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404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领域,包括四个固定钢板、四根支撑钢条以及四根施工钢条,每根支撑钢条均贯穿预设于电梯井壁上的孔洞且一端通过一个固定钢板固定于电梯井外壁上,另一端伸入电梯井内,四根支撑钢条伸入电梯井内的部位共同构成支撑平台,四根施工钢条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口字型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施工人员的木跳板。本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采用多根钢条快速搭建施工平台和支撑平台的结构,可以有效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结构的设计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各种临边、洞口的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电梯井在建筑物内部,是施工过程中安全的薄弱环节,导致电梯井道内容易出现高处坠落的事故,因此建筑物的电梯井防护是当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目前,电梯井内防护及操作平台主要是利用钢管、扣件搭设成井架型钢架,上面是工人的操作平台,下面是作业安全防护,基本上是层层向上搭设。有些项目也用钢管搭设成可移动操作平台。这些方式搭设的电梯井内防护耗资大,成本高,周期长,且井架型架体搭设高度过高,架体容易失稳,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以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包括四个固定钢板、四根支撑钢条以及四根施工钢条,每根支撑钢条均贯穿预设于电梯井壁上的孔洞且一端通过一个固定钢板固定于电梯井外壁上,另一端伸入电梯井内,四根支撑钢条伸入电梯井内的部位共同构成支撑平台,四根施工钢条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口字型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施工人员的木跳板。作为优选的,本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还包括多层预埋于电梯井壁内的PVC管,每层PVC管均包括四根PVC管,四根支撑钢条分别贯穿同一层的四根PVC管的内腔。设置PVC管的目的在于方便孔洞的成型,保证孔洞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支撑平台搭建时的便捷性和搭建后的稳定性。在本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述支撑钢条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材料,只要能实现良好的支撑效果即可。作为优选的,四根支撑钢条均为槽钢。选用槽钢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可以有效保证施工平台的稳定性。在本支撑平台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述槽钢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只要其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支撑强度即可。作为优选的,所述槽钢为Q390C材质。选用Q390C材质的目的在于其既能保证支撑平台的支撑强度,又可以尽可能降低支撑平台的材料成本。在本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述施工钢条可以采用各种钢材,只要其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即可。作为优选的,四根施工钢条均为工字钢。选用工字钢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质量轻强度高,可以有效保证施工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施工平台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述工字钢可以采用各种连接方式连接,只要能形成结构稳定的施工平台即可。作为优选的,四根工字钢焊接连接。采用焊接的目的在于其加工简单方便,且连接稳固牢靠,可以有效保证施工平台的结构稳定性。在本施工平台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述施工平台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连接于支撑平台上,只要能保证连接强度即可。作为优选的,所述施工平台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上。采用螺栓连接的目的在于其操作简单方便,连接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实现施工平台和支撑平台连接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吊耳。设置吊耳的目的在于方便塔吊通过钢绳与施工平台连接;吊耳均匀分布于支撑平台四个角上的目的在于保证施工平台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其在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所述吊耳为U形钢筋,所述U型钢筋开口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支撑平台的四个角上。这样设置吊耳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可就地取材,以降低成本,同时其力学强度高,非常稳定可靠。作为优选的,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长方体形的防护框架。设置防护框架的目的在于限定施工人员的行走或者移动范围,有效防止施工人员从施工平台边缘掉落,从而提高施工平台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采用多根钢条快速搭建施工平台和支撑平台的结构,可以有效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槽钢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汇总:槽钢100;PVC 管 150;钢板200;工字钢300;木跳板400;吊耳500;防护框架6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包括四个固定钢板200、四根支撑钢条以及四根施工钢条,每根支撑钢条均贯穿预设于电梯井壁上的孔洞且一端通过一个固定钢板200固定于电梯井外壁上,另一端伸入电梯井内,四根支撑钢条伸入电梯井内的部位共同构成支撑平台,四根施工钢条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口字型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施工人员的木跳板400。其中,四块固定钢板200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分别为200mm、200mm、6mm,四个固定钢板200通过一块长方形钢板切割而成;所述孔洞有多层,每层有四个孔洞,每层的四个孔洞与四根支撑钢条一一对应;每个孔洞的孔径略大于相应的支撑钢条即可,以避免其过大而影响电梯井壁的结构强度;四个固定钢板200分别垂直焊接于支撑钢条伸出电梯井外壁的一端,所述固定钢板20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与电梯井的外壁上,从而实现支撑钢条的稳定性;每根支撑钢条位于电梯井内的部位的顶部均呈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移动硬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固定钢板、四根支撑钢条以及四根施工钢条,每根支撑钢条均贯穿预设于电梯井壁上的孔洞且一端通过一个固定钢板固定于电梯井外壁上,另一端伸入电梯井内,四根支撑钢条伸入电梯井内的部位共同构成支撑平台,四根施工钢条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口字型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施工人员的木跳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葵夏艳李杰孟琼杨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