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的窃电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2185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的窃电检测方法,属于反窃电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获取所查区域中用户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失压断相数据,并统计出所查区域中的发电用户数据;再检测和处理电压数据和/或电流数据并判断和识别出窃电嫌疑户;通过电压数据检测包括对电压数据和失压断相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大数据处理并判断窃电嫌疑户;通过电流数据检测包括对比发电用户数据和电流数据,根据用户编号,清除电流数据中的发电用户数据行,以及对电流数据逐点进行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窃电检测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及可靠性,并降了低检测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的窃电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的窃电检测方法,属于反窃电分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窃电现象也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扰乱电力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高效的窃电检测方法来有效遏制窃电这种违法行为。现有技术中反窃电主要表现为:一:通过检测计量装置来实现反窃电:通过检测计量装置主要是通过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在现场检查计量装置来实现。随着技术发展,通过计量装置检测窃电的方法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采用改进电能表的铅封设计、采用防窃电计量箱、安装具有窃电检测功能的电能表等。但此种检测方法一般通过人工检查的方式来进行,耗时耗力,也不能及时阻止窃电行为;防窃电计量装置虽然比一般计量装置更智能,但其仅针对某种或几种的窃电方式,不具有全面性,且防窃电计量装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窃电检测成本。二: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分析模块来实现反窃电:随着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广泛推广应用,远程检测用户窃电行为逐渐成为发展趋势。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反窃电分析模块中可分析失压断相、电流异常等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的窃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所查区域中用户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失压断相数据,并统计出所查区域中的发电用户数据;步骤二:检测和处理电压数据和/或电流数据并判断和识别出窃电嫌疑户;包括:(一)检测电压数据并判断和识别出窃电嫌疑户:第一步:对电压数据和失压断相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清除失压断相数据中异常持续时间不为空的数据行;在电压数据中筛选出与失压断相数据中用户编号及相序相同的数据行;第二步:大数据处理处理并判断窃电嫌疑户:根据失压断相数据中用户电能表的接线方式来进行判断用户是否为窃电嫌疑户;(a)如果用户电能表接线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的窃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所查区域中用户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失压断相数据,并统计出所查区域中的发电用户数据;步骤二:检测和处理电压数据和/或电流数据并判断和识别出窃电嫌疑户;包括:(一)检测电压数据并判断和识别出窃电嫌疑户:第一步:对电压数据和失压断相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清除失压断相数据中异常持续时间不为空的数据行;在电压数据中筛选出与失压断相数据中用户编号及相序相同的数据行;第二步:大数据处理处理并判断窃电嫌疑户:根据失压断相数据中用户电能表的接线方式来进行判断用户是否为窃电嫌疑户;(a)如果用户电能表接线方式为三相三线,则B相电压为0,在电压数据中逐点判断A相和C相电压的二次电压值波动范围是否在额定二次电压值的[80%,120%]范围中,若该用户电压数据中A相或C相中有超过四个点的二次电压值数据在额定二次电压值的[80%,120%]范围外,则查找该用户的电流数据;如果该用户该相的电流数据中某点的电流数据不为0,则判断该用户用电,该用户即为窃电嫌疑户;(b)如果用户电能表接线方式为三相四线,则B相电压不为0,在电压数据中逐点判断A相、B相和C相电压的二次电压值波动范围是否在额定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超周红婷姜思卓李元付王强胡洋张小静陈明杨绪银王晓泳庞西品夏晖安树怀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