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一种可吊挂的吊篷。
技术介绍
目前的帐篷都是通过骨架和篷布结合而成,但其骨架往往较为复杂,在撑开或收拢时往往要花费较多时间,而且有时对其组成结构不太熟悉的话还安装不起来,给用户带来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拆卸方便,又便于储存及整体效果好的吊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吊篷,它包括上圈、下圈和帐篷体,帐篷体由顶篷、底布和篷身组成,顶篷和篷身连接处设置上圈,底布和篷身连接处设置下圈,顶篷的顶端设有吊挂连接件,篷身上设有帐门,下圈由确定节数的管段组成,各管段通过连接管通连接成圈状,在底布和篷身连接处设有扎结带,下圈通过扎结带连接在底布和篷身连接处;在帐门位置的底布处设有管套,该段的下圈套在管套内。为了便于在使用过程中给与方便置物,在吊篷内的篷身上设有置物袋。为了保证篷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视觉效果,篷身主体由布料构成,在布料的篷身上设有由蚊帐布构成的透气窗。在顶篷和篷身连接处的内侧设置上圈,在顶篷和篷身连接处的外侧设有花边圈。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吊篷,安装、使用拆卸方便,特别是下圈采用管段连接成整圈的结构,更便于携带和储存。如为了扩大吊篷空间,提高上圈直径,上圈也可以采用管段连接成整圈的结构形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圈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吊篷,它包括上圈1、下圈2和帐篷体3,帐篷体3由顶篷4、底布5和篷身6组成,顶篷4和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篷,它包括上圈(1)、下圈(2)和帐篷体(3),其特征是帐篷体(3)由顶篷(4)、底布(5)和篷身(6)组成,顶篷(4)和篷身(6)连接处设置上圈(1),底布(5)和篷身(6)连接处设置下圈(2),顶篷(4)的顶端设有吊挂连接件(7),篷身(6)上设有帐门(8),下圈(2)由确定节数的管段(12)组成,各管段(12)通过连接管通(11)连接成圈状,在底布(5)和篷身(6)连接处设有扎结带(13),下圈(2)通过扎结带(13)连接在底布(5)和篷身(6)连接处;在帐门(8)位置的底布处设有管套(14),该段的下圈(2)套在管套(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篷,它包括上圈(1)、下圈(2)和帐篷体(3),其特征是帐篷体(3)由顶篷(4)、底布(5)和篷身(6)组成,顶篷(4)和篷身(6)连接处设置上圈(1),底布(5)和篷身(6)连接处设置下圈(2),顶篷(4)的顶端设有吊挂连接件(7),篷身(6)上设有帐门(8),下圈(2)由确定节数的管段(12)组成,各管段(1 2)通过连接管通(11)连接成圈状,在底布(5)和篷身(6)连接处设有扎结带(13),下圈(2)通过扎结带(13)连接在底布(5)和篷身(6)连接处;在帐门(8)位置的底布处设有管套(14),该段的下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