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及除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48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其包括塔体、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及反硝化滤池组件,塔体内设有腔体,而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及反硝化滤池组件以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形式设于腔体中,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及反硝化滤池组件均安装于塔体内,以形成一体式的除氮装置,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反硝化滤池组件连通,而反硝化滤池组件与外界连通,以将依次经硝化处理及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出。该一体式除氮装置能够实现模块化、集成化组装,便于搬动,而且占地面积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除氮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实现除去污水中的氨氮以及总氮。

An Integrated Nitrogen Removal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nitrogen remov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ower body, an aerated biological filter assembly and a denitrification filter assembly.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while the aerated biological filter assembly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filter assembly are arranged in the cavity in a top-down sequence. The aerated biological filter assembly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filter assembly are installed in the tower body to form an integrated nitrogen removal device. The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sewage source at one end and denitrification filter assembly at the other end. The denitrification filter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so as to discharge the sewage after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turn. The integrated nitrogen removal device can realize modular and integrated assembly, is easy to move, and occupies a small area.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nitrogen removal method, through which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nitrogen in sewage can be re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及除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及除氮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污水处理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污水中COD、氨氮、总氮等指标的排放限值越来越低,其中对污水总氮的去除是目前污水厂升级改造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污水中总氮去除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完成的,而现有技术中的发生硝化反应的曝气生物滤池以及发生反硝化反应的反硝化深床滤池是分体设置的,而且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两者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污水只能通过污水之间的推流而进行流动,在运行过程中,污水通常存在多级水头跌落,由于系统不密闭,使得进入反硝化池的溶解氧破环了反硝化反应所需的厌氧环境,使得反硝化效率降低,从而使系统整体的除氮效果偏低,除氮效果不佳;另外,现有技术的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结构庞大,需要占用较多的放置空间,无法根据现场进行灵活调节位置,而且除氮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技术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布置方式针对大型污水处理厂时具有规模优势,而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规模优势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实现模块化、集成化组装,便于搬动,而且占地面积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除氮方法,实现除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及反硝化滤池组件,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反硝化滤池组件连通,所述反硝化滤池组件与外界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包括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一生物滤料区、第一清水区以及曝气机构,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一生物滤料区、第一清水区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用于与污水源连通,所述第一生物滤料区用于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或亚硝态氮并脱除部分有机物,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一生物滤料区、第一清水区三者之间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清水区与反硝化滤池组件连通,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与所述曝气机构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滤池组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二缓冲配水区及第二生物滤料区,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水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生物滤料区连通,所述第二生物滤料区用于与外界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冲洗机构,所述反冲洗机构包括水泵、管道以及清水池,所述水泵一端与清水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管道具有两个出水接头,两个出水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二生物滤料区的底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滤板及第一承托板,所述滤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滤头,所述第一承托板上承托有滤料,所述滤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生物滤料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机构包括鼓风机以及气管,所述鼓风机一端与空气源连通,另一端与气管连通,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反应装置还包括碳源添加机构,所述碳源添加机构包括装有碳源的盒体、碳源添加泵以及碳源输送管,所述碳源添加泵一端与所述盒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碳源输送管连通,所述碳源输送管与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内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的顶部或底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设有若干块,若干块折流板沿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连接于第二缓冲配水区的顶部的折流板与连接于第二缓冲配水区的底部的折流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沿其水平方向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沿其水平方向的第二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第一清水区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生物滤料区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除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水供给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使污水在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脱除部分有机物;经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处理的污水供给反硝化滤池组件,使经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处理的污水在反硝化组件中的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反应,脱除总氮;排放经反硝化滤池组件处理的污水。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与反硝化滤池组件以自上而下的形式依次设置于塔体内,形成一体式的除氮装置,使得本一体式除氮装置实现模块化、集成化组装,便于搬动,进而能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位置,使污水的运行模式与现场条件进行更好的融合,而且占地面积小,节约了占地成本;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反硝化滤池组件连通,而反硝化滤池组件与外界连通,使污水依次经过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反硝化滤池组件然后向外界排出,加上曝气生物滤池组件设于反硝化滤池组件之上,因此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出水可通过自身重力即可流向反硝化滤池组件,节约了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1、第一缓冲配水区;111、滤板;112、滤头;113、第一承托板;12、第一生物滤料区;13、第一清水区;14、曝气机构;141、气管;142、鼓风机;15、污水管;16、硝化出水管;2、反硝化滤池组件;21、第二缓冲配水区;211、顶板;212、折流板;213、底板;22、第二生物滤料区;221、第二承托板;222、滤砖;23、碳源添加机构;231、碳源输送管;232、碳源添加泵;233、盒体;24、第二缓冲配水区出水管;25、反硝化出水管;3、反冲洗机构;31、水泵;32、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参见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其包括塔体、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及反硝化滤池组件2,塔体内设有腔体,而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及反硝化滤池组件2以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形式设于腔体中,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及反硝化滤池组件2均安装于塔体内,以形成一体式的除氮装置,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反硝化滤池组件2连通,而反硝化滤池组件2与外界连通,以将依次经硝化处理及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除氮装置,通过将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与反硝化滤池组件2以自上而下的形式依次设置于塔体内,形成一体式的除氮装置,使得本一体式除氮装置实现模块化、集成化组装,便于搬动,进而能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位置,使污水的运行模式与现场条件进行更好的融合,而且占地面积小,节约了占地成本;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反硝化滤池组件2连通,而反硝化滤池组件2与外界连通,使污水依次经过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反硝化滤池组件2然后向外界排出,加上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设于反硝化滤池组件2之上,因此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出水可通过自身重力即可流向反硝化滤池组件2,节约了运行成本。优选地,参见图1,曝气生物滤池组件1包括第一缓冲配水区11、第一生物滤料区12、第一清水区13以及曝气机构14。其中,第一缓冲配水区11、第一生物滤料区12、第一清水区13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第一缓冲配水区11内承装有清水,以为第一生物滤料区12的硝化微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及反硝化滤池组件,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反硝化滤池组件连通,所述反硝化滤池组件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除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及反硝化滤池组件,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组件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反硝化滤池组件连通,所述反硝化滤池组件与外界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除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组件包括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一生物滤料区、第一清水区以及曝气机构,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一生物滤料区、第一清水区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用于与污水源连通,所述第一生物滤料区用于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态氮或亚硝态氮并脱除部分有机物,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一生物滤料区、第一清水区三者之间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清水区与反硝化滤池组件连通,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与所述曝气机构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除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滤池组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二缓冲配水区、第二生物滤料区,所述第二缓冲配水区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水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生物滤料区连通,所述第二生物滤料区用于与外界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除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洗机构,所述反冲洗机构包括水泵、管道以及清水池,所述水泵一端与清水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管道具有两个出水接头,两个出水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第二生物滤料区的底部连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除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配水区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滤板及第一承托板,所述滤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滤头,所述第一承托板上承托有滤料,所述滤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生物滤料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卓信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