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免疫分析仪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16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化免疫分析仪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生化免疫分析仪包括盘片;腔体具有开口,腔体内部设置导轨;托架具有转动轴、托盘、支架和遮挡件,支架设置在导轨上,转动轴设置在支架上,托盘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穿过盘片的通孔,托盘承载盘片,遮挡件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在托架进入腔体内时封堵开口;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支架在导轨上移动;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转动轴旋转;第一光源发出的第一测量光适于穿过盘片上的检测腔;第二光源发出的第二测量光适于照射盘片上的检测腔;第一探测器用于接收穿过检测腔后的第一测量光;第二探测器接收第二测量光在检测腔内液体上的散射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全、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化免疫分析仪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化免疫分析,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个检测位的生化免疫分析仪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生化分析仪采用比色法和透射比浊法来分析血液样本的物质含量,比色法能检测大多数的血液生化检验项目,透射比浊法能检测部分血液免疫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是将血清样本和试剂加入到比色杯中在37℃下反应并检测,反应后的液体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和散射效果,透射光变弱,通过变弱的程度可以得出检测物质的含量。传统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多采用散射比浊的方式进行检测,在比色杯中加入样本及反应试剂,检测悬浮于液体中的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反应,在抗体过量的前提下,形成免疫复合物颗粒。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悬浮颗粒所产生的散射光被检测器接收。目前,大型医院通常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特定蛋白分析仪,均包含有体积庞大的机械加样臂,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样本消耗量大,而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试剂定标,不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二级以下医院通常使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特定蛋白分析仪,但需要太多手动参与,很难保证不受人为干扰,而且需要用户完成试剂定标等非常专业的操作,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免疫分析仪,所述生化免疫分析仪包括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免疫分析仪进一步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具有开口,腔体内部设置导轨;托架,所述托架具有转动轴、托盘、支架和遮挡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盘片的通孔,托盘承载所述盘片,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在托架进入所述腔体内时封堵所述开口;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架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旋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第一测量光适于穿过所述盘片上的检测腔;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第二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5 CN 20181042306361.一种生化免疫分析仪,所述生化免疫分析仪包括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免疫分析仪进一步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具有开口,腔体内部设置导轨;托架,所述托架具有转动轴、托盘、支架和遮挡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盘片的通孔,托盘承载所述盘片,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在托架进入所述腔体内时封堵所述开口;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架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旋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第一测量光适于穿过所述盘片上的检测腔;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第二测量光适于照射所述盘片上的检测腔;第一探测器,所述第一探测器用于接收穿过所述检测腔后的第一测量光;第二探测器,所述第二探测器接收第二测量光在所述检测腔内液体上的散射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一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腔体上,并分别处于所述腔体内盘片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二光源和第二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是花型轴,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转动轴外缘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外缘具有间隔分布的沿着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弧形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免疫分析仪进一步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内部;活动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活动件的部分处于所述转动轴外缘外,外露部分具有弧形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化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球形,转动轴具有通孔,所述活动件抵住转动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弹性件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所述通孔;稀释液腔,所述稀释液腔绕着所述通孔的外缘设置;所述稀释液腔具有出口;第一定量腔,所述第一定量腔设置在所述稀释液腔的外围,并与所述稀释液腔连通;所述第一定量腔的临着本体中心的一端具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定量腔通过第一通道与混合腔连通;样品腔,所述样品腔设置在所述稀释液腔的外围;第二定量腔,所述第二定量腔设置在所述样品腔的外围,且与所述样品腔连通;所述第二定量腔的临着本体中心的一端具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定量腔通过第二通道与混合腔连通;第一存储腔,所述第一存储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量腔的外围,并与所述第二定量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坦彭绍铁喻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芯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