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内装板
,特指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现有的船用内装板均为折边工艺,基材采用PVC和铝质镀锌板,这种内装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折边工艺有圆角,两块内装板之间无法实现无缝对接;第二、PVC基材表面耐磨性能差,容易磨损,而且易老化变色,影响船内美观;第三、内装板的生产工艺达不到模块化生产安装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独有的连接结构,使得内装板可以随意拼接,组装方便;内装板拼接后无缝隙,美观大方,克服了传统折边工艺存在缝隙的缺陷;所有部件可以标准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拼接损耗;内装板达到船级社低播焰防火要求;内装板内部填充铝蜂窝芯,使得内装板重量轻,其重量是传统的内装板的三分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船舶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种尺寸规格的内装板,每块内装板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凹槽,还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种尺寸规格的内装板,每块内装板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凹槽,还包括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呈“L”型,一端具有第三连接臂,另一端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两块所述内装板之间及内装板与第三连接件之间均可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种尺寸规格的内装板,每块内装板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凹槽,还包括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呈“L”型,一端具有第三连接臂,另一端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两块所述内装板之间及内装板与第三连接件之间均可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L”型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两端均具有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四连接臂与第一凹槽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一凹槽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侧,所述第一凹槽贴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所述第三连接臂及所述第三凹槽均靠近第三连接件夹角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芳增,郭泽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海帕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