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底浸麦特殊结构层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540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锥底浸麦特殊结构层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按先异形梁、后米字形梁、再圆梁最后板及圆洞的顺序搭设支架;在所述的梁底支架上铺设异形梁底模和米字形梁底模;在所述的异形梁底模上方绑扎梁钢筋骨架;将所述的绑扎好的梁钢筋骨架放置到所述的异形梁底模上;在米字形梁底模上方绑扎梁钢筋骨架;绑扎异形梁和米字形梁上的牛腿筋,然后穿入圆梁钢筋;用木方与竹胶板做成三角形空箱体固定在圆弧梁多支出的梁底模板上;在所述的每一梁的侧模上铺板底模,在影响所述的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的梁的相应位置留出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进行本层异形梁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用返工、脚手架搭设便捷、模板位置支设准确、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锥底浸麦特殊结构层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在竖向制麦塔工程中均设计有锥底浸麦这一特殊结构层,这一特殊结构层是制麦塔工程中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层,其层高大,工期长,参与施工的工种多。常规的施工方法是按框架梁进行组织施工。常规方法不能正确理解各部位的构造特点,形成一道工序完成后导致下道工序无法施工的现象,造成反复返工;脚手架工程只按每道梁进行单一设计,不能将该层做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设计,造成施工困难和多搭设不必要的脚手架;圆梁模板现场配置,造成圆梁围成的圆偏差较大,不能满足工艺安装要求;特殊部位的模板因空间较小,如按常规支模方式,会使此处模板支设困难且尺寸不准;模板材质选择不恰当时,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得不到保证或模板成本太大;大梁钢筋按每一道梁单独进行铺设,使其他梁的钢筋位置出现较大位置偏移,影响结构安全性;一些部位的钢筋太密使混凝土浇筑困难;先进行本层预应力筋张拉再进行上面屋面层预应力张拉,易导致本层最终建立的预应力值不准,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不用返工、脚手架搭设便捷、模板位置支设准确、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锥底浸麦特殊结构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下层的平底浸麦层圆板上用墨线弹出锥底浸麦层所有混凝土梁构件、预留孔洞的细部尺寸位置;    (b)按先异形梁、后米字形梁、再圆梁最后板及圆洞的顺序搭设支架,所述的支架中的立杆沿异形梁和米字形梁方向搭设,水平杆要形成斜向交错,其斜向搭接处通过的立杆数3~5根,立杆间距按700mm~900mm设置,水平杆间距按900mm~1200mm,在所述的每一梁底架体上搭设顺梁的竖向剪刀撑;    (c)在所述的梁底支架上铺设异形梁底模和米字形梁底模,米字形梁底模铺设起拱高度取上限2.5‰~3‰,异形梁底模铺设起拱高度取1‰~1.5‰,圆梁...

【技术特征摘要】
1.锥底浸麦特殊结构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下层的平底浸麦层圆板上用墨线弹出锥底浸麦层所有混凝土梁构件、预留孔洞的细部尺寸位置;(b)按先异形梁、后米字形梁、再圆梁最后板及圆洞的顺序搭设支架,所述的支架中的立杆沿异形梁和米字形梁方向搭设,水平杆要形成斜向交错,其斜向搭接处通过的立杆数3~5根,立杆间距按700mm~900mm设置,水平杆间距按900mm~1200mm,在所述的每一梁底架体上搭设顺梁的竖向剪刀撑;(c)在所述的梁底支架上铺设异形梁底模和米字形梁底模,米字形梁底模铺设起拱高度取上限2.5‰~3‰,异形梁底模铺设起拱高度取1‰~1.5‰,圆梁不起拱;(d)异形梁的梁端埋件吊装到位,并安装到预定位置;(e)在所述的异形梁底模上方用钢管搭设绑扎梁钢筋的架子,在所述的架子上绑扎梁钢筋骨架,所述的梁钢筋骨架绑扎包括以下步骤:铺设梁底钢筋时先将每道异形梁梁底筋第一层铺完,再依次按第一层筋的铺放顺序进行第二层梁底钢筋铺设;将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地面穿束,穿束时每一波纹管内钢绞线不得扭绞在一起,然后用专用吊装桁架按编号依次吊至楼层进行安装,随后铺设预应力波纹管,三道波纹管铺设顺序同所述的梁底钢筋的安放顺序;最后按第一层梁底钢筋铺放顺序铺放梁顶钢筋,在铺异形梁上的钢筋时,采取在平行的两条异形梁同时铺设方法,所述的梁顶、梁底钢筋之间采用机械连接,梁底、梁顶钢筋锚固端拐子筋均向上弯锚,梁顶、梁底钢筋铺好后穿梁箍筋,当一个方向梁箍筋绑扎完后,另一个方向梁的箍筋在两条梁交叉点处的箍筋采用开口箍筋然后焊接的方式,保证此节点处的箍筋数量;将定位架焊在所述的梁箍筋上,其它部位按间距1.0m~1.5m设置,并且所述的定位架高度与所述的有粘结预应力筋位置矢高控制点高度相同,所述的波纹管固定在所述的定位架上;(f)将所述的绑扎好的梁钢筋骨架放置到所述的异形梁底模上,然后检查所述的梁钢筋骨架端头处筒体的环梁位置,发生偏移的及时调整,可先将此处的筒体环梁提前向内偏移8cm~10cm;所述的梁端埋件中的筒体埋件与筒壁筋焊牢,梁底埋件与所述的梁底、梁顶钢筋固定好,当预埋件锚筋较密影响梁底钢筋位置时,可先将锚筋切断,等所述的梁底、梁顶钢筋安放完后,将锚筋焊接补好;然后安装配件,当异形梁的梁顶、梁底钢筋的锚筋位置影响所述的预应力筋安装要求时,将梁顶、梁底钢筋的锚筋切短,将切短的梁底锚筋与筒体环梁筋焊接以保证其锚固要求,在所述的梁底钢筋上按间距500mm~1000mm绑高强垫块控制梁底钢筋保护层;(g)在米字形梁底模上方用钢管搭设绑扎梁钢筋的架子,在所述的架子上绑扎梁钢筋骨架,所述的梁钢筋骨架绑扎包括以下步骤:铺设梁底筋时先将每道米字形梁梁底筋第一层铺完,再依次按第一层筋的铺放顺序进行第二层梁底筋铺设,最后按第一层梁底筋铺放顺序铺放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通利贺国利于吉鹏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六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