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舞台,属于舞台机械领域。(二)
技术介绍
现有舞台一般为单层舞台台面结构,单层舞台结构对节目的编排、演出有一定限制,尤其无法实现在上下层面同时演出的多元化立体效果。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艺术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舞台编排艺术日趋提高的情况下,对舞台结构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新颖的双层升降舞台能够满足这种演出的需要。(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升降舞台,既能满足单层舞台演出的简单要求,又能根据需要进行双层表演。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升降舞台,包括有上下布置的上台面和下台面、驱动所述上台面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下台面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可升降运动的下台面套装在与地基固定的下支柱上,所述下台面的上方对应下支柱位置固接有中空的上支柱,所述上支柱的内径大于下支柱的外径,可升降运动的上台面套装在所述的上支柱上。进一步,所述上、下支柱分别为四根,所述上支柱包括两根-->左上支柱和两根右上支柱,所述下支柱包括两根左下支柱和两根右下支柱,分别对应布置在上下台面的四角。进一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升降舞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下布置的上台面和下台面、驱动所述上台面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下台面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可升降运动的下台面套装在与地基固定的下支柱上,所述下台面的上方对应下支柱位置固接有中空的上支柱 ,所述上支柱的内径大于下支柱的外径,可升降运动的上台面套装在所述的上支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升降舞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下布置的上台面和下台面、驱动所述上台面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下台面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可升降运动的下台面套装在与地基固定的下支柱上,所述下台面的上方对应下支柱位置固接有中空的上支柱,所述上支柱的内径大于下支柱的外径,可升降运动的上台面套装在所述的上支柱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升降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柱分别为四根,所述上支柱包括两根左上支柱和两根右上支柱,所述下支柱包括两根左下支柱和两根右下支柱,分别对应布置在上下台面的四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升降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油缸、与水平移动的第一活塞杆固接的第一滑车、第一滑轮组以及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滑轮组包括分别安装在中空的左上支柱腔内最上端的一个平行换向滑轮、左上支柱腔内下端的二个并排布置的滑轮、右上支柱腔内最上端的一个平行换向滑轮、右上支柱腔内下端的一个垂直换向滑轮和安装在第一滑车上的四个平行换向滑轮,所述左上支柱腔内下端的二个滑轮为一个垂直换向滑轮、一个平行换向滑轮,所述左、右上支柱腔内最上端的换向滑轮等高布置,所述左、右上支柱腔内下端的换向滑轮与第一滑车呈水平布置;上台面四角分别固接有钢丝绳,安装在上台面左侧的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依次绕过左上支柱腔内最上端的平行换向滑轮、左上支柱腔内下端的一个垂直换向滑轮和第一滑车上对应的平行换向滑轮与位于第一油缸后端的终点固定栓固接;安装在上台面右侧的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依次绕过右上支柱腔内最上端的平行换向滑轮、右上支柱腔内下端的垂直换向滑轮、左上支柱腔内下端的一个平行换向滑轮和第一滑车上对应的平行换向滑轮与位于第一油缸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