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112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抽样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系统潮流;判断计算获得的系统潮流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计算系统潮流,直到抽样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抽样次数;若不满足,则对需求侧进行切负荷处理,并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系统潮流;基于系统潮流的计算结果,计算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可靠性评估指标,对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对需求侧互联效果较为精确的可靠性评估。

A Demand Side Interconnection Reli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mand side interconnection reli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hich includes calculating system state power flow based on sampling acquisition; judging whether the calculated system power flow satisfies the constraints; if satisfied, returning to the previous step to continue calculating system power flow until the sampling number reaches the predetermined sampling number; if not, cutting off the load on the demand sid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ower flow calculation, th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of power system under demand side interconnection is calculat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ystem under demand side interconnection i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Through the above scheme, th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demand side interconnection effect is more accu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需求侧资源互联可靠性评估
,尤其涉及一种需求侧资源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侧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分散式储能、空调及电热锅炉等用户侧可控资源快速增长,极大地丰富了用户侧需求响应可控资源的类型和容量。目前需求侧资源的互联策略更为多元,因此多约束条件下的典型需求侧资源互联策略验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其中需求侧互联效果可靠性评估对策略的合理性及互联时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尤为重要。但由于需求侧互联涉及多种需求侧资源及设备,其不定性和不可控性较强,而现有可靠性指标不具有针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需求侧资源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为需求侧资源互联策略的效果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在需求侧资源互联时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判断标准。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抽样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系统潮流;判断计算获得的系统潮流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计算系统潮流,直到所述抽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系统潮流;判断系统潮流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计算系统潮流,直到获取的系统状态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若不满足,则对需求侧进行切负荷处理,并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系统潮流;基于所述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的系统潮流结果或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的系统潮流结果,计算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可靠性评估指标,对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需求侧互联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系统潮流;判断系统潮流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计算系统潮流,直到获取的系统状态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若不满足,则对需求侧进行切负荷处理,并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系统潮流;基于所述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的系统潮流结果或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的系统潮流结果,计算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可靠性评估指标,对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系统状态包括:采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法,通过区间在[0,1]上的均匀分布模拟系统内各设备状态;对所述系统内各设备状态进行随机抽样,形成系统状态;将抽样频率作为系统状态概率的无偏估计,确定所述系统状态;其中,所述系统内各设备状态包括:元件运行状态、线路状态和需求侧资源出力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确定系统状态:s=(s1,s2,...,si,...,sN)式中,S表示系统状态,N为随机数抽取个数,SN为第N个随机抽取的系统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模拟系统内各个设备状态:式中,si表示元件i的状态,若si=0,则元件i处于工作状态,若si=1,则元件i处于故障状态,λi表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生成的在[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确定系统状态概率的无偏估计:式中,M为抽样次数,m(s)为系统状态s的抽样频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系统潮流包括:将所述系统状态定义为牛顿-拉夫逊法的初值,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对系统潮流进行计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当前系统状态下的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不存在越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需求侧互联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包括:基于所述获取的系统状态计算的系统潮流结果或以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计算的系统潮流结果,确定需求侧资源的可替代容量、故障后电能损失量、电网侧负荷峰谷差、用户侧电力需求和电网阻塞风险。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确定需求响应资源的可替代容量:式中,需求响应资源的可替代容量,β1为需求响应资源替代系数;SDR(t)为需求响应资源。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响应资源通过下式确定:SDR(t)=D(t)×β式中,D(t)为电力需求,β为需求响应资源渗透率。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确定故障后的电能损失量:式中,X为用户在电网发生故障后的电能损失量,t0为故障开始的时间,tf为故障结束恢复供电的时间,P为用户侧在故障状态持续时间内的用电需求量。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确定电网侧负荷峰谷差:δ=LMAX-LMIN式中:δ为电网负荷峰谷差,LMAX和LMIN分别表示故障状态持续时间内的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式确定用户侧电力需求:式中:δ为电网负荷峰谷差,D(t)表示用户侧电力需求;ΔD(t)表示用户侧电力需求增量;t为待预测时间;νGDP为GDP增长率;ε1、ε2分别为电力弹性系数和电力需求价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宋宋李德智闫华光杨斌阮文骏何胜马琎玠龚桃荣董明宇石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