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93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下壳体和液冷组件。所述下壳体具有外侧边梁,所述外侧边梁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汇流管和液冷板,所述汇流管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液冷板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汇流管与所述液冷板连通。该电池包将液冷组件与外侧边梁进行结合,以使液冷组件能够占用更少的电池包内部空间,以使电池包整体结构及内部空间更紧凑,可有效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Battery pa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ttery pack,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shell and a liquid-cooled assembly. The lower shell has an outer side beam, and the inner side beam has a cavity structure; the liquid-cooled assembly includes a confluence tube and a liquid-cooled plate, the confluence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structure, the liquid-cooled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space of the battery module inside the lower shell, and the confluenc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cooled plate. The battery pack combines the liquid-cooled module with the outer side beam, so that the liquid-cooled module can occupy less inner space of the battery pack, make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inner space of the battery pack more compact,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传统电池包整体结构不够紧凑:电池包安装梁与液冷系统在空间上相互独立设计,各自占用一定的空间,使得电池包的整体空间偏大,结构不够紧凑,导致电池包的轻量化效果不够显著;并且传统电池包的液冷系统的安全防护较差,由于液冷系统位于电池包内部,直接与电池模组或其他电气件接触,如果发生漏液事故,将会导致电池包内部发生短路,导致电池包损坏,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的整体结构更紧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外侧边梁,所述外侧边梁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汇流管和液冷板,所述汇流管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液冷板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汇流管与所述液冷板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包,该电池包将液冷组件与外侧边梁进行结合,以使液冷组件能够占用更少的电池包内部空间,以使电池包整体结构及内部空间更紧凑,可有效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另外,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汇流管包括:汇流管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汇流管本体上的多个第一进水接口和多个第一出水接口,所述第一进水接口和所述第一出水接口分别适于与所述液冷板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汇流管本体内部具有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水接口连通,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接口连通,所述汇流管本体具有端板,所述端板向外伸出有总进水接口和总出水接口,所述总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总出水接口与所述回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端板封堵所述空腔结构的端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汇流管本体上具有胶接固定结构,所述汇流管本体适于通过所述胶接固定结构与所述空腔结构的内壁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腔结构的内顶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斜壁,一对所述第一斜壁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平壁;所述汇流管本体的顶部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斜壁,一对所述第二斜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平壁,所述第一连接平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平壁之间、每个所述第一斜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斜壁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胶接固定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液冷板本体同侧的进水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具有第二进水接口,所述出水部具有第二出水接口,所述第二进水接口适于与所述第一进水管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接口适于与所述第一出水管接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腔结构具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部分敞开以形成通过空间,所述进水部和所述出水部适于穿过所述通过空间进入所述空腔结构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部和所述出水部上设置有液冷板固定结构,所述液冷板固定结构适于与所述下底板固定以将所述进水部和所述出水部固定在所述空腔结构内,且所述液冷板固定结构密封所述通过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液冷板支撑件,所述液冷板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的横梁下,所述液冷板支撑件具有沿所述横梁厚度方向伸出的至少一个支板,所述液冷板本体适于支撑在所述支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液冷板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及液冷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侧边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的局部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冷板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侧边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侧边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侧边梁及汇流管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侧边梁及汇流管的剖视图。附图标记:下壳体1,外侧边梁11,空腔结构111,液冷组件2,汇流管21,液冷板22,电池模组安装空间3,汇流管本体211,第一进水接口212,第一出水接口213,进水通道2111,回水通道2112,端板2113,总进水接口4,总出水接口5,胶接固定结构6,第一斜壁1111,第一连接平壁1112,第二斜壁2114,第二连接平壁2115,液冷板本体221,进水部222,出水部223,第二进水接口2221,第二出水接口2231,下底板1113,通过空间1114,液冷板固定结构7,液冷板支撑件8,横梁9,支板81,凹槽91,内部横梁92,外侧横梁93,固定壁10,电池包底板101,第一隔热垫102,第二隔热垫103,导热垫104,主体部分71,固定耳72,固定过孔711,支撑板712,密封隔热粘垫105,橡胶密封环1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可以包括:下壳体1和液冷组件2。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外侧边梁,所述外侧边梁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汇流管和液冷板,所述汇流管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液冷板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汇流管与所述液冷板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外侧边梁,所述外侧边梁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汇流管和液冷板,所述汇流管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液冷板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汇流管与所述液冷板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包括:汇流管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汇流管本体上的多个第一进水接口和多个第一出水接口,所述第一进水接口和所述第一出水接口分别适于与所述液冷板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本体内部具有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水接口连通,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接口连通,所述汇流管本体具有端板,所述端板向外伸出有总进水接口和总出水接口,所述总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总出水接口与所述回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端板封堵所述空腔结构的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本体上具有胶接固定结构,所述汇流管本体适于通过所述胶接固定结构与所述空腔结构的内壁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的内顶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斜壁,一对所述第一斜壁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平壁;所述汇流管本体的顶部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宁刘杨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