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压电传感器的钢桥面防水粘结层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桥面铺装结构的监测
,具体是基于压电传感器的钢桥面防水粘结层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钢桥面铺装结构是指铺设在钢桥面板上供车辆行驶的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和钢桥面板之间通过防水粘结层结合为整体,防水粘结层还起到防止路面积水渗透至钢桥面板致使其腐蚀的作用。因此,防水粘结层的力学特性和损伤状况对铺装结构整体将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钢与混凝土在物理和力学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钢桥面板表面十分光滑,在日常使用中,防水粘结层往往成为铺装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剪切破坏,严重地影响钢桥面铺装结构的使用寿命。如何及时发现并修复防水粘结层的损伤是影响铺装结构耐久性的关键问题。由于防水粘结层处在铺装完成的混凝土和钢桥面板之间,无法直接观察其工作状态,检测和修复难度非常大。现有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振动识别方法,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等,其中非破坏性检测法(NDT)应用较为广泛,它包括超声发射技术、超声波技术、阻抗法、红外热像法、脉冲雷达法和X射线等。在CN106092880A专利中采用了一种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压电传感器的钢桥面防水粘结层监测装置,包括:钢桥面板(1)、防水粘结层(2)、混凝土铺装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4)、压电驱动器(5)、压电传感器(6)、信号发生器(7)、功率放大器(8)、数据采集仪(9)、数据处理模块(10)、信号线(11)、信号线(12);在所述钢桥面板(1)之上,依次铺设防水粘结层(2)和混凝土铺装层(3),凹槽(4)预置在钢桥面板(1)之上,压电传感器(6)放置在凹槽(4)内,压电驱动器(5)粘贴在防水粘结层(2)的上表面,与压电传感器(6)在水平方向间隔1米以内,再由混凝土铺装层(3)浇筑覆盖固定;信号发生器(7)通过信号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电传感器的钢桥面防水粘结层监测装置,包括:钢桥面板(1)、防水粘结层(2)、混凝土铺装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4)、压电驱动器(5)、压电传感器(6)、信号发生器(7)、功率放大器(8)、数据采集仪(9)、数据处理模块(10)、信号线(11)、信号线(12);在所述钢桥面板(1)之上,依次铺设防水粘结层(2)和混凝土铺装层(3),凹槽(4)预置在钢桥面板(1)之上,压电传感器(6)放置在凹槽(4)内,压电驱动器(5)粘贴在防水粘结层(2)的上表面,与压电传感器(6)在水平方向间隔1米以内,再由混凝土铺装层(3)浇筑覆盖固定;信号发生器(7)通过信号线(11)依次与功率放大器(8)和压电驱动器(5)连接,压电传感器(6)通过信号线(12)依次连接数据采集仪(9)和数据处理模块(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桥面防水粘结层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电驱动器(5)与压电传感器(6)在水平方向间隔为0.4至0.8米。3.一种基于压电传感器的钢桥面防水粘结层监测单元,包括:钢桥面板(1)、防水粘结层(2)、混凝土铺装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4)、信号发生器(7)、功率放大器(8)、数据采集仪(9)、数据处理模块(10)、信号线(11)、信号线(12)、2-5个压电驱动传感监测模块(13),其中压电驱动传感监测模块(13)由一个压电传感器(6)和一个压电驱动器(5)构成;在所述钢桥面板(1)之上,依次铺设防水粘结层(2)和混凝土铺装层(3),在钢桥面板之上预置2-5个凹槽(4),任意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米以上,设置与凹槽(4)数量相同的压电驱动传感监测模块(13),其中各个压电驱动传感监测模块(13)中的压电传感器(6)分别放置在凹槽(4)内,压电驱动传感监测模块(13)中的压电驱动器(5)粘贴在防水粘结层(2)的上表面,与同一模块的压电传感器(6)在水平方向间隔为0.4至0.8米,再由混凝土铺装层(3)浇筑覆盖固定;信号发生器(7)通过信号线(11)与功率放大器(8)连接,再与各压电驱动传感监测模块(13)中的压电驱动器(5)分别连接,各压电驱动传感监测模块(13)中的压电传感器(6)通过信号线(12)依次连接数据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波,刘云峰,王思其,郭鹏成,李木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