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看台及用于构造可拆缷看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397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看台及构造可拆卸看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造由支柱和可定位于支柱之间的桁架构成的支撑结构、以及将底板件定位在支撑结构上。在此,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并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多个底板面,和/或者,在将该底板件定位于支撑结构上之前,该底板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和/或者,该底板件设置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底板件的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构造可拆卸看台(stand)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造由支柱和可定位在支柱之间的桁架构成的支撑结构的步骤以及在支撑结构上定位底板件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支撑结构和底板件的可拆卸看台,其中,该支撑结构包括支柱和可定位在支柱之间的桁架,并且其中,在使用中,底板件定位在支撑结构上。
技术介绍
实际上,这些类型的可拆卸看台大多用于其中需要临时看台以允许多名观众观看活动(或比赛)的情况中。另外,看台设置有多排空位(space),这些空位定位于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at a distance),在这些空位处,观众可以占用席位(place,或空间)。实质上,对于每两个连续排而言,后排在高度上定位成高于前排,以允许这两排中后排上的观众可从前排观众的头顶上面观看。通常,看台设置有便于安置观众的站位(standing)和/或座椅。这种类型的方法和可拆卸看台本身是已知的。在一种已知的方法中,首先构造由支柱和可定位在支柱之间的桁架构成的支撑结构。接着,对于每一排站位和/或座椅而言,将底板件(诸如木制面板)定位在支撑结构上。如果必要的话,在需要座椅的情况下,最后将座椅和/或长凳定位在支撑结构上。-->该已知方法和可拆卸看台所具有的缺点在于,这种类型的可拆卸看台的构造和/或拆卸花费大量时间、需要大量人力并且相对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可拆卸看台的方法以及一种可拆卸看台,通过该方法,能够更快且更省力地构造和/或拆卸该可拆卸的看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底板件包括定位于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多个底板面。这提供的优点在于,底板件包括定位于彼此后面的多排站位和/或座椅,因此,借助于将底板件定位在支撑结构上,马上就定位好多个排。因此,不必单独地定位每排的底板件。因此,可以更快且更省力地构造看台。在本专利技术的多方面的意义上,底板件构成可拆卸看台的单一的且优选牢固的部分,其是可整体地定位在支撑结构上的部分。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多方面的意义上,在站位的情况下以及在座椅的情况下,底板件构成了提供底板表面的部分,观众可以安全地站在该底板表面上或者在该底板表面上安全地行走。与之相关的,从上方看,除了观众的脚和/或手指无法穿过的小开口之外,观众可站和/或坐在其上的看台的底板表面(优选为整个表面)都被覆盖。应该理解的是,窄的杆或支柱并不构成观众可以在其上安全地站立或行走的底板表面。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底板件包括定位于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三个底板面。这提供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底板件布-->置得足够大以使得可以快速地构造看台,同时,底板件可以足够小以使得可以通过诸如普通卡车的常规装置来运输底板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该底板件定位于支撑结构上之前,对该底板件设置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应该清楚的是,该座椅和/或长凳被连接至底板件并且该底板件被连接至支撑结构。与之相关的,该座椅和/或长凳并不直接连接至支撑结构。这提供的优点在于,底板件可例如靠近座椅和/或长凳的托架(诸如集装架或集装箱)设置有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因此,不必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以及底板件分别地运输到支撑结构上需要定位该底板件和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位置上,而是可以先通过较小的力气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定位在底板件上,且之后将该底板件和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组件运输到支撑结构上需要定位该底板件和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位置上。因此,可以更快且更省力地构造看台。术语“座椅”和“长凳”一般应该分别理解为座椅和多个座椅。因此,具有至少部分地相连接的框架的多个座椅也构成长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可拆卸看台的特征在于,底板件设置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底板件的连接装置。这提供的优点在于,在期望至少一个座椅的情况下,可以在将底板件定位于支撑结构之前对底板件设置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并且,无需将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定位在(至少部分地构造的)支撑结构上。应该清楚的是,与之相关的,将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底板件并且将该底板件连接至支撑结构,从而使得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并非直接连接至支撑结构。因此,在需要站位的情况下,也可定位没有座椅和/或长凳的底板件。-->优选地,将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定位在在平面处的地板件上。这提供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当地接近底板件并且,与其中在底板件和/或支撑结构上更高的位置上定位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情况相比,构造看台的使用者可以以更加安全的方式定位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优选地,借助于诸如叉车或起重机的提升装置将底板件定位在支撑结构上。优选地,在使用中在底板件的前侧处的支柱低于在使用中在底板件的后侧处的支柱。优选地,在使用中,在底板件的前侧处延伸的第一桁架低于在底板件的后侧处延伸的第二桁架。优选地,在使用中,在底板件的侧面上的支柱沿着从底板件的前侧到底板件的后侧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这提供的优点在于,支撑结构构成这样的框架,底板件定位在这样的框架上且设置有定位于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底板面。与之相关的,“在使用中”指的是可拆卸看台的已构造状态。优选地,底板件包括台阶式框架和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多个底板。因此,底板件以简单的方式设置有定位于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多个底板面。优选地,底板件设置有诸如吊环或装载斗的提升设施,用于容纳提升装置(诸如叉车)的装载器,用于将底板件放置在支撑结构上和/或用于将底板件从支撑结构上拆卸下来。因此,可以借助于已知的提升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将可能设置有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底板件定位在支撑结构上。-->优选地,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连接装置包括放置在底板件上或底板件中的套管,用于将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安装在该套管中或安装至该套管。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该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底板件。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靠背相对于连接装置向后间隔。因此,在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的下面形成了供占用该座椅和/或长凳后面的座椅和/或长凳的观众用的额外的供伸腿的空间和/或供放脚的空间。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构造可拆卸看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由支柱和可定位在所述支柱之间的桁架构成的支撑结构,以及 -将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多个底板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NL 2005-12-9 1030641;EP 2006-3-9 06075560.01.一种用于构造可拆卸看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由支柱和可定位在所述支柱之间的桁架构成的支撑
结构,以及
-将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
隔的多个底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件设置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
至所述底板件的连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被布
置成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底板
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之前,借助于所
述连接装置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所述底板件。
5.一种用于构造可拆卸看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由支柱和可定位在所述支柱之间的桁架构成的支撑
结构,以及
-将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之前,为所述底
板件设置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连接装置将
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底板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
隔的多个底板面。
8.一种用于构造可拆卸看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由支柱和可定位在所述支柱之间的桁架构成的支撑
结构,以及
-将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件设置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
至底板件的连接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被布
置成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底板
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之前,借助于所
述连接装置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所述底板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
隔的多个底板面。
12.根据权利要求4-7、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定位在基本处于地平面处的所述底
板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
助于诸如叉车或起重机的提升装置将所述底板件定位在所述
支撑结构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
基本垂直向下的方向将所述底板件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
助于诸如叉车或起重机的提升装置将至少一个桁架放置在两
个支柱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
助于诸如叉车或起重机的提升装置将至少一个桁架从两个支
柱之间拆卸下来。
17.一种可拆卸看台,所述可拆卸看台包括支撑结构和底板件,其
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柱和可定位于所述支柱之间的桁架,
并且其中,在使用中,所述底板件定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其
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
相间隔的多个底板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件设置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所述底板件的
连接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装置被布置成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
底板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看台进一步设置有借助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至所述底板件的
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
21.一种可拆卸看台,包括支撑结构和底板件,其中,所述支撑结
构包括支柱和可定位于所述支柱之间的桁架,并且其中,在使
用中,所述底板件定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板件设置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连接至所述底板
件的连接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将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可拆卸地连接至
所述底板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看台进一步设置有借助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至所述底板件的
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
24.根据权利要求21、22或23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
多个底板面。
25.一种可拆卸看台,包括支撑结构和底板件,其中,所述支撑结
构包括支柱和可定位于所述支柱之间的桁架,并且其中,在使
用中,所述底板件定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
看台进一步设置有可连接至所述底板件的至少一个座椅和/或
长凳。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件设置有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和/或长凳可拆
卸地连接至所述连接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板件包括定位在彼此后面且定位成在高度上相间隔的多个
底板面。
28.根据权利要求17-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
于,从上方看,所述底板件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周边。
29.根据权利要求17-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
于,从上方看,所述底板件具有基本上呈不等边四边形或圆弧
形的周边。
30.根据权利要求17-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
于,从上方看,所述底板件具有基本上呈三角形或扇形的周边。
31.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
于,在使用中,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底板件的至少一个角部处
设置有支柱并且沿着所述底板件的一侧设置有桁架。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中,
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底板件的每个角部上设置有支柱并且沿
着所述底板件的每一侧设置有桁架。
33.根据权利要求17-20、24、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台,
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中定位于所述底板件的前侧处的支柱低于
在使用中定位于所述底板件的后侧处的支柱。
34.根据权利要求17-20、24、27、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
台,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中沿所述底板件的前侧延伸的第一桁
架被定位成低于沿所述底板件的后侧延伸的第二桁架。
35.根据权利要求17-20、24、27、34、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
卸看台,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中,位于所述底板件侧面处的所
述桁架沿着从所述底板件的前侧到所述底板件的后侧的方向
向上倾斜。
36.根据权利要求17-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
于,在使用中,所述底板件连接至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桁
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中,
所述底板件搁置在所述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桁架上。
38.根据权利要求17-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
于,在使用中,所述底板件连接至至少一个支柱。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可拆卸看台,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中
定位在底板件的侧面处的桁架设置有支撑区域,所述支撑区域
用于在使用中使所述底板件搁置在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罗勒斯阿德里安乌斯约瑟夫斯范斯德
申请(专利权)人:CAJ范斯德克姆维里吉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