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68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包括控制组件及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非显示区域的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设置于显示区域的第二开关感光器件。亮度调节时,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将环境的光强转化为第一电信号,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将显示器内部的光强和环境的光强一起转化为第二电信号,然后控制组件根据第一电信号及第二电信号与第一电信号的差值来自动调节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显然,通过将两开关器件作为感光设备以同时监控环境的光强和显示器自身的光强,能更加精确地自主调节显示器的亮度,故而能有效地缓解能源浪费和近视比例激增的问题。

A Display Device and Its Screen Brightness Automatic Adjust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ispla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aims to provide a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brightness of its screen, including a control component and a display panel with a display area and a non-display area, as well as a first switch photosensitive device in a non-display area and a second switch photosensitive device in a display area. When the brightness is adjusted, the first switch photosensitive device converts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to the first electric signal, and the second switch photosensitive device converts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display panel into the second electric signal together with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en the control module automatically adjusts the display brightness of the display pane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ic signal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signal and the first electric signal. Obviously, by using the two switch devices as photosensitive devices to simultaneously monitor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display itself, the brightness of the display can be adjusted more accurately and independently, thus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the problem of energy waste and the sharp increase of myopia propo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器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显示器作为一种将某些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已深深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简称TFT)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因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为TFT-LCD)具有高响应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及制造工艺较成熟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好的LCD彩色显示器之一,早已作为各类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的主流显示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显示器的质量和显示效果越来越好。为节约能耗和降低显示器随环境变化对眼睛的刺激,手机、IPAD等随身携带的显示器大部分都安装有感光器,以控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很少有电视、电脑等中、大型尺寸的显示器上安装有感光设备,且通常,大多数人认为中大型尺寸的显示器主要应用于室内、有无感光设备几乎没有影响。但随着节能环保号召的深入人心及青少年近视比例的激增,以及根据随身携带的显示器的处理经验,大多数人认为对于大尺寸的显示器通过安装感光设备来控制其亮度随着环境的变化即可解决该问题。故此,目前,能自动调节亮度的大尺寸显示器上一般都安装有感光设备,且这些感光设备基本用来收集外界环境光强数据。然而根据调查分析的数据统计,能源浪费问题和青少年的近视比例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器的自动调节亮度的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地克服能源浪费和青少年近视比例激增问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及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以将环境的光强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第二开关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用以将显示器内部的光强和所述环境的光强一起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差值自动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以接收、处理并反馈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的信号处理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为无需用黑矩阵遮挡的开关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采用四层掩模板工艺制作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驱动电路板;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包括:通道层,具有光敏性用以收集光强并产生光感电流;源电极,接入到所述驱动电路板且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以及漏电极,与所述源电极互不接触、接入到所述驱动电路板且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其中,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和所述通道层共同形成不用黑矩阵遮挡的导电沟道;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的所述通道层产生的光感电流能传导至所述驱动电路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还包括:基板;开关栅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以保护所述开关栅电极并将所述通道层和所述开关栅电极隔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还包括:掺杂层,设置于所述通道层的上方,用以降低所述通道层与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上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有从外围包围所述通道层、掺杂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且开设有与所述导电沟道适配的开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其中,该方法为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将环境的光强转化为所述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将显示器内部的光强和所述环境的光强一起转化为所述第二电信号;将所述第二电信号和所述第一电信号做差值;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差值自动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电信号和所述第一电信号做差值的步骤包括:信号处理器分别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对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做差值处理;将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差值均反馈给所述控制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及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非显示区域的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设置于显示区域的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将环境的光强转化为第一电信号,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将显示器内部的光强和环境的光强一起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其中,控制组件能根据第一电信号及第二电信号与第一电信号的差值来自动调节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也即,将两开关器件均作为感光设备,并同时监控环境的光强和显示器自身的光强,以此更加精确地自主调节显示器的亮度,避免因显示器过亮或过暗的显示而出现能源浪费和影响视力的问题。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中两开关感光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中两开关感光器件的电性连接结构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如下:100-显示面板;200-第一开关感光器件、210-基板、220-开关栅电极、230-绝缘层、240-通道层、250-掺杂层、260-源电极、270-漏电极、280-保护层、290-透明导电层;300-第二开关感光器件、400-导电沟道、500-光束;600-驱动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其中,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者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应当理解地,下面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为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及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用以将环境的光强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第二开关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用以将显示器内部的光强和所述环境的光强一起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差值自动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及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用以将环境的光强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第二开关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用以将显示器内部的光强和所述环境的光强一起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差值自动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以接收、处理并反馈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的信号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为无需用黑矩阵遮挡的开关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采用四层掩模板工艺制作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驱动电路板;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均包括:通道层,具有光敏性用以收集光强并产生光感电流;源电极,接入到所述驱动电路板且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以及漏电极,与所述源电极互不接触、接入到所述驱动电路板且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其中,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和所述通道层共同形成不用黑矩阵遮挡的导电沟道;所述第一开关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感光器件的所述通道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军卓恩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