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胶带及输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034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输送带输料技术领域。一种组合式胶带,包括:挡边胶带;平型胶带,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下部,并与所述挡边胶带形成料槽;以及吸附组件;其中,所述挡边胶带的两侧和所述平型胶带贴合,且所述吸附组件提供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之间的贴合力,所述贴合力满足输料过程中所述料槽底部的贴合密封。一种输料系统,包括机架、上述的组合式波状挡边输送带、第一滚筒组件、第二滚筒组件以及清洗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垂直提升出渣,也适用于平面输送出渣,其能够通过针对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的设计,实现了二者的分合结构,从而满足了二者的高效清理,并保障清理的彻底性,解决重复提升或渣料坠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胶带及输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送带输料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胶带及输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施工竖井出渣多采用波状挡边皮带机输送。土压式盾构法施工渣料为粘稠状渣土,由于常规波状挡边胶带特殊结构,导致渣料难以卸净,部分渣料粘结在基带底部重复提升或再次落入竖井内,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卸渣和清渣的波状挡边胶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胶带及输料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波形挡边输送带能够实现分合,从而便于实现清渣作业,大大提高传送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胶带,包括:挡边胶带;平型胶带,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下部,并与所述挡边胶带形成料槽;以及吸附组件;其中,所述挡边胶带的两侧和所述平型胶带贴合,且所述吸附组件提供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之间的贴合力,所述贴合力满足输料过程中所述料槽底部的贴合密封。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胶带,优选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磁吸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上、或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的侧部;以及磁性材料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的另一者上、或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另一者的侧部,通过所述磁吸单元与磁性材料单元之间的吸附力提供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之间的贴合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胶带,优选地,所述磁吸单元为永磁铁和电磁铁;所述磁性材料单元为铁片或钢筋网。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胶带,优选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一贴合面,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二者中的其中一者上;和第二贴合面,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二者中的另一者上,并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对应;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之间的结构为以下形式中的任一种:设置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之间的粘扣带;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之间的嵌孔和嵌块;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之间的对接槽和对接条。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胶带,优选地,所述挡边胶带包括:波状挡边;横隔板,其间隔布设在两平行设置的所述波状挡边的之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布设在所述波状挡边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与平型胶带对应的贴合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胶带,优选地,所述挡边胶带还包括连接板,所述横隔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波状挡边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板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胶带,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钢丝绳芯胶带,所述波状挡边与所述支撑板硫化为整体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胶带,优选地,所述横隔板为金属焊接而成或塑料冲压而成,在所述横隔板的非工作面布设有加强筋。一种输料系统,包括:机架;上述的组合式胶带,第一滚筒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挡边胶带匹配传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组件上;第二滚筒组件,所述平型胶带匹配传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组件上,且所述平型胶带与所述挡边胶带的其中一部分区段匹配对应贴合;以及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第一清洗机构和第二清洗机构,且所述第一清洗机构和第二清洗机构分别与所述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对应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输料系统,优选地,在所述平型胶带与所述挡边胶带的贴合区段上对应设置有导料槽和卸料斗;所述第一清洗机构和第二清洗机构包括以下结构形式的至少一种:高压水清洗机构;毛刷清洗机构;高压气体清洗机构;刮板清料机构;以及振动清料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垂直提升出渣,也适用于平面输送出渣,其能够通过针对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的设计,实现了二者的分合结构,从而满足了二者的高效清理,并保障清理的彻底性,解决重复提升或渣料坠落的危险;本申请的输料系统,通过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的匹配输送和分离清理,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设计实现新的突破,并进一步的满足粘稠状渣土的输送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式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挡边胶带、平型胶带、吸附组件的位置结构。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挡边胶带、平型胶带、横隔板的位置关系。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滚筒组件和组合式胶带的布设结构。图中序号:100为机架、101为导料槽、102为卸料斗;200为挡边胶带、201为波状挡边、202为横隔板、203为支撑板、204为连接板;300为平型胶带;400为吸附组件、401为永磁铁;510为第一滚筒组件、520为第二滚筒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胶带,包括挡边胶带200、平型胶带300和吸附组件400;平型胶带300设置在挡边胶带200下部,并与挡边胶带200形成料槽;挡边胶带200的两侧和平型胶带300贴合,且吸附组件400提供挡边胶带200和平型胶带300之间的贴合力,贴合力满足输料过程中料槽底部的贴合密封。对于吸附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具体的设置形式,本申请提供以下几种形式,当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的为:第一种形式为:吸附组件400包括磁吸单元和磁性材料单元,磁吸单元设置在挡边胶带200和平型胶带300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上、或设置在挡边胶带200和平型胶带300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的侧部;磁性材料单元设置在挡边胶带200和平型胶带300的二者中的另一者上、或设置在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的二者中另一者的侧部,通过磁吸单元与磁性材料单元之间的吸附力提供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之间的贴合力。磁吸单元为永磁铁401和电磁铁;磁性材料单元为铁片或钢筋网。上述结构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①通过在挡边胶带200上设置铁片或钢筋网,在平型胶带300内设置永磁铁或电磁铁,从而在二者贴合是具有吸附力,保障二者的贴合;②通过在挡边胶带200上设置铁片或钢筋网,在平型胶带300的下部机架上设置电磁铁或永磁铁,从而能够使得挡边胶带在磁力的作用下与平型胶带贴合;由于挡边胶带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不同的工况条件,其需要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具有贴合段和分开段,因此当采用②的形式时,可以仅在工作区段设置永磁铁或电磁铁,并保障足够的磁场强度,此时,能够保障平型胶带300和挡边胶带200的贴合度,如图3所示,其挡边胶带200下部的机架100上布设有永磁铁401或电磁铁,而且仅仅是在输送物料的贴合区段布设,其他位置由于挡边胶带和平型胶带为分开状态,故无需布设;当使用形式①的结构时,其可以在平型胶带内通长布设永磁铁块,由于平型胶带要做循环运动,故永磁铁块的宽度以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挡边胶带;平型胶带,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下部,并与所述挡边胶带形成料槽;以及吸附组件;其中,所述挡边胶带的两侧和所述平型胶带贴合,且所述吸附组件提供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之间的贴合力,所述贴合力满足输料过程中所述料槽底部的贴合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挡边胶带;平型胶带,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下部,并与所述挡边胶带形成料槽;以及吸附组件;其中,所述挡边胶带的两侧和所述平型胶带贴合,且所述吸附组件提供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之间的贴合力,所述贴合力满足输料过程中所述料槽底部的贴合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磁吸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上、或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的侧部;以及磁性材料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的另一者上、或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的二者中另一者的侧部,通过所述磁吸单元与磁性材料单元之间的吸附力提供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之间的贴合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单元为永磁铁和电磁铁;所述磁性材料单元为铁片或钢筋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一贴合面,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二者中的其中一者上;和第二贴合面,其设置在所述挡边胶带和所述平型胶带二者中的另一者上,并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对应;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之间的结构为以下形式中的任一种:设置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之间的粘扣带;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之间的嵌孔和嵌块;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之间的对接槽和对接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庆华徐会敢宋朋洋宋丹程进明李国栋车新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