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79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磁线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电磁线在绕制过程中电磁线松紧程度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转动轴和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套设有用于缠绕电磁线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绕线筒上方的基座上还固定安装有丝杠,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丝杠进行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丝杠套设有能够在丝杠上移动的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电磁线进入的进线头,所述基座的两侧安装有轴承,转动轴的两端套设在轴承上。

A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omagnetic Wi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magnetic wire production, and discloses a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omagnetic wi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nsistent tightness of electromagnetic wire in the winding process of existing electromagnetic wire.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bas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a driving motor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winding barrel for winding electromagnetic wi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a screw is fixed on the base above the winding barrel, and a first servo motor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screw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and the screw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one on the screw. The screw nut and the screw nut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unting plate, and the mount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n entry head for the ent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ire. Bearings are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nd the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sleeved on the bea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又称绕组线。电磁线必须满足多种使用和制造工艺上的要求。前者包括其形状、规格、能短时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以及承受某些场合中的强烈振动和高速下的离心力,高电压下的耐受电晕和击穿,特殊气氛下的耐化学腐蚀等;后者包括绕制和嵌线时经受拉伸、弯曲和磨损的要求,以及浸渍和烘干过程中的溶胀、侵蚀作用等。电磁线可以按其基本组成、导电线心和电绝缘层分类。通常根据电绝缘层所用的绝缘材料和制造方式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电磁线一般主要用于电机、电器、仪表、变压器等,荣国绕制线圈产生电磁效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磁能转换的目的。因此电磁线在生产过程中必然里不来绕线的步骤,现有技术关于电磁线绕线的技术文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510348746.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基座、剪叉机构、绕线轴、支撑轴、传动轴、预紧机构、顶线机构及驱动件,剪叉机构活动设在基座上,绕线轴上设有供线骨架安装位,传动轴上设有用于安装绕线筒的绕线筒安装座,线筒安装座与传动轴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绕线轴、支撑轴及传动轴安装在剪叉机构上,且通过剪叉机构,绕线轴、支撑轴及传动轴安装在剪叉机构上,且通过剪叉机构,绕线轴、支撑轴及传动轴与基座之间的距离可调,预紧机构活动设在绕线轴上用于与安装绕线轴上的供线骨架相抵,且该抵接力可调,顶线机构设在支撑轴上,用于与绕线筒上的线缆相抵接以控制绕线间距,驱动件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时带动绕线筒转动,并通过线缆带动供线骨架相对绕线轴转动,在绕线筒上进行绕线。然而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供线骨架上的线缆的减小,以及绕线筒上的尺寸的变大,线缆的角度为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线缆在绕制过程中线缆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线缆绕制的松紧程度不一致,导致电磁线圈的均匀度差,同时线圈均匀度差的问题也是本行业中一直存在而一直未解决的问题。针对绕线过程中出现的线缆由于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出现不均匀的问题,申请号为201510784114.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缠绕电磁线张力调整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板状主体,主体侧壁下部设有导入孔,导入孔上方第一张紧轮,第一张紧轮的左上方设有第二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的左下方设有组合张紧轮,主体的侧壁上部设有调节杆,组合张紧轮为水平设置的若干个单调轮,单调轮的个数为3个,且位于中间的单调轮设于为该轮提供上下调节的调节孔中,调节杆的右部与主体转动连接,调节杆的左端设有出线孔,调节杆的右端设有一弹簧且右端与弹簧的一端相连,主体与调节杆对应处设有一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调节键,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键相连。然而该装置主要通过调节杆一端的弹簧来调节电磁线的进入角度,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当进入的电磁线速度小于电磁线缠绕的速度(或者在电磁线卡接处出现短暂卡滞,时间非常短),那么势必会造成电磁线的收紧,调节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也会下压,导致线缆与绕线筒的角度发生变化。同时由于通过弹簧的调节,调节杆在动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振动的情况,从而使得电磁线与绕线筒之间的倾斜调度发生变化,倾斜角度的变化会严重印象绕线的松紧程度。综上所述,该装置虽然能够调节电磁线的受力均匀性,但是在绕线筒上缠绕的电磁线越来越多(即绕线筒的外径发生变化)时,电磁线与绕线筒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导致电磁线不能够与一种稳定的倾斜角度切入到绕线筒上,从而导致绕线筒上的电磁线松紧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同时现有的绕线装置在绕线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绕线筒固定,而供线头的位置跟随缠绕方向进行移动,由于绕线筒具有一定长度,供线头仅仅通过调节杆上的弹簧进行来进行位置调节,但是弹簧本身的属性决定弹簧提供的力量不均匀,导致电磁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过渡紧绷或松弛的情况,从而缠绕的电磁线松紧程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磁线在绕制过程中电磁线松紧程度不一致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在绕制过程中,能够保证电磁线始终以与绕线筒保持一个稳定的倾斜角度,从而保证电磁线绕线的松紧程度一致,达到提高电磁线绕线质量的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供线头能够跟随缠绕的方向一起运动,从而使得电磁线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电磁线缠绕松紧程度一致性。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转动轴和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套设有用于缠绕电磁线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绕线筒上方的基座上还固定安装有丝杠,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丝杠进行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丝杠套设有能够在丝杠上移动的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电磁线进入的进线头,所述基座的两侧安装有轴承,转动轴的两端套设在轴承上,轴承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嵌入在安装槽内,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与转动轴的外壁相互贴合;所述安装板的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进线头滑动套设在滑动槽内,滑动槽内设置有用于带动进线头在滑动槽内上下滑动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转动轴和进线头分别安装在基座的两侧,并且进线头的位置高于转动轴上绕线筒的位置。所述轴承的内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插槽,插槽内设置有插条,插条内设置有用于压力传感器的导线穿过的贯通孔,转动轴上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设置有与插槽相互对应并与插条相互适配的插口,固定环的圆周上开设有用于导线穿过的通孔,固定环的外围套设有能够沿着固定环转动的接线环,接线环与固定环之间设置有用于导线接触的环形电刷。所述固定环的圆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导线穿过的通孔,每一个通孔内均设有连接导体,连接导体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导线连接,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环形电刷接触。所述进线头包括经销轴固定的滚轮,所述滚轮的侧下方还设置有多个导向轮,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向轮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有与导向轮相互连接的弹簧。相邻的导向轮的弹簧位置上下相对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绕线筒在转动的时候,从进线头进入的电磁线缠绕在绕线筒上,随着绕线的继续,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安装板和进线头一起移动,从而使得进线头与绕线筒上的绕线位置保持一致,使得电磁线始终与绕线筒的绕进方向一致,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能够提高电磁线的受力的均匀性;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当绕完一层电磁线后,整个绕线筒的质量和半径都会发上变化,使得整个绕线筒的向心力发生变化,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这种变化,进而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运动,从而使得进线头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以消除绕线筒半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即每绕完一层电磁线,进线头上升一段距离,即绕线筒的半径增大的同时进线头同样上升相同的距离,从而使得进入线与绕线筒上的电磁线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保证电磁线的缠绕的预紧力和切入角度相同,达到提高电磁线均匀性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在使用该过程中,当绕线筒在转动的时候,从进线头进入的电磁线缠绕在绕线筒上,随着绕线的继续,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安装板和进线头一起移动,从而使得进线头与绕线筒上的绕线位置保持一致,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转动轴和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套设有用于缠绕电磁线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绕线筒上方的基座上还固定安装有丝杠,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丝杠进行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丝杠套设有能够在丝杠上移动的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电磁线进入的进线头,所述基座的两侧安装有轴承,转动轴的两端套设在轴承上,轴承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嵌入在安装槽内,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与转动轴的外壁相互贴合;所述安装板的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进线头滑动套设在滑动槽内,滑动槽内设置有用于带动进线头在滑动槽内上下滑动的第二伺服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转动轴和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套设有用于缠绕电磁线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绕线筒上方的基座上还固定安装有丝杠,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丝杠进行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丝杠套设有能够在丝杠上移动的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电磁线进入的进线头,所述基座的两侧安装有轴承,转动轴的两端套设在轴承上,轴承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嵌入在安装槽内,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与转动轴的外壁相互贴合;所述安装板的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进线头滑动套设在滑动槽内,滑动槽内设置有用于带动进线头在滑动槽内上下滑动的第二伺服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和进线头分别安装在基座的两侧,并且进线头的位置高于转动轴上绕线筒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线的绕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学坤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练市三峰线缆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