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136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铺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调节铺设水泥厚度、铺设均匀的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板、车轮、第二支撑板、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伺服电机、下料转盘等;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车轮,第一支撑板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嵌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对室内铺设水泥的功能,让水泥铺设的更加均匀,不仅实现了调节铺设水泥的厚度的功能,而且还实现了对水泥搅拌的功能,使水泥不会凝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调节铺设水泥厚度、铺设均匀、对水泥进行搅拌使水泥不会凝固等特点。

An Indoor Cement Paving Device for Archite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av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indoor cement paving device for building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to provide an indoor cement paving device which can adjust the thickness of paving cement and pave uniformly.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an indoor cement paving device for building, including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wheel,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first bearing seat, first rotating shaft, servo motor, cutting turntable, etc.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wheels,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is embedded with the first bearing seat, and the first bearing seat. The inner interference connection has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invention achieves the function of laying cement indoors, makes the cement laying more uniform, not only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adjust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paving cement, but also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mixing cement, so that the cement will not solidify.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just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paving cement, laying uniformly, mixing cement so that the cement will not solidif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铺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刚建筑好不久的房子室内的地上都需要铺设水泥,可以将泥土基层垫平,现在一般的室内水泥铺设是把水泥倒到一个桶里,然后加水,人手拿棍子把水和水泥混合,使水泥更有粘合力,然后拿一个小桶装上部分水泥,然后人拿钢涂板,把小桶里的弄到钢涂板上,然后蹲下对地面进行铺设水泥,人拿钢涂板铺设水泥时间一久容易腰酸背痛,不仅铺设的不均匀,而且每个地面水泥铺设的厚度不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拿钢涂板铺设水泥时间一久容易腰酸背痛,不仅铺设的不均匀,而且每个地面水泥铺设的厚度不一样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调节铺设水泥厚度、铺设均匀的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板、车轮、第二支撑板、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伺服电机、下料转盘、储泥漏框、第一固定板、第二轴承座、第二固定板、第三轴承座、曲杆、蜗杆、第二转轴、蜗轮、滑轨、滑块、齿轮、齿条、铺平板和橡胶握把,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车轮,第一支撑板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嵌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第一转轴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下料转盘,下料转盘位于伺服电机的前侧,下料转盘内环形阵列有凹槽,下料转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泥漏框的底端,储泥漏框的右侧上方与第二支撑板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嵌有第二轴承座,第一固定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右部嵌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曲杆,曲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蜗杆,第二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第二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储泥漏框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铺平板,第二固定板的上方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握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一摆动座、第二摆动座、N形放置框、第一摆动板、第三摆动座、第四摆动板、滚轮、第二摆动板和第五摆动座,第二支撑板的右部下方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摆动板,第一摆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摆动座的左侧,第三摆动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摆动板,第一支撑板的左部上方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摆动板,第二摆动板的底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第五摆动座的底端与第四摆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座,第一摆动座的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摆动座,第二摆动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N形放置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三固定板、传动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一皮带,第一支撑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车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小带轮、第四轴承座、第三转轴、搅拌杆和第二皮带,储泥漏框的后侧嵌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小带轮,第三转轴上环形阵列有搅拌杆,小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当需要使用本装置对室内进行铺设水泥时,先把水泥放进储泥漏框内,然后摇动曲杆反转,曲杆反转带动蜗杆反转,蜗杆反转带动蜗轮正转,蜗轮正转带动第二转轴正转,第二转轴正转带动齿轮正转,齿轮正转带动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向下移动带动滑块和铺平板都向下移动,摇动曲杆正转齿条即向上移动,如此调节铺平板的位置,对铺设水泥的厚度进行控制,当铺平板调节到适当位置后,停止摇动曲杆即可,同时储泥漏框内的水泥,顺着储泥漏框的漏口流入下料转盘的凹槽内,启动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下料转盘转动,下料转盘转动带动凹槽转动,凹槽转动把凹槽内的水泥铺设到地面,使用者握住橡胶握把,推动本装置移动,对地面进行铺设水泥,水泥铺设完成后,关闭伺服电机即可,达到对室内进行水泥铺设的功能。当不需要铺设水泥时,避免下料转盘接触的地面,首先调节好N形放置框的位置,当N形放置框位置调节好之后,人手握住第四摆动板,使第四摆动板向左移动,第四摆动板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都向下移动,第四摆动板向左移动带动滚轮向右移动,当第四摆动板向左移动当适当位置后,第四摆动板插入N形放置框内,滚轮接触到地面,第四摆动板和滚轮撑起本装置,使下料转盘不再接触地面,然后人握住橡胶握把,推动本装置移动,不再铺设水泥,达到停止铺设水泥的功能。当对室内铺设水泥时,启动传动电机,使传动电机输出轴转动,传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转动带动车轮转动,车轮转动带动本装置移动,取代人推动本装置移动,进行铺设水泥,节省人力,达到取代人工移动本装置对室内进行水泥铺设的功能。储泥漏框内的水泥时间久了容易凝固,启动传动电机,使传动电机输出轴转动,传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小带轮转动,小带轮转动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对储泥漏框内的水泥进行搅拌,达到对储泥漏框内的水泥搅拌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对室内铺设水泥的功能,让水泥铺设的更加均匀,不仅实现了调节铺设水泥的厚度的功能,而且还实现了对水泥搅拌的功能,使水泥不会凝固,本专利技术具有能调节铺设水泥厚度、铺设均匀、对水泥进行搅拌使水泥不会凝固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第一支撑板,2…车轮,3…第二支撑板,4…第一轴承座,5…第一转轴,6…伺服电机,7…下料转盘,8…凹槽,9…储泥漏框,10…第一固定板,11…第二轴承座,12…第二固定板,13…第三轴承座,14…曲杆,15…蜗杆,16…第二转轴,17…蜗轮,18…滑轨,19…滑块,20…齿轮,21…齿条,22…铺平板,23…橡胶握把,24…第一摆动座,25…第二摆动座,26…N形放置框,27…第一摆动板,28…第三摆动座,29…第四摆动板,30…第二摆动板,31…滚轮,32…第五摆动座,33…第三固定板,34…传动电机,35…第一带轮,36…第二带轮,37…第一皮带,38…小带轮,39…第四轴承座,40…第三转轴,41…搅拌杆,42…第二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车轮2、第二支撑板3、第一轴承座4、第一转轴5、伺服电机6、下料转盘7、储泥漏框9、第一固定板10、第二轴承座11、第二固定板12、第三轴承座13、曲杆14、蜗杆15、第二转轴16、蜗轮17、滑轨18、滑块19、齿轮20、齿条21、铺平板22和橡胶握把23,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车轮2,第一支撑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嵌有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座4内过盈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车轮(2)、第二支撑板(3)、第一轴承座(4)、第一转轴(5)、伺服电机(6)、下料转盘(7)、储泥漏框(9)、第一固定板(10)、第二轴承座(11)、第二固定板(12)、第三轴承座(13)、曲杆(14)、蜗杆(15)、第二转轴(16)、蜗轮(17)、滑轨(18)、滑块(19)、齿轮(20)、齿条(21)、铺平板(22)和橡胶握把(23),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车轮(2),第一支撑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嵌有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座(4)内过盈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第一转轴(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下料转盘(7),下料转盘(7)位于伺服电机(6)的前侧,下料转盘(7)内环形阵列有凹槽(8),下料转盘(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泥漏框(9)的底端,储泥漏框(9)的右侧上方与第二支撑板(3)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0)上嵌有第二轴承座(11),第一固定板(10)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的右部嵌有第三轴承座(13),第三轴承座(13)内过盈连接有曲杆(14),曲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5),第二轴承座(11)内过盈连接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7),蜗轮(17)与蜗杆(15)啮合,第二转轴(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储泥漏框(9)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滑轨(18),滑轨(18)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条(21),齿条(21)与齿轮(20)啮合,齿条(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铺平板(22),第二固定板(12)的上方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握把(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室内水泥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车轮(2)、第二支撑板(3)、第一轴承座(4)、第一转轴(5)、伺服电机(6)、下料转盘(7)、储泥漏框(9)、第一固定板(10)、第二轴承座(11)、第二固定板(12)、第三轴承座(13)、曲杆(14)、蜗杆(15)、第二转轴(16)、蜗轮(17)、滑轨(18)、滑块(19)、齿轮(20)、齿条(21)、铺平板(22)和橡胶握把(23),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车轮(2),第一支撑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嵌有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座(4)内过盈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第一转轴(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下料转盘(7),下料转盘(7)位于伺服电机(6)的前侧,下料转盘(7)内环形阵列有凹槽(8),下料转盘(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泥漏框(9)的底端,储泥漏框(9)的右侧上方与第二支撑板(3)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0)上嵌有第二轴承座(11),第一固定板(10)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的右部嵌有第三轴承座(13),第三轴承座(13)内过盈连接有曲杆(14),曲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5),第二轴承座(11)内过盈连接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7),蜗轮(17)与蜗杆(15)啮合,第二转轴(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储泥漏框(9)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滑轨(18),滑轨(18)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条(21),齿条(21)与齿轮(20)啮合,齿条(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铺平板(22),第二固定板(12)的上方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握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灏
申请(专利权)人:王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