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55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70份、水40‑90份、外加剂10‑15份、砂子20‑70份、石子20‑70份、粉煤灰20‑70份、矿粉20‑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15份、水泥30‑80份、细骨料20‑60份、粗骨料20‑60份、胶凝材料10‑30份、机制砂10‑30份、碎石10‑30份、减水剂10‑20份、微珠10‑15份、硅灰20‑60份、酚醛纤维10‑20份、长石废料20‑8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去除混凝土中的杂质,增强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的作业强度。

A High Strength Concret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strength concret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hich is composed of 30 to 70 parts of clay, 40 to 90 parts of water, 10 to 15 parts of admixture, 20 to 70 parts of sand, 20 to 70 parts of stone, 20 to 70 parts of fly ash, 20 to 70 parts of mineral powder, 10 to 15 parts of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30 to 80 parts of cement, 20 to 60 parts of fine aggregate, 20 to 60 parts of coarse aggregate, 10 to 10 to 10 parts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Thirty copies, machine-made sand 10.30 copies, gravel 10.30 copies, water reducing agent 10.20 copies, micro-beads 10.15 copies, silica fume 20.60 copies, phenolic fibers 10.20 copies, feldspar waste 20.80 copies,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fibers 10.20 copies. The invention has low cost, removes impurities in concrete, enhances the stability of concrete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strength of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混凝土逐渐成为构建大型设施或超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使用的混凝土普遍成本较高,且混凝土中杂质较多,造成混凝土不稳定,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成本低,去除混凝土中的杂质,增强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的作业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70份、水40-90份、外加剂10-15份、砂子20-70份、石子20-70份、粉煤灰20-70份、矿粉20-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15份、水泥30-80份、细骨料20-60份、粗骨料20-60份、胶凝材料10-30份、机制砂10-30份、碎石10-30份、减水剂10-20份、微珠10-15份、硅灰20-60份、酚醛纤维10-20份、长石废料20-8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2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份、水40份、外加剂10份、砂子20份、石子20份、粉煤灰20份、矿粉2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份、水泥30份、细骨料20份、粗骨料20份、胶凝材料10份、机制砂10份、碎石10份、减水剂10份、微珠10份、硅灰20份、酚醛纤维10份、长石废料2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70份、水90份、外加剂15份、砂子70份、石子70份、粉煤灰70份、矿粉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5份、水泥80份、细骨料60份、粗骨料60份、胶凝材料30份、机制砂30份、碎石30份、减水剂20份、微珠15份、硅灰60份、酚醛纤维20份、长石废料8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20份。外加剂由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偏铝酸钠类速凝剂、柠檬酸-壳聚糖粘合剂和硅藻土粉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配料成本低,去除混凝土中的杂质,增强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的作业强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70份、水40-90份、外加剂10-15份、砂子20-70份、石子20-70份、粉煤灰20-70份、矿粉20-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15份、水泥30-80份、细骨料20-60份、粗骨料20-60份、胶凝材料10-30份、机制砂10-30份、碎石10-30份、减水剂10-20份、微珠10-15份、硅灰20-60份、酚醛纤维10-20份、长石废料20-8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20份。实施例二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份、水40份、外加剂10份、砂子20份、石子20份、粉煤灰20份、矿粉2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份、水泥30份、细骨料20份、粗骨料20份、胶凝材料10份、机制砂10份、碎石10份、减水剂10份、微珠10份、硅灰20份、酚醛纤维10份、长石废料2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份。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70份、水90份、外加剂15份、砂子70份、石子70份、粉煤灰70份、矿粉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5份、水泥80份、细骨料60份、粗骨料60份、胶凝材料30份、机制砂30份、碎石30份、减水剂20份、微珠15份、硅灰60份、酚醛纤维20份、长石废料8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20份。外加剂由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偏铝酸钠类速凝剂、柠檬酸-壳聚糖粘合剂和硅藻土粉组成。本专利技术配料成本低,去除混凝土中的杂质,增强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的作业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70份、水40‑90份、外加剂10‑15份、砂子20‑70份、石子20‑70份、粉煤灰20‑70份、矿粉20‑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15份、水泥30‑80份、细骨料20‑60份、粗骨料20‑60份、胶凝材料10‑30份、机制砂10‑30份、碎石10‑30份、减水剂10‑20份、微珠10‑15份、硅灰20‑60份、酚醛纤维10‑20份、长石废料20‑8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70份、水40-90份、外加剂10-15份、砂子20-70份、石子20-70份、粉煤灰20-70份、矿粉20-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15份、水泥30-80份、细骨料20-60份、粗骨料20-60份、胶凝材料10-30份、机制砂10-30份、碎石10-30份、减水剂10-20份、微珠10-15份、硅灰20-60份、酚醛纤维10-20份、长石废料20-80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黏土30份、水40份、外加剂10份、砂子20份、石子20份、粉煤灰20份、矿粉2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份、水泥30份、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金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