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48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37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简称STCB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废水处理领域,通过设置连通好氧降解区和缺氧调节区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提升泵、网状布水系统、微孔曝气系统、粗曝气系统和排水系统交替开启,悬浮填料从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之间循环流动后,实现序批次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实现了高有机负荷、高氮氨废水的达标排放,既节能又环保,有机物去除率高,降解更彻底,处理效果好,且建设及运行成本低,工艺流程简洁,系统运行稳定性高,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解决工业废水污染环境问题。

Sequence Batch Exchange Cycl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Sequence batch exchange cycl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referred to as STCB method. The invention is mai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setting up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nnels connecting the aerobic degradation zone and the anoxic regulation zone, and alternately opening the lifting pump, the mesh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microporous aeration system, the coarse aeration system and the drainage system, the suspended filler circulates between the anoxic adjustment zone and the aerobic degradation zone, the sequential batch exchange circulation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is realized. It realizes the discharge of high organic load and high nitrogen ammonia wastewater up to the standard, which is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 removal rate of organic matter, more thorough degradation, good treatment effect, low cost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imple process flow, high stability of system oper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save water resources and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有机负荷、高氮氨废水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环保领域中,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但是对于有机物的去除及氮氨去除,传统方法有SBR,A/O,A2/O等处理工艺,但这些处理工艺的效率不高,及运行成本较高,而且需要调试时间较长,而且对于一些高氮氨负荷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去除废水中高有机负荷、高氮氨废水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方法。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以下简称STCB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为将池体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叫缺氧调节区,第二区域叫好氧降解区,两个区域填料填充数量为容积40%的混合悬浮填料。提升泵将废水抽至缺氧调节区底部的网状布水器,废水通过网状布水系统进入缺氧调节区。在废水进入缺氧调节区内,区域内悬浮填料随水流上升,进入好氧降解区;废水及悬浮填料进入好氧降解区后,由于水力作用,好氧降解区下方悬浮填料随水流方向从底部进入缺氧调节区;随着废水不断注入,污水及悬浮填料在缺氧调节区与好氧降解区作循环运作。当进水1-2小时后,提升泵停止进水,好氧降解区微曝气系统开启,进行曝气,此时好氧降解区的废水与悬浮填料,随时曝气的上推作用,从上部流进缺氧调节区,而缺氧调节区的废水及悬浮填料从底部流入好氧降解区,两个区域则形成一个内循环系统,同时好氧降解区的DO值保持在2-3mg/l。当好氧降解区曝气6小时后,关闭微曝气系统,开启缺氧调节区粗曝气系统,使得缺氧调节区与好氧降解区形成缺氧循环。粗曝气系统开启1小时后,关闭粗曝气系统,让整个系统进入静止沉淀状态;整个系统沉淀1小时后,通过排水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排出水量为池容的65%,则整个处理周期完成,通过沉淀作用,使得系统中污泥沉淀到池底,再通过排水系统将处理后的上清液排出。该处理方法的运行方式为序批式运行,每个运行周期为8-12小时,具体运行时间可依进出水质要求设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池体的两个功能区域,运行时使用了废水、悬浮填料、微生物群落的循环交换,可以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强化了对氨氮的处理效果,简化了废水处理过程的操作,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也减短了正常污水活性污泥调试时间(15天内即可完成调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中:1.池体,2.缺氧调节区,3.网状布水系统,4.提水泵,5.阀门,6.粗曝气系统,7.排水系统,8.第二通道,9.微孔曝气系统,10.好氧降解区,11.悬浮填料,12.第一通道,13.竖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简称STCB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为将池体(1)分为两个区域,提水泵(4)将废水抽至缺氧调节区(2)底部的网状布水系统(3),废水通过网状布水系统(3)进入缺氧调节区(2)后,悬浮填料(11)随水流上升,从第一通道(12)进入好氧降解区(10);废水及悬浮填料(11)进入好氧降解区(10)后,由于水力作用,好氧降解区(10)下方悬浮填料(11)随水流方向从第二通道(8)进入缺氧调节区(2);随着废水不断注入,废水及悬浮填料(11)在缺氧调节区(2)与好氧降解区(10)之间作循环运作。进水1-2小时后,提水泵(4)停止进水,开启微孔曝气系统(9),进行曝气,此时好氧降解区(10)废水与悬浮填料(11),随时曝气的上推作用,从第二通道(8)流进缺氧调节区(2),而缺氧调节区(2)的废水及悬浮填料(11)从第一通道(12)流入好氧降解区(10),两个区域则形成一个内循环系统,同时好氧降解区的DO值保持在2-3mg/l,该区域进入好氧状态。好氧降解区(10)曝气6小时后,关闭微孔曝气系统(9),开启缺氧调节区(2)的粗曝气系统(6),使得缺氧调节区(2)与好氧降解区(10)形成缺氧循环。粗曝气系统(6)开启1小时后,关闭粗曝气系统(6),让整个系统进入静止沉淀状态;整个系统沉淀1小时后,通过排水系统(7)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排出水量为池容的65%。则整个处理周期完成。通过沉淀作用,使得系统中污泥沉淀到池底,再通过排水系统(7)将处理后的上清液排出。该处理方法的运行方式为序批式运行,每个运行周期为8-12小时,具体运行时间可依进出水质要求设计。序批式运行的优点在于可在同一池体中进行硝化及反硝化反应,同时,使微生物群落各样化,和具有更强在适应性。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简称STCB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为将池体分为两个区域: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同时填充了混合的悬浮填料(11),使得在同一个池体中可发生缺氧反应和好氧反应,产生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同时混合的悬浮填料给微生物提供了载体,大大提高了污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1.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简称STCB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为将池体分为两个区域: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同时填充了混合的悬浮填料(11),使得在同一个池体中可发生缺氧反应和好氧反应,产生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同时混合的悬浮填料给微生物提供了载体,大大提高了污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其特征在于:废水通过网状布水系统(3),使得废水进入缺氧调节区时,得以均匀进入,同时,有效保证废水的上升流速,为后续循环作水力条件保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法,其特征在于:在进水阶段,关闭粗曝气系统(6),由于水力作用,废水和悬浮填料随水流运行方式,在两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循环运作系统,废水进入缺氧调节区,缺氧调节区具有调节均匀进水水质,同时在缺氧条件下,使得悬浮填料上生长兼性微生物菌群,为废水的反硝化作用提供反应条件,同时,使得整个系统处于缺氧状态,废水及悬浮填料在两个区域间不断循环交换,在循环过程当中,悬浮填料间不断接触碰撞,各悬浮填料间的微生物也在不断交换生长,从而加快所有悬浮填料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提高了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宴战武陈伟昌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市桂粤湘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