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踏板,包括并列的多根筒材(2),相邻筒材(2)之间留有间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间隙(3)中设置连接材(4),连接材(4)的长度与间隙(3)的宽度相等,连接材(4)两端部焊接于对应的筒材(2)上将相邻筒材(2)连接成一体;所述筒材(2)的径向截面的顶部中央向上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筒材(2)与连接材(4)直接拼接,不会在筒材(2)的侧面上形成溢水的间隙,可以防止水浸入筒材(2)内,并且制作成本也降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轻金属制或者金属制矮台形状的脚手架(或称脚架台),具体涉及脚手架上的踏板(即作业台面)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矮台形状的脚手架(或称脚架台)常作为工业或家庭施工或清洁时的攀高作业工具。传统的脚手架踏板,可参照日本专利特公平6-84681号公报,该专利方案公开了一种由2根筒材隔开排列,筒材间以平板状的连接材连接构成脚手架踏板。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在船体外面的涂装、修理作业,操作工站在踏板上进行喷砂作业时,踏板的平板状的连接材上会积存砂子、水等。因此,人们又进一步改进,设计出了如附图7所示的脚手架踏板,该脚手架踏板由多根四边筒形的筒材2隔开排列,各筒材2上横向开设贯穿孔,用圆筒管材制成的连接材4经贯通孔贯穿各筒材2,将其相互连接起来;踏板上形成一条条间隙3可用于漏除砂子、水等。上述的附图7示的脚手架踏板,连接材4的连接强度很高,但是筒材2的表面为平面,其上仍会积存砂子、水等,且连接材4和筒材2的贯通孔处一般仅作上下部分的焊接,并不采用全周焊接,这是因为全周焊接极其困难,且花费成本很高。现连接材4和筒材2的贯通孔处仅上下焊接,未封住,使用时,水会从贯通孔流入筒材2的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手架踏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筒材表面易积存砂子、水,筒材内部易进水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手架踏板,包括并列的多根筒材,相邻筒材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各间隙中设置连接材,连接材的长度与间隙的宽度相等,连接材两端部焊接于对应的筒材上将相邻筒材连接成一体;所述筒材的径向截面的顶部中央向上凸起。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筒材的最佳截面形状为:筒材的径向截面的外形为六边形,其左右相对的侧面比其他面长,其顶部为向上凸的圆弧面。这样既可防止砂子和水积压在筒材的顶部,又可提高筒材自身的强度。2、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材的顶面在宽度方向上向一侧下倾或者中间高-->两侧下倾,以防止砂子、水积压在连接材的顶面上。3、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材横截面为I形或C形,由纵部的上下端设横部构成,横部的顶面向外下倾斜;使连接材自身强度好,可采用挤出成型的特截面型材制作。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采用连接材直接连接相邻的筒材,筒材上无需开设贯通孔,可以防止水浸入筒材内。2、由于本技术筒材的径向截面的顶部中央向上凸起,上面不易积压砂及水。3、由于本技术采用连接材与筒材焊接连接,筒材上无需开设贯通孔,制作难度降低,成本也随之降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平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面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的X-X向剖视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连接材的截面形状示意图;附图7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脚手架踏板;2、筒材;2a、顶面;2b、侧面;2c、防滑凹槽;3、间隙;4、连接材;4A、纵部;4B、横部;4a、底面;5、端板;6、焊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5所示,图1是在本实施例船体外面喷砂作业时使用的脚手架上的脚手架踏板1,通常上面可装有扶手部件、吊装部件、车轮等。参见附图1~5所示,该脚手架踏板1,由5根筒材2、8个连接材4及两端板5组成,上述筒材、连接材4和端板5由轻金属或金属等同一种材料制作而成。5根筒材2并列设置,相邻筒材2之间留有间隙3,在各间隙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途部的2处设连接材4,连接材4的长度与间隙3的宽度相等,连接材4两端部焊接于对应的筒材2上将5根筒材2连接成一体。参见附图1、附图3和附图5所示,上述筒材2采用由铝合金一体挤出成-->形的铝型材,其径向截面的外形为六边形,其内孔截面为八边形,其左右相对的侧面2b比其他面长。筒体2的上顶面2a为向上凸起的圆弧面,而下顶面2a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而其内孔中在对应上下顶部2a部位形成上下的平面,这样,筒材2在顶部2a处形成弓状的增厚部位,提高了自身的强度。并且,可在顶部2a的外表面上设多个防滑凹槽2c。上述筒材2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四边形、八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但是其截面的上顶部2a中央必须向上凸起,使上顶部2a处不会积压砂子、水。参见附图4所示,上述连接材4是从一通长的横截面为I形的铝型材上按所需长度切断制成的。该连接材4有着垂直的纵部4A和在纵部4A的上下端连续形成的横部4B,上下各横部4B的顶面4a两侧呈坡度向外向下倾斜,砂子、水不会在这里积滞。连接材4的上下高度约等于筒材2的左右侧面2b的上下长度,其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筒材2的间隙3宽度相等,其左右两端的上下部分与筒材2焊接,形成焊接部6。上述连接材4直接与筒材2的左右侧面2b拼接,并不须在筒材2侧面2b上开贯通孔,所以筒材2侧面2b上不会形成溢水的间隙;并且,连接材4自身形状为无法存放砂、水的形状,所以,脚手架板1整体,可以从上面排出砂子、水。制作时,只要把连接材4的左右两端的上下部分与筒材2焊接就可以了,焊接成本低。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上述端板5,使用铝合金带板,上下高度为正好封住筒材2的内孔,与筒材2的上下部分焊接固定。筒材2的左右侧面2b也可以与端板5焊接,但是在这里只要进行堵缝处理就可以了。当然,端板5的上下高度与筒材2相同也可以,但是这时,上下顶部2a要形成V坡口,保证焊缝不要高于顶部2a。上述筒材2和连接材4都是上下对称形状,可以上下翻转拼装,并且,本实施例脚手架踏板1整体上也是上下对称结构,翻转使用也不会在上面积压砂子、水。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各构件的形状及其各自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最好如附图1~5那样构成。但是,不是说仅限于这些前述实施方式,可以变换构件、构成,变更组合方式。例如,筒材2也可以不是5根,其间的间隙3的尺寸只要保证操作者的脚不会漏下去就可以了。筒材2的长度方向中途部的连接材4的连接处最好有2处以上,但是两端因有端板5,至少有1处就可以。多根筒材2之间的连接材4最好是呈一直线与筒材2相垂直布置,但是-->也可错开布置,或偏向筒材2的长方向也是可以的。筒材2之间的多个间隙3尺寸稍微有点差异也可以,也可以用截面为I形或者C形的型材代替几根筒材2。实施例二:参见附图6所示,一种脚手架踏板1,由5根筒材2、8个连接材4及两端板5组成,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材4采用横截面为C形的型材,有着垂直的纵部4A和在纵部4A的上下端连续形成的横部4B,上下两横部4B的顶面4a向一侧呈坡度向下倾斜形成斜面,砂子、水不会在这里积滞。其它同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手架踏板,包括并列的多根筒材(2),相邻筒材(2)之间留有间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间隙(3)中设置连接材(4),连接材(4)的长度与间隙(3)的宽度相等,连接材(4)两端部焊接于对应的筒材(2)上将相邻筒材(2)连接成一体;所述筒材(2)的径向截面的顶部中央向上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踏板,包括并列的多根筒材(2),相邻筒材(2)之间留有间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间隙(3)中设置连接材(4),连接材(4)的长度与间隙(3)的宽度相等,连接材(4)两端部焊接于对应的筒材(2)上将相邻筒材(2)连接成一体;所述筒材(2)的径向截面的顶部中央向上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材(2)径向截面的外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地清二,桥诘彻,
申请(专利权)人:碧卡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