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531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包括框架、移动横梁、升降机构、两组传动机构、两组滑动组件和两个机头;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丝杆升降机,两个丝杆升降机安装在框架的上部两侧,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为竖直走向,移动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升降机的螺母固定连接,两个机头分别通过两组滑动组件与移动横梁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上,滑块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机头上,所述机头与对应传动机构的输送带之间固定触。调整两个机头处于待掰折的玻璃宽度范围内,再利用两个丝杆升降机调整移动横梁的水平高度,使机头抵靠在待掰折的玻璃上端面,有效的保证了玻璃的纵向掰开效果,提升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Longitudinal Top Pressing Device for Flat Glass Production L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rtical top pressing device for flat glass production line, which includes a frame, a moving cross beam, a lifting mechanism, two sets of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two sets of sliding components and two heads.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screw lifts, two screw lifts are installed on the upper two sides of the frame, and the screw of the screw lifter is in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moving cross beam are separately connected with two screw rods. The nuts of the elevator are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two hea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cross beam through two groups of sliding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The sliding components include sliders and slides. The slid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moving cross beam, and the slid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head. The head and the conveyor belt of the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re fixedly contacted. Adjust the width of the glass to be broken, and then adjust the horizontal height of the moving beam with two screw lifts, so that the machine head is against the top end of the glass to be broken,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longitudinal breaking effect of the glass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生产平板玻璃线中,当玻璃纵向切割后,需要纵向装置将其掰开,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板厚等各种原因,导致有时玻璃掰不开,影响玻璃切割后续工序,中断玻璃切割生产线的正常的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包括框架、移动横梁、升降机构、两组传动机构、两组滑动组件和两个机头;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丝杆升降机,两个丝杆升降机安装在框架的上部两侧,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为竖直走向,移动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升降机的螺母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移动横梁上,传动机构的输送带走向与移动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两个机头分别通过两组滑动组件与移动横梁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上,滑轨走向与移动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块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机头上,所述机头与对应传动机构的输送带之间固定,机头下端与待掰折的玻璃接触。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利用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滑动组件调整两个机头处于待掰折的玻璃宽度范围内,再利用两个丝杆升降机调整移动横梁的水平高度,使机头抵靠在待掰折的玻璃上端面,本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有效的配合了纵掰装置的掰片需求,有效的保证了玻璃的纵向掰开效果,提升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将本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简称为本压制装置。本压制装置的机头下端装有若干橡胶固定轮,所述橡胶固定轮与待掰折的玻璃接触;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即保证机头与待掰折玻璃之间保持压合状态,又使机头与待掰折玻璃之间滚动摩擦,避免机头对玻璃造成划伤。本压制装置的框架两侧分别开有竖直走向的轨道,丝杆升降机的两侧螺母与框架两侧轨道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移动横梁上下移动更为平稳。本压制装置的传动组件为皮带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的输送带为皮带,机头与对应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之间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皮带传动机构为常见的传动机构,满足本压制装置的设计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易于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本压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2所示本压制装置包括框架1、移动横梁3、两台丝杆升降机2、两组传动机构、两组滑动组件和两个机头5。所述框架1为铆焊结构,用于对整个装置其它相关零部件的支撑,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开有竖直走向的轨道,两台丝杆升降机2安装在框架1的上部两侧,两台丝杆升降机2的丝杠22为竖直走向,两台丝杆升降机2的两侧螺母23与框架1两侧轨道配合,两台丝杆升降机2通过轴进行连接,轴一侧装有手轮21。移动横梁3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升降机2的螺母23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下部法兰盘与需升降部分连接,手轮21通过转轴对两台丝杆升降机2同步完成移动横梁升降作业,移动横梁3左右部分别装有限位块31,用于机头5极限位置的限位,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移动横梁3前后侧壁上,传动组件为皮带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的输送带为皮带41,皮带41的走向与移动横梁3的长度方向一致,皮带传动机构上装有手柄42,操作人员通过手柄42进行手动传动。两个机头5分别通过两组滑动组件与移动横梁3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61,滑轨61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横梁3上,滑轨61走向与移动横梁3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块(图中没有示出)通过螺栓固定在对应的机头5上,两个机头5与对应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41之间固定,机头5下端装有若干橡胶固定轮51,所述橡胶固定轮51与待掰折的玻璃接触。机头5上还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为皮带传动机构在人工操作下,将机头5置于需要位置时,通过装置带轮上的分度销将其进行定位,防止机头5在横梁上产生横向位移。根据生产线标高和玻璃板厚,通过手轮21将机头调整到需要位置,根据玻璃板需要切裁板宽的要求,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的手柄42进行调节,将机头5调整到需要位置,然后将分度销定位在定位板上。当纵掰装置将玻璃抬起时,纵顶压制装置的橡胶固定轮51在上端起到辅助掰开的作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框架、移动横梁、升降机构、两组传动机构、两组滑动组件和两个机头;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丝杆升降机,两个丝杆升降机安装在框架的上部两侧,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为竖直走向,移动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升降机的螺母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移动横梁上,传动机构的输送带走向与移动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两个机头分别通过两组滑动组件与移动横梁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上,滑轨走向与移动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块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机头上,所述机头与对应传动机构的输送带之间固定,机头下端与待掰折的玻璃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玻璃生产线用纵顶压制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框架、移动横梁、升降机构、两组传动机构、两组滑动组件和两个机头;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丝杆升降机,两个丝杆升降机安装在框架的上部两侧,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为竖直走向,移动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升降机的螺母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移动横梁上,传动机构的输送带走向与移动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两个机头分别通过两组滑动组件与移动横梁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连接在移动横梁上,滑轨走向与移动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块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机头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凤江张一琦陈承新刘洋苗新念李军于宇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