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及其衍生物和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0067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及其衍生物和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化学结构式如以下通式所示:

A Class of Seven-membered Dibenzopyran Fused-Ring Unit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organic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lass of seven-membered dibenzopyran condensed ring unit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s well a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seven-membered dibenzopyran fused ring unit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formula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及其衍生物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
,特别涉及一类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及其衍生物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效率、低电压驱动和容易制备大面积器件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OLED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三明治的器件结构研制出了OLED器件在10V直流电压驱动下亮度达到1000cd/m2,这使OLED研究获得了划时代的发展。OLED器件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和中间的有机层,有机层一般包括电子/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并分别在功能层中进行迁移,然后在发光层中形成激子,激子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迁移,最后激子发光。发光材料是OLED中最核心的部分,决定了器件发光颜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器件效率和器件寿命。目前的发光材料效率还不够高,主要需要解决的材料问题包括提高热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单线态和三线态能级、载流子传输性能等,还要抑制分子聚集。因此开发出新型体系的高性能的发光材料是OLED研究的一个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类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以下通式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以下通式所示:式中,R1为C1~30的烷基、C3~30的环烷基、C6~60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X为-C(R2)2-、-NR2-、-Si(R2)2-、-O-、-S-、-SO2-或-CO2-;R2为C1~30的烷基、C3~30的环烷基、C6~60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2.一类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以下通式所示:Ar为C6~60的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r为如下化学结构或如下结构衍生物的至少一种:其中,R3为C1~30的烷基、C3~30的环烷基、C6~60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n为2~10范围内的整数。4.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双硼酸或双硼酸酯基团取代吡喃单元与卤代的含酯基或亚砜基或硝基的苯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偶联,得到关环的前驱体中间产物;(2)关环的前驱体中间产物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实现闭环,得到所述的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5.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二苯并吡喃七元稠环单元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二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磊彭沣钟知鸣黄飞曹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