷冻室内向步骤(5)的导管铸件模具喷洒液氮约5-10秒,使其冷却、固化、脱模,导管脱模后继续在冷冻室固化2小时,冷冻室温度为-15~-20℃;(7)将步骤(6)中的导管进行超纯水冲洗、自然晾干;(8)将步骤(7)的导管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清洗介质采用具有抗菌成分的缓冲液,其中抗菌成分的缓冲液配方为:Tris-HCl缓冲液1000ml、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剂0.5%、甲基硅油0.1%、柠檬酸钠0.6%、乙胺丁醇0.02%、磺胺二甲基嘧啶0.05%、甘氨酸0.2%、脯氨酸0.03%、甘油3%;(9)对步骤(8)超声结束后的导管超声进行高压灭菌,65℃烘干、包装,即得成品。实施例2(1)将聚乙二醇3份、甘露醇3份、海藻酸钠4份、氯化钠2份、碳酸氢钠2份、超纯水50份,混合均匀进行磁力搅拌15分钟,将混合液于室温静置2小时,得到活化剂备用;(2)将聚氯乙烯12份、聚氨酯6份、聚苯乙烯3份、二氧化硅2份、玻璃纤维1份于室温混合均匀,加入至反应炉中,然后加热至80-85℃,持续搅拌40分钟,随后降温至40-42℃,加入聚氧丙烯,加压至6MPa反应25-30分钟,回复压强至常压,得到材料原液,保温备用;(3)将导管铸件模具依次用柠檬酸钠溶液和超纯水冲洗后65℃烘干;(4)将步骤(3)的烘干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1)的活化剂中,使导管铸件模具表层浸染活化剂,浸润时间为30-40秒;(5)将步骤(4)浸润了活化剂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2)的材料原液中进行导管铸件,60-90秒后取出模具;(6)在冷冻室内向步骤(5)的导管铸件模具喷洒液氮约5-10秒,使其冷却、固化、脱模,导管脱模后继续在冷冻室固化3小时,冷冻室温度为-15~-20℃;(7)将步骤(6)中的导管进行超纯水冲洗、自然晾干;(8)将步骤(7)的导管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清洗介质采用具有抗菌成分的缓冲液,其中抗菌成分的缓冲液配方为:Tr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二醇2‑4份、甘露醇2‑5份、海藻酸钠3‑8份、氯化钠1‑5份、碳酸氢钠1‑3份、超纯水50份,混合均匀进行磁力搅拌15分钟,将混合液于室温静置2小时,得到活化剂备用;(2)将聚氯乙烯10‑15份、聚氨酯5‑9份、聚苯乙烯2‑5份、二氧化硅1‑3份、玻璃纤维1‑2份于室温混合均匀,加入至反应炉中,然后加热至80‑85℃,持续搅拌30‑60分钟,随后降温至40‑42℃,加入消泡剂,加压反应25‑30分钟,回复压强至常压,得到材料原液,保温备用;(3)将导管铸件模具依次用柠檬酸钠溶液和超纯水冲洗后65℃烘干;(4)将步骤(3)的烘干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1)的活化剂中,使导管铸件模具表层浸染活化剂,浸润时间为30‑40秒;(5)将步骤(4)浸润了活化剂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2)的材料原液中进行导管铸件,60‑90秒后取出模具;(6)在冷冻室内向步骤(5)的导管铸件模具喷洒液氮约5‑10秒,使其冷却、固化、脱模,导管脱模后继续在冷冻室固化2‑5小时;(7)将步骤(6)中的导管进行超纯水冲洗、自然晾干;(8)将步骤(7)的导管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清洗介质采用具有抗菌成分的缓冲液;(9)对步骤(8)超声结束后的导管超声进行高压灭菌,烘干、包装,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感染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二醇2-4份、甘露醇2-5份、海藻酸钠3-8份、氯化钠1-5份、碳酸氢钠1-3份、超纯水50份,混合均匀进行磁力搅拌15分钟,将混合液于室温静置2小时,得到活化剂备用;(2)将聚氯乙烯10-15份、聚氨酯5-9份、聚苯乙烯2-5份、二氧化硅1-3份、玻璃纤维1-2份于室温混合均匀,加入至反应炉中,然后加热至80-85℃,持续搅拌30-60分钟,随后降温至40-42℃,加入消泡剂,加压反应25-30分钟,回复压强至常压,得到材料原液,保温备用;(3)将导管铸件模具依次用柠檬酸钠溶液和超纯水冲洗后65℃烘干;(4)将步骤(3)的烘干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1)的活化剂中,使导管铸件模具表层浸染活化剂,浸润时间为30-40秒;(5)将步骤(4)浸润了活化剂的导管铸件模具浸润在步骤(2)的材料原液中进行导管铸件,60-90秒后取出模具;(6)在冷冻室内向步骤(5)的导管铸件模具喷洒液氮约5-10秒,使其冷却、固化、脱模,导管脱模后继续在冷冻室固化2-5小时;(7)将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宇奇
申请(专利权)人:费宇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