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内侧设有直线电缸,直线电缸的滑块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下端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夹块,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夹块,第三支撑板上设有伸缩夹紧单元,底座上设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平台,底座上设有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二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之间设有连接板;开启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带动夹紧在支撑条、第二夹块、第一夹块三者之间的端盖向管材端口移动,对管材进行套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材装置,具体是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
技术介绍
管材是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材也经历了铸铁管、镀锌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的发展历程。如今,PPR管、PVC管、UPVC管等已取代传统的铸铁管、钢管等成为最常用的建筑用管材。这类管材相对于传统的铸铁管、钢管等刚性较弱,特别是在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很容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弯曲。由于这类管材常被用作水管、线管等,需要保持其内腔道的通畅、清洁,防止堵塞。因此,这类管材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在对其进行包装前,需要对其两端进行套盖操作。现有技术在对该类管材进行套盖操作时,往往采用人工手动进行。这不仅费时、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同时,也无法保证套盖的精准度,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管材集中套盖设备,实现管材套盖操作的自动、快速、准确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通过plc控制实现管材套盖操作的自动、快速、准确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内侧设有直线电缸,直线电缸的滑块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下端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一夹块,第二支撑板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二夹块,第三支撑板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伸缩夹紧单元。所述底座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平台紧固连接,第一支撑平台设有第四滑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挡板,对称分布的第一挡板上均设有L型支撑块,L型支撑块内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划条。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挡板。所述底座上通过螺栓紧固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平台紧固连接,第二支撑平台上设有第五滑轨,第二支撑平台上通过螺栓紧固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矩形通孔,连接板下端设有放置板,放置板内侧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一端设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齿条上端设有挡块,挡块穿过矩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滑轨,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滑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设有橡胶块。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夹紧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块、伸缩弹簧、第二支撑块和支撑条,第一支撑块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一支撑块上端设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上端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端一侧设有支撑条。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位于第二夹块下方,支撑条、第二夹块、第一夹块三者与端盖接触点之间呈锐角三角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上端包含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和第三弧形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呈向下倾斜状态,第二支撑平台呈向下倾斜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管材自动套盖机,通过plc控制可实现管材的自动套盖操作,减少人工进行套盖,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在针对与不同的管材在套盖之前对管材与端盖的同轴率进行校对,通过螺栓对校对后装置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极大地提高了套盖的准确率和成功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可对不同型号的管材进行盖套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伸缩夹紧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2的内侧设有直线电缸21,直线电缸21的滑块上设有定位块22,定位块22可通过螺栓紧固在第一支撑座2上;开启直线电缸21,直线电缸21上的滑块带动定位块22移动,实现对定位块22的定位,定位完成后,通过旋合螺栓使定位块22紧固在第一支撑座2上,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定位块22发生偏移。如图3所示,定位块22上设有伸缩气缸3,伸缩气缸3的伸缩杆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31,通过plc控制伸缩气缸的开启,开启伸缩气缸3,伸缩气缸3的伸缩杆带动第一支撑板31移动。第一支撑板31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32,第一支撑板31下端设有第三支撑板33,第一支撑板31上设有第一滑轨311,第二支撑板32上设有第二滑轨321,第三支撑板33上设有第三滑轨331。第一支撑板31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一夹块312,卸下螺栓,第一夹块312可沿着第一滑轨311滑动,第二支撑板32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二夹块322,卸下螺栓,第二夹块322可沿着第二滑轨321滑动,第三支撑板33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伸缩夹紧单元4。如图4所示,伸缩夹紧单元4包括第一支撑块41、伸缩弹簧42、第二支撑块43和支撑条44,第一支撑块4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第三支撑板33上,卸下螺栓,第一支撑块41可沿着第三滑轨331滑动,第一支撑块41上端设有伸缩弹簧42,伸缩弹簧42上端设有第二支撑块43,第二支撑块43上端一侧设有支撑条44;通过伸缩弹簧42舒张,使支撑条44向上挤压,夹紧位于支撑条44、第二夹块322、第一夹块312三者之间端盖。更进一步,支撑条44位于第二夹块322下方,支撑条44、第二夹块322、第一夹块312三者与端盖接触点之间呈锐角三角分布,利用三角夹紧使端盖进一步的夹紧在支撑条44、第二夹块322、第一夹块312三者之间。支撑条44上端包含第一弧形部441、第二弧形部442和第三弧形部443,设有第一弧形部441增加了支撑条44与端盖的接触面积,更进一步的使端盖夹紧在支撑条44、第二夹块322、第一夹块312三者之间;设有第二弧形部442和第三弧形部443便于当外力挤压第二弧形部442和第三弧形部443时,伸缩弹簧42压缩,使支撑条44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板31上设有第一电机313,第一电机313输出端设有第一转轴314,第一转轴314一端设有橡胶块315,处于支撑条44、第二夹块322、第一夹块312三者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2)的内侧设有直线电缸(21),直线电缸(21)的滑块上设有定位块(22);所述定位块(22)上设有伸缩气缸(3),伸缩气缸(3)的伸缩杆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31),第一支撑板(31)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32),第一支撑板(31)下端设有第三支撑板(33);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一夹块(312),第二支撑板(32)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二夹块(322),第三支撑板(33)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伸缩夹紧单元(4);所述底座(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座(5),第二支撑座(5)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平台(51)紧固连接,第一支撑平台(51)设有第四滑轨(52);所述第一支撑平台(5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挡板(6),对称分布的第一挡板(6)上均设有L型支撑块(61),L型支撑块(61)内侧设有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63),第二转轴(63)的一端设有转盘(64),转盘(64)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划条(65);所述第一支撑平台(5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挡板(53);所述底座(1)上通过螺栓紧固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座(7),第三支撑座(7)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平台(71)紧固连接,第二支撑平台(71)上设有第五滑轨(72),第二支撑平台(71)上通过螺栓紧固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挡板(73);所述第一支撑平台(51)与第二支撑平台(71)之间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有矩形通孔(81),连接板(8)下端设有放置板(82),放置板(82)内侧设有第三电机(9),第三电机(9)输出端设有第三转轴(91),第三转轴(91)一端设有外齿轮(92);所述外齿轮(92)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93),齿条(93)上端设有挡块(94),挡块(94)穿过矩形通孔(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plc自动控制管材套盖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2)的内侧设有直线电缸(21),直线电缸(21)的滑块上设有定位块(22);所述定位块(22)上设有伸缩气缸(3),伸缩气缸(3)的伸缩杆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31),第一支撑板(31)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32),第一支撑板(31)下端设有第三支撑板(33);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一夹块(312),第二支撑板(32)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二夹块(322),第三支撑板(33)上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伸缩夹紧单元(4);所述底座(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座(5),第二支撑座(5)之间通过第一支撑平台(51)紧固连接,第一支撑平台(51)设有第四滑轨(52);所述第一支撑平台(5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挡板(6),对称分布的第一挡板(6)上均设有L型支撑块(61),L型支撑块(61)内侧设有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63),第二转轴(63)的一端设有转盘(64),转盘(64)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划条(65);所述第一支撑平台(5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挡板(53);所述底座(1)上通过螺栓紧固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座(7),第三支撑座(7)之间通过第二支撑平台(71)紧固连接,第二支撑平台(71)上设有第五滑轨(72),第二支撑平台(71)上通过螺栓紧固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挡板(73);所述第一支撑平台(51)与第二支撑平台(71)之间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有矩形通孔(81),连接板(8)下端设有放置板(82),放置板(82)内侧设有第三电机(9),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来传,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市金辉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