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本公开涉及,光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利用半导体发光装置和波长转换元件的光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于这种光源装置,利用图39说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源装置。图39是以往的光源装置的概略图。图39示出以往的光源装置1020的截面图(a)以及俯视图(b)。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源装置1020,如图39的截面图(a)示出,具备:半导体发光装置1005,射出紫外光至可见光的波长区域之中的规定的波长的激励光;荧光体层1002,来自半导体发光装置1005的激励光入射;以及光反射性基板1006,被设置在荧光体层1002的面之中的与激励光入射的面相反侧的面。在此,荧光体层1002,由接合部1007固定在光反射性基板1006。而且,由半导体发光装置1005和荧光体层1002构成,被配置为空间上分离的反射型的光源装置1020。荧光体层1002包含,由来自半导体发光装置1005的激励光激励,发生比激励光的波长长波长的荧光的荧光体。并且,在荧光体层1002的周围设置有,吸收来自半导体发光装置1005的激励光入射时的激励光的吸收单元10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具备半导体发光装置以及波长转换元件,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射出相干的激励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分离,对从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射出的所述激励光进行波长转换来产生荧光,并且,使所述激励光散射来产生散射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具备,支撑部件、以及配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波长转换部,所述波长转换部具有,第一波长转换部以及第二波长转换部,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的周边,在对配置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所述支撑部件的面进行俯视时包围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关于所述萤光相对于所述散射光的强度比,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比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13 JP 2016-0974871.一种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具备半导体发光装置以及波长转换元件,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射出相干的激励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分离,对从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射出的所述激励光进行波长转换来产生荧光,并且,使所述激励光散射来产生散射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具备,支撑部件、以及配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波长转换部,所述波长转换部具有,第一波长转换部以及第二波长转换部,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的周边,在对配置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所述支撑部件的面进行俯视时包围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关于所述萤光相对于所述散射光的强度比,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比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具有,与所述支撑部件相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面背对的第一面、以及连结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侧面,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具备,覆盖所述第二面以及所述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反射部件。3.一种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具备半导体发光装置以及波长转换元件,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射出相干的激励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分离,对从所述半导体发光装置射出的所述激励光进行波长转换来产生荧光,并且,使所述激励光透射来产生透射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具备,支撑部件、以及配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波长转换部,所述波长转换部具有,第一波长转换部以及第二波长转换部,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的周边,在对配置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所述支撑部件的面进行俯视时包围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关于萤光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一彦,春日井秀纪,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