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actical protective car buffer device in an elevator well, which comprises a buffer frame for the car and a buffer device for the falling objects in the elevator well; a buffer frame comprises four elastic support columns corresponding to four corners at the bottom of the elevator well, and a connecting beam connected with adjacent elastic support columns; The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buffer layer at the top and a lower buffer layer with a gap between the lower and the upper buffer layers; the upper buffer layer comprises an upper elastic net layer, a sponge layer below the elastic net layer, an elastic air cushion layer below the sponge layer, and a filling rack for filling the elastic net layer, the sponge layer and the elastic air cushion layer; and the lower buffer layer includes a filling rack for filling the elastic net layer, the sponge layer and the elastic air cushion layer with water. Water cushion layer; after three different buffering stages, the impact of the human body is effectively buffered, and the human body eventually stays on the elastic mesh layer to ensure personal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性强的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252691.8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0252691.8,申请日为2017年04月1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性强的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垂直升降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建筑设备应用广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梯维修人员或乘客等人员会因为不慎而坠入电梯井内,造成极高的伤亡率。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坠落在电梯井中的人员进行有效平稳的缓冲,确保人身安全,实用性强的实用性强的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实用性强的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包括轿厢;还包括设于电梯井底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对所述轿厢进行缓冲的缓冲架,和对电梯井中坠落物进行缓冲的防护缓冲装置;所述缓冲架包括四个对应分设于电梯井底部四个角落处的弹性支撑柱,和连接于相邻弹性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梁;所述防护缓冲装置包括处于上方的上缓冲层,和处于下方并与上缓冲层之间具有间隙的下缓冲层;所述上缓冲层包括处于上方的弹性网层,处于弹性网层下方的海绵层,处于海绵层下方的弹性气垫层,以及盛装弹性网层、海绵层和弹性气垫层的盛装架;所述下缓冲层包括盛装有水的弹性水垫层;所述盛装架包括四个分别与各所述弹性支撑柱相对应的竖向支撑杆,和连接于相邻竖向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包括处于上方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用性强的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电梯井底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对所述轿厢进行缓冲的缓冲架,和对电梯井中坠落物进行缓冲的防护缓冲装置;所述缓冲架包括四个对应分设于电梯井底部四个角落处的弹性支撑柱,和连接于相邻弹性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梁;所述防护缓冲装置包括处于上方的上缓冲层,和处于下方并与上缓冲层之间具有间隙的下缓冲层;所述上缓冲层包括处于上方的弹性网层,处于弹性网层下方的海绵层,处于海绵层下方的弹性气垫层,以及盛装弹性网层、海绵层和弹性气垫层的盛装架;所述下缓冲层包括盛装有水的弹性水垫层;所述盛装架包括四个分别与各所述弹性支撑柱相对应的竖向支撑杆,和连接于相邻竖向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包括处于上方与所述海绵层相对应的上连接杆,和处于下方连接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下端与所述弹性气垫层相对应的下连接杆;所述弹性气垫层的侧面形成有供所述下连接杆匹配卡入的卡槽;所述弹性气垫层包括处于所述卡槽上方的上气垫部,和处于所述卡槽下方向下突出于所述盛装架的下气垫部;所述下气垫部与所述弹性水垫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海绵层包括弹性网袋和多个填充于弹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性强的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电梯井底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对所述轿厢进行缓冲的缓冲架,和对电梯井中坠落物进行缓冲的防护缓冲装置;所述缓冲架包括四个对应分设于电梯井底部四个角落处的弹性支撑柱,和连接于相邻弹性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梁;所述防护缓冲装置包括处于上方的上缓冲层,和处于下方并与上缓冲层之间具有间隙的下缓冲层;所述上缓冲层包括处于上方的弹性网层,处于弹性网层下方的海绵层,处于海绵层下方的弹性气垫层,以及盛装弹性网层、海绵层和弹性气垫层的盛装架;所述下缓冲层包括盛装有水的弹性水垫层;所述盛装架包括四个分别与各所述弹性支撑柱相对应的竖向支撑杆,和连接于相邻竖向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包括处于上方与所述海绵层相对应的上连接杆,和处于下方连接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下端与所述弹性气垫层相对应的下连接杆;所述弹性气垫层的侧面形成有供所述下连接杆匹配卡入的卡槽;所述弹性气垫层包括处于所述卡槽上方的上气垫部,和处于所述卡槽下方向下突出于所述盛装架的下气垫部;所述下气垫部与所述弹性水垫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海绵层包括弹性网袋和多个填充于弹性网袋中的海绵块;所述弹性支撑柱包括固定于电梯井底部的外筒,套设于外筒内并向上伸出的内筒,和张设于内筒下端与外筒内底部之间的支撑弹簧;所述内筒的上部设有供下落到电梯井底部的所述轿厢触发的缓冲开关;所述缓冲开关包括枢接于所述内筒侧壁上并在垂直于电梯井内侧壁的竖直平面内摆动的弯钩和卡柄;所述弯钩处于所述内筒外且包括斜向下朝相应的电梯井内侧壁方向延伸的钩杆部,和朝相应的电梯井内侧壁方向弯曲并向上翘起的钩部;所述卡柄处于所述内筒内并沿所述内筒的内侧壁向下延伸;所述弯钩和卡柄通过带有水平转轴的枢接部件与所述内筒枢接在一起,所述弯钩和卡柄与所述枢接部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钩杆部和卡柄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水平转轴配设有驱动所述卡柄与所述内筒的内侧壁压紧的扭簧,所述内筒形成有容置所述枢接部件并与枢接部件相枢接的枢接孔;所述连接梁连接于所述内筒的上部;所述连接梁包括处于上方的上连接梁,和处于下方的下连接梁;所述上缓冲层配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处于上方的上承载装置,处于下方的下承载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之间的竖向导向杆;所述上承载装置包括平行处于所述上连接梁下方的第一齿条,至少两个一一对应滑动套设于所述竖向导向杆上并与第一齿条相配合的第一齿轮,至少两个一一对应套设于所述竖向导向杆上并向上弹性支撑相应第一齿轮的第一压簧,至少两个一一对应固定所述竖向导向杆上并向上抵顶第一压簧的第一抵顶块,和设于第一齿条一端驱动第一齿条向另一端移动的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齿条具有与所述第一驱动块相对应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驱动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此端所对应的所述弹性支撑柱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齿条配设有承托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相应所述第一压簧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滑动套设与相应所述竖向导向杆上的第一连接套,和由所述第一齿条下方匹配绕至第一齿条上方并与第一齿条相配合滑动的第一滑动套;所述第一齿条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滑动套的外表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回复拉簧;所述第一驱动块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上竖向导向面,处于第一上竖向导向面下方并朝所述第一齿条下方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斜向导向面,和处于第一斜向导向面下方与第一上竖向导向面相平行的第一下竖向导向面;所述第一上竖向导向面形成有竖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北大高科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