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55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3:10
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涉及航空航天推进技术专业领域;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电感L1、变压器T1和MOS管Q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交错式双冗余设计点火电路驱动板,保证了点火可靠性;采用高性能单片机数字电路取代逻辑门电路产生双路脉冲点火信号,同时实现手动/自动点火功能切换和脉冲频率调节,控制电路实现金属屏蔽,点火信号和驱动板实现磁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点火能量大,无需高压开关,不易积污,外部火花塞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A Composite Ignition Circuit

A compound ignition circuit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erospace propuls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first resistor R1, the second resistor R2, the third resistor R3, the first capacitor C1, the second capacitor C2, the third capacitor C3, the fourth capacitor C4, the fifth capacitor C5, the first diode D1, the second diode D2, the third diode D3, the inductor L1, the transformer T1 and the MOS Q1;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opts an interleaved double redundancy device. The driving board of the ignition circuit ensures the ignition reliability; the digital circuit of the high-performance single-chip computer replaces the logic gate circuit to generate two-way pulse ignition signals, at the same time realizes manual/automatic ignition function switching and pulse frequency regulation; the control circuit realizes metal shielding; the ignition signal and the driving board realize magnetic isolation; the invention has large ignition energy, does not need high-voltage switch, and is not easy to accumulate. Contamination, the advantages of long service life of external spark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航天推进技术专业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
技术介绍
推进装置是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束缚,进入太空的动力之源。电推进装置以其高比冲、长寿命等特点成为未来航天器的首选推进系统,我国已相继开展了霍尔、离子型电推进的空间飞行验证。相对于使用气体燃料电推进(如霍尔、离子型)系统,固体烧蚀型脉冲等离子体电推进器(PulsedPlasmaThruster,PPT)具有固体工质稳定易储存、无需储箱和管路、便于与航天器集成的优势,成为当前电推进技术发展新热点。采用固态半导体外部火花塞的点火电路是PPT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推进器脉冲放电频率,影响整个推进器输出推力大小,其性能和可靠性决定了推进器的使用寿命。高压脉冲半导体外部火花塞点火电路主要用于空间电推进等微小推力空间发动机,要求电路简单,可靠,能耗低,适合长期在轨工作等。常规的点火电路通常采用容式直接点火或者高压脉冲点火,前者点火能量大,但高压开关选型困难,限制了输入电压幅值;后者点火能量小,外部火花塞放电极易积污,使用寿命短。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大多为脉冲变压器点火,该方法点火能量小,易造成半导体外部火花塞端面污染,减少使用寿命,所以多用于气体放电管点火,详见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用于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电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卫强等,授权公告号CN101943148B/2011.12.07。还有采用负极储能原理的复合式脉冲点火电路,由于脉冲变压器初级无箝位电路,必须使用高耐压的晶闸管,次级输出无二级储能电容,输出电压易发生抖动,因此该型电路也只适用于点火控制不精确的外部火花塞点火,详见中科院硕士学位论文《40J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性能研究》,胡宗森,P17~21,2002.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具有点火能量大,无需高压开关,不易积污,外部火花塞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电感L1、变压器T1和MOS管Q1;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变压器T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同时,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外部火花塞连通形成回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T1的一端、火花器和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外部火花塞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驱动系统连接。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所述的外部电源电压为400V。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陶瓷电容;容值均为4.7μF。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所述电感L1为工字电感,电感L1参数为2.2μH/3A;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电感L1形成π型滤波电路。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所述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均为聚丙烯电容;其中,第三电容C3容值为220nF/630V;第四电容C4容值为10nF/3KV;第五电容C5容值为1μF/630V。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所述第一电阻R1阻值为10KΩ;第二电阻R2阻值为5.1KΩ;第三电阻R3阻值为10Ω。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D1参数为1200V/10A;第二二极管D2参数为800V/10A,第三二极管D3为高压硅堆,参数为3500V/5A。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所述MOS管Q1为碳化硅基场效应管,参数为1200V/10A;变压器T1为脉冲变压器,匝比为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交错式双冗余设计点火电路驱动板,保证了点火可靠性;(2)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性能单片机数字电路取代逻辑门电路产生双路脉冲点火信号,同时实现手动/自动点火功能切换和脉冲频率调节,控制电路实现金属屏蔽,点火信号和驱动板实现磁隔离;(3)本专利技术采用基于SiC的高压MOSFET取代晶闸管,提高脉冲变压器开关速度,防止产生二次放电;(4)本专利技术使用无感CBB电容作为储能元件,减少电路寄生电感对能量的消耗,提高点火效率;(5)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式点火电路增强了外部火花塞放电能量,减少外部火花塞端面积污,提高外部火花塞寿命(6)本专利技术定制由耐高温耐腐蚀优质合金钢电极和高性能高耐压陶瓷绝缘管组成的半导体外部火花塞,实现了全固态长寿命点火性能(7)本专利技术选用低频性能好的硅钢片作为脉冲变压器的磁芯,抑制次级电压震荡(8)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式绕法绕制大伏秒积高压脉冲变压器,减小变压器的寄生电容,消除次级电压尖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点火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脉冲点火电路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具有点火能量大,无需高压开关,不易积污,外部火花塞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如图1所示为复合式点火电路示意图,有图可知,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电感L1、变压器T1和MOS管Q1;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电压为400V;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变压器T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同时,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外部火花塞连通形成回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T1的一端、火花器和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外部火花塞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驱动系统连接。其中,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陶瓷电容;容值均为4.7μF。电感L1为工字电感,电感L1参数为2.2μH/3A;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电感L1形成π型滤波电路。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均为聚丙烯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电感L1、变压器T1和MOS管Q1;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变压器T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同时,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外部火花塞连通形成回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T1的一端、火花器和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外部火花塞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驱动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电感L1、变压器T1和MOS管Q1;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一端接外部电源;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变压器T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同时,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外部火花塞连通形成回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T1的一端、火花器和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外部火花塞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部驱动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絮杨磊张益齐王令岩蒋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