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调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995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调谐方法,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谐振块。介质谐振块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层,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耦合窗口、第二耦合窗口及耦合调试孔。第一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二金属层,第二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三金属层。上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在需要进行调谐操作时,操作较为方便,无需设置金属螺杆与螺母,能够减小产品体积与重量,由于没有引入金属损耗,能大大提高产品性能。

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 and its tun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 and a tuning method thereof. The 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 comprises a dielectric resonant block.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dielectric resonato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etal layer, and the first side of the dielectric resonato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upling window, a second coupling window and a coupling debugging hole.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coupling window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etal laye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etal layer,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coupling window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metal laye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etal layer. The 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s mentioned above can be easily operated when tuning operation is needed, without setting metal screw and nut, which can reduce the volume and weight of the product,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without introducing metal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调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调谐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腔体滤波器,往往需要设置金属耦合螺杆来对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进行调谐,以弥补加工所带来的误差。然而,若介质波导滤波器也采用金属耦合螺杆来对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进行调谐,由于另外还需要在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耦合窗口处设置与金属耦合螺杆配合的螺母,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器件的体积与重量,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与轻量化,同时还会引入金属损耗,直接导致器件损耗增大,使得介质波导滤波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调谐方法,它能够减小产品体积与重量,同时能提高产品性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谐振块,所述介质谐振块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层,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耦合窗口、第二耦合窗口及耦合调试孔;所述耦合调试孔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从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延伸到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耦合调试孔为从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向内延伸的盲孔;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所述第二耦合窗口及所述耦合调试孔的其中一侧的部分构成第一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第二耦合窗口及耦合调试孔的另一侧的部分构成第二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三金属层。上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该将耦合棒伸入到耦合调试孔中,能根据波形观察测试出第一耦合窗口与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耦合量与设计值是否相符,若相符合,则无需进行调谐操作;若耦合量偏小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第一耦合窗口侧壁和/或第二耦合窗口侧壁进行除去部分金属层操作,或者增大耦合调试孔的深度且增加的深度部分侧壁设置金属层,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减第一耦合窗口侧壁和/或第二耦合窗口侧壁的金属层面积大小,改变第一耦合窗口侧壁和/或第二耦合窗口侧壁的边界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耦合调试孔侧壁金属化,例如,对耦合调试孔侧壁进行镀银、镀金或镀铜,从而达到调节耦合量的目的;若耦合量偏大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将耦合调试孔与第一耦合窗口和/或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第一金属层除掉一部分,或者增大耦合调试孔的直径,或者增大耦合调试孔的深度且增加的深度部分侧壁不进行设置金属层,来降低耦合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耦合调试孔侧壁铺设的金属层去除,从而达到调节耦合量的目的。如此可见,上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在需要进行调谐操作时,操作较为方便,无需设置金属螺杆与螺母,能够减小产品体积与重量,由于没有引入金属损耗,能大大提高产品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调试孔内侧壁设有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金属层上设有第一开口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上设有第二开口区;和/或,所述第三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上设有第三开口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调试孔与第一耦合窗口和/或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第一金属层设置有第四开口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或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为设置在所述介质谐振块上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或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为设置在所述介质谐振块上侧部的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均不小于0.01mm~0.02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调试孔的深度为0.5mm~1mm,所述耦合调试孔的直径为1mm~1.5mm。一种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调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耦合量与设计值不相符合时,则通过调整所述耦合调试孔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之间区域的第一金属层、所述耦合调试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区域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以及所述耦合调试孔内侧壁的所述第四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的覆盖面积,将所述耦合量调节至与所述设计值相符。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调谐方法,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带来,操作较为方便,无需设置金属螺杆与螺母,能够减小产品体积与重量,由于没有引入金属损耗,能大大提高产品性能,大大降低了设计与调试的难度,且一致性好,成本较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谐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耦合量与设计值不相符合时,则通过调整所述耦合调试孔的深度,和/或所述耦合调试孔的直径,将所述耦合量调节至与所述设计值相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耦合量偏大时,则将所述耦合调试孔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之间区域的第一金属层、所述耦合调试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区域的第一金属层及所述耦合调试孔内侧壁的第四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的覆盖面积减小,和/或将第二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与第三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的覆盖面积增大;当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耦合量偏小时,则将所述耦合调试孔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之间区域的第一金属层、所述耦合调试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区域的第一金属层及所述耦合调试孔内侧壁的第四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的覆盖面积增大,和/或将第二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与第三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层的覆盖面积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0、介质谐振块,11、第一金属层,111、第四开口区,12、第一耦合窗口,13、第二耦合窗口,14、耦合调试孔,15、第二金属层,151、侧面区域金属层,16、第三金属层,161、侧面区域金属层,17、第四金属层,171、第一开口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谐振块,所述介质谐振块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层,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耦合窗口、第二耦合窗口及耦合调试孔;所述耦合调试孔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从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延伸到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耦合调试孔为从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向内延伸的盲孔;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所述第二耦合窗口及所述耦合调试孔的其中一侧的部分构成第一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第二耦合窗口及耦合调试孔的另一侧的部分构成第二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三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谐振块,所述介质谐振块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层,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耦合窗口、第二耦合窗口及耦合调试孔;所述耦合调试孔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与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之间,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从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延伸到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耦合调试孔为从所述介质谐振块的第一侧面向内延伸的盲孔;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所述第二耦合窗口及所述耦合调试孔的其中一侧的部分构成第一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块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第二耦合窗口及耦合调试孔的另一侧的部分构成第二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耦合窗口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的第三金属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调试孔内侧壁设有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金属层上设有第一开口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上设有第二开口区;和/或,所述第三金属层靠近于所述耦合调试孔的侧面区域金属层上设有第三开口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调试孔与第一耦合窗口和/或第二耦合窗口之间的第一金属层设置有第四开口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或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为设置在所述介质谐振块上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一耦合窗口或所述第二耦合窗口为设置在所述介质谐振块上侧部的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均不小于0.01mm~0.02mm。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彪丁海吴精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