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48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壳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厌氧反应一区、一级三相分离器、厌氧反应二区、二级三相分离器和厌氧沉淀区;厌氧反应一区连接进水系统,壳体内顶部连接出水系统;第一出水管一端连接一级三相分离器,另一端穿过壳体与第一循环控制泵进口相连;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循环控制泵出口相连,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内;第三出水管一端连接二级三相分离器,另一端穿过壳体与脱气罐相连,脱气罐设于壳体的上方,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第二循环控制泵;第三进水管一端连接脱气罐,第三进水管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伸入厌氧反应二区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集占地面积小、可控温度多、处理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于一身。

A Vertical Two-Phase High Efficiency Anaerobic Reac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rtical two-phase high-efficiency anaerobic reactor, in which anaerobic reaction zone 1, first-stage three-phase separator, second-stage three-phase separator and anaerobic precipitation zone are arranged from bottom to top in turn; anaerobic reaction zone 1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system, and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system; the first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stage three-phase separator, and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shell.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first circulating control pump and the other end is extended into the anaerobic reaction zone; the third end of the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two-stage three-phase separato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gassing tank through the shell, the degassing tank is located above the shell, and the third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irculating control pump; the third end of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degassing tank. The other end of the third intake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shell and extends into the anaerobic reaction zone 2.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occupation area, more controllable temperature,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strong oper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厌氧反应技术作为一种废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多种有机废水。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已有多种厌氧反应器存在,包括:UASB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EGSB厌氧反应器等,但他们都有一定的缺陷。归纳而言,总体投资费用大、可用面积小、反应要求高、处理效率低等一直是制约厌氧反应器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设计一种集占地面积小、可控温度多、处理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于一身的高效厌氧反应器,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实现处理多种难降解废水,通过循环系统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同时通过温控设备满足多种处理温度要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占地面积小、可控温度多、处理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于一身的高效厌氧反应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厌氧反应一区、一级三相分离器、厌氧反应二区、二级三相分离器和厌氧沉淀区;厌氧反应一区连接进水系统,壳体内顶部连接出水系统;第一出水管一端连接一级三相分离器,第一出水管另一端穿过壳体与第一循环控制泵进口相连;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循环控制泵出口相连,第二进水管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内;第三出水管一端连接二级三相分离器,第三出水管另一端穿过壳体与脱气罐相连,脱气罐设于壳体的上方,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第二循环控制泵;第三进水管一端连接脱气罐,第三进水管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伸入厌氧反应二区内。优选地,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箱,第一进水管一端连接水箱,第一进水管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底部并与布水器相连;第一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优选地,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堰,出水堰设于壳体内的顶部,且第二出水管一端连接出水堰,第二出水管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优选地,所述壳体呈圆柱状。优选地,所述壳体壁面设有取样口。优选地,加热盘管环绕壳体外部设置,加热盘管的进、出口分别通过介质管连接温控设备。更优选地,所述加热盘管外部设有保温层。更优选地,所述厌氧反应一区、厌氧反应二区、厌氧沉淀区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控设备相连。优选地,所述脱气罐顶部与排沼气管相连。优选地,污水由进水系统进入厌氧反应一区底部,由布水器均匀布水,并使污水与絮状污泥均匀混合进行降解,产生气体;污水经一级三相分离器后,部分通过第一循环控制泵重新回到厌氧反应一区的底部,部分进入厌氧反应二区进一步降解,产生的气体上升时携带部分污水及污泥经第三出水管进入脱气罐内进行气液分离,经过二级三相分离器的污水通过第二循环控制泵进入脱气罐内,再沿第三进水管进入厌氧反应二区完成循环;脱气罐内的气体输送到沼气收集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垂直圆柱状壳体,能够有效地节省占地面积,适合空间小的实验室或者研究室使用;2、壳体设有保温层与加热盘管等,能够满足多种不同温度的使用要求,而且可以满足偏热或偏冷地区、季节对温度的要求;3、能够使污水得到更好的净化,提高水力上升速度,增加COD去除率,同时与现有的反应器相比,此反应器构造更加简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箱;2—第一进水管;3—进水泵;4—布水器;5—第二进水管;6—第一循环控制泵;7—第一出水管;8—一级三相分离器;9—壳体;10—温度传感器;11—第三进水管;12—二级三相分离器;13—第二出水管;14—脱气罐;15—第二循环控制泵;16—介质管;17—厌氧反应一区;18—厌氧反应二区;19—厌氧沉淀区;20—第三出水管;21—取样口;22—保温层;23—加热盘管;24—出水堰;25—排沼气管;26—温控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9、进水系统、出水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外循环系统和恒温控制系统等。壳体9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厌氧反应一区17、一级三相分离器8、厌氧反应二区18、二级三相分离器12和厌氧沉淀区19。壳体9呈圆柱状,且壁面设有多个取样口21。进水系统由水箱1、第一进水管2、进水泵3和布水器4构成。第一进水管2一端连接水箱1,第一进水管2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17底部并与布水器4相连,达到废水与污泥混匀效果。第一进水管2上设置有进水泵3。出水系统由出水堰24和第二出水管13构成。出水堰24布置于壳体9的顶部,并与第二出水管13相连。气体收集系统由脱气罐14和排沼气管25构成。脱气罐14位于壳体9的上方,脱气罐14顶部与排沼气管25相连。外循环系统由第一循环控制泵6、一级三相分离器8、第一出水管7、第二进水管5和第二循环控制泵15、二级三相分离器12、第三出水管20、第三进水管11构成。第一循环控制泵6、一级三相分离器8、第一出水管7、第二进水管5构成厌氧反应一区外循环体系,第二循环控制泵15、二级三相分离器12、第三出水管20、第三进水管11构成厌氧反应二区外循环体系。第一出水管7一端连接一级三相分离器8,第一出水管7另一端穿过壳体9与第一循环控制泵6进口相连。第二进水管5一端与第一循环控制泵6出口相连,第二进水管5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17内。第三出水管20一端连接二级三相分离器12,第三出水管20另一端穿过壳体9与脱气罐14相连,第三出水管20上设有第二循环控制泵15。第三进水管11一端连接脱气罐14,第三进水管11另一端穿过壳体9并伸入厌氧反应二区18内。恒温控制系统由保温层22、介质管16、加热盘管23、温度传感器10和温控设备26构成。加热盘管23环绕壳体9外部设置,加热盘管23的进、出口分别通过介质管16连接温控设备26。加热盘管23外部设有保温层22。分别用于测量厌氧反应一区17、厌氧反应二区18、厌氧沉淀区19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均与温控设备26相连。介质管16为冷水管或热水管。温控设备26包含热水泵、保温水箱、温度传感器终端、温度控制界面等,连接介质管16、加热盘管23,并根据处理要求进行控温。本实施例提供的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运行时,通过进水泵3的作用,污水由第一进水管2进入厌氧反应一区17底部,由布水器4均匀布水,并使污水与絮状污泥均匀混合进行降解,产生大量气体;污水经一级三相分离器8后,部分通过第一循环控制泵6的作用重新回到厌氧反应一区17的底部,能提高有机物去除率。进入厌氧反应二区18的污水进一步降解,产生的气体上升时携带的部分废水及污泥经第三出水管20进入脱气罐14内进行气液分离,经过二级三相分离器12的污水也可通过第二循环控制泵15将水抽到脱气罐14内,再沿第三进水管11进入厌氧反应二区18完成循环,能够有效提高出水水质。脱气罐14内的气体通过排沼气管25输送到沼气收集处理系统。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9),壳体(9)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厌氧反应一区(17)、一级三相分离器(8)、厌氧反应二区(18)、二级三相分离器(12)和厌氧沉淀区(19);厌氧反应一区(17)连接进水系统,壳体(9)内顶部连接出水系统;第一出水管(7)一端连接一级三相分离器(8),第一出水管(7)另一端穿过壳体(9)与第一循环控制泵(6)进口相连;第二进水管(5)一端与第一循环控制泵(6)出口相连,第二进水管(5)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17)内;第三出水管(20)一端连接二级三相分离器(12),第三出水管(20)另一端穿过壳体(9)与脱气罐(14)相连,脱气罐(14)设于壳体(9)的上方,第三出水管(20)上设有第二循环控制泵(15);第三进水管(11)一端连接脱气罐(14),第三进水管(11)另一端穿过壳体(9)并伸入厌氧反应二区(1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9),壳体(9)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厌氧反应一区(17)、一级三相分离器(8)、厌氧反应二区(18)、二级三相分离器(12)和厌氧沉淀区(19);厌氧反应一区(17)连接进水系统,壳体(9)内顶部连接出水系统;第一出水管(7)一端连接一级三相分离器(8),第一出水管(7)另一端穿过壳体(9)与第一循环控制泵(6)进口相连;第二进水管(5)一端与第一循环控制泵(6)出口相连,第二进水管(5)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17)内;第三出水管(20)一端连接二级三相分离器(12),第三出水管(20)另一端穿过壳体(9)与脱气罐(14)相连,脱气罐(14)设于壳体(9)的上方,第三出水管(20)上设有第二循环控制泵(15);第三进水管(11)一端连接脱气罐(14),第三进水管(11)另一端穿过壳体(9)并伸入厌氧反应二区(18)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箱(1),第一进水管(2)一端连接水箱(1),第一进水管(2)另一端伸入厌氧反应一区(17)底部并与布水器(4)相连;第一进水管(2)上设有进水泵(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堰(24),出水堰(24)设于壳体(9)内的顶部,且第二出水管(13)一端连接出水堰(24),第二出水管(13)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两相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学辉郑秀林张庆云王怡琴宋呈嘉许可欣柳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