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生命体防遗留的告警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汽车安全防护
,尤其涉及车内生命体防遗留的告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儿童、老人、宠物等生命体被遗忘在车内的情形时有发生,当被遗忘后,生命体开始出现呼吸困难、中暑等各种危险状况,进而导致生命体死亡的惨案频繁出现。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为,由驾驶位薄膜垫片开关检测司机去留车内状态,儿童位薄膜垫片开关和红外探头检测儿童去留车内状态,采集的信息经单片机分析是司机离开车且儿童滞留车内的情况时,采取语音报警和电话求救。现有的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为,仅将司机离开作为确定儿童被滞留的判断因素导致判断儿童被滞留的准确性较差,以及导致很多误判断状况的发生,容易造成司机的困扰,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车内生命体防遗留的告警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判断儿童被滞留的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在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车内生命体防遗留的告警方法,包括:根据来自传感器的第一测量信息,判断是否激活告警系统;当激活告警系统后,根据获取到的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和第二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发送告警指令;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车内生命体防遗留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来自传感器的第一测量信息,判断是否激活告警系统;当激活告警系统后,根据获取到的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和第二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发送告警指令;其中,所述测量信息为,用于判断当前非驾驶座位上是否存在生命体的测量信息;所述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包括,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信息、驾驶者是否在驾驶位的信息、非驾驶座侧车门是否开启角度超过预设角度的状态信息和控制车辆门锁关闭的指令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车内生命体防遗留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来自传感器的第一测量信息,判断是否激活告警系统;当激活告警系统后,根据获取到的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和第二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发送告警指令;其中,所述测量信息为,用于判断当前非驾驶座位上是否存在生命体的测量信息;所述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包括,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信息、驾驶者是否在驾驶位的信息、非驾驶座侧车门是否开启角度超过预设角度的状态信息和控制车辆门锁关闭的指令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来自传感器的第一测量信息,判断当前非驾驶座位上是否存在生命体的步骤包括:将获取到的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号值分别与对应的传感器的预设阈值相比较;当至少一个传感器的信号值大于对应的传感器的预设阈值时,确定当前非驾驶座位上存在生命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和第二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发送告警指令的步骤包括:当获取到发动机停机的工作状态信息、驾驶者离开驾驶位的信息、非驾驶座侧车门开启角度超过预设角度的状态信息时,确定车内生命体完成离车操作;当确定车内生命体完成离车操作时,告警系统继续处于激活状态,并不发送告警指令。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和第二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发送告警指令的步骤包括:当获取到发动机停机的工作状态信息、驾驶者离开驾驶位的信息、非驾驶座侧车门开启角度未超过预设角度的状态信息、控制车辆门锁关闭的指令信息,以及第二测量信息为当前非驾驶座位上存在生命体时,告警系统发送告警指令。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用于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完成离车操作的信息和第二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发送告警指令的步骤包括:当获取到发动机停机的工作状态信息、驾驶者离开驾驶位的信息、非驾驶座侧车门开启角度未超过预设角度的状态信息、控制车辆门锁关闭的指令信息,以及第二测量信息为当前非驾驶座位上不存在生命体时,告警系统调整为休眠状态,并不发送告警指令。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驾驶座侧车门内侧设置硬性连接杆,利用所述硬性连接杆获取非驾驶座侧车门是否开启角度超过预设角度的状态信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连接杆一端为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车门内侧靠近车门旋转轴的位置,其另一端为可移动端,所述可移动端经车门旋转轴上的开孔插入车门旋转轴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驾驶座侧车门是否开启角度超过预设角度的判断步骤为,当所述硬性连接杆的移动端处于车门旋转轴内预设范围内时,确定非驾驶座侧车门开启角度超过预设角度。9.车内生命体防遗留的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航,徐晓音,彭渊,沈毅,张峻,柏兵,陆江文,
申请(专利权)人:徐晓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