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148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得到蜂窝单元;在所述蜂窝单元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热熔胶,再在该蜂窝单元其中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覆盖结构蒙皮;将两个粘接有结构蒙皮的蜂窝单元上下层叠放置,使两所述蜂窝单元中另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贴合粘接,得到双层蜂窝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两个蜂窝单元之间以及蜂窝单元与结构蒙皮之间均采用热熔胶进行粘接,其固化成型时间小于5分钟,相较于传统蜂窝板材制作工艺中1小时~2小时的固化时间,本申请生产方法的成型速度更快,可有效地提高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蜂窝板材是一种三维夹层结构,其具有轻质和高强等特点,可广泛使用于航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传统的蜂窝板材仅包括一层蜂窝芯材,其隔音、隔热和隔火的性能较差。为解决传统的蜂窝板材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研制出一种双层蜂窝板。该双层蜂窝板包括两层蜂窝芯材,两层蜂窝芯材之间设置有一层隔板,两层蜂窝芯材的上下面各设有一层面板。现有的双层蜂窝板在制作时,是在蜂窝芯材与隔板、以及蜂窝芯材与面板之间添加一层胶膜,通过胶膜的固化而将隔板、蜂窝芯材以及面板粘接起来。此种制作工艺中胶膜的固化时间较长,导致蜂窝板成型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双层蜂窝板制作工艺中胶膜的固化时间较长,导致蜂窝板成型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得到蜂窝单元;在所述蜂窝单元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热熔胶,再在该蜂窝单元其中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覆盖结构蒙皮;将两个粘接有结构蒙皮的蜂窝单元上下层叠放置,使两所述蜂窝单元中另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贴合粘接,得到双层蜂窝板。优选地,在所述蜂窝单元的制备过程中,取两张超薄蒙皮,先在每张超薄蒙皮的其中一表面涂覆热熔胶,再将两张超薄蒙皮涂有热熔胶的表面分别朝向并覆盖在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以使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优选地,在所述蜂窝芯材与超薄蒙皮粘接过程中,先通过涂胶滚筒分别在两张超薄蒙皮的上表面涂覆热熔胶;在其中一张涂有热熔胶的超薄蒙皮的上表面放置蜂窝芯材,再将另一张涂有热熔胶的超薄蒙皮反扣并覆盖在蜂窝芯材的上表面;将粘接有超薄蒙皮的蜂窝芯材经过多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压制滚筒,以滚压成型得到蜂窝单元。优选地,在蜂窝单元涂胶过程中,将蜂窝单元置于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涂胶滚筒中,经滚压涂覆,以使蜂窝单元的上下表面均涂有热熔胶。优选地,在所述双层蜂窝板的成型过程中,取两个粘接有结构蒙皮的蜂窝单元上下层叠放置后,经热压成型,以使两个蜂窝单元贴合粘接,得到双层蜂窝板。优选地,在所述双层蜂窝板的成型过程中,将两个蜂窝单元上下层叠放置后,再经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加热排气滚筒的滚压,热压成型为双层蜂窝板。优选地,在热压成型过程中,压力值为0.1Mpa~0.3Mpa。优选地,在所述蜂窝单元制备之前还包括超薄蒙皮的制作,所述超薄蒙皮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用于制备超薄蒙皮的复合材料和成型模具,通过真空压力使复合材料固定在成型模具上,再经加热,固化成型得到超薄蒙皮。优选地,所述超薄蒙皮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结构蒙皮的厚度为1mm~2mm。优选地,所述超薄蒙皮与所述结构蒙皮的厚度比在1:10以下。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两个蜂窝单元之间以及蜂窝单元与结构蒙皮之间均采用热熔胶进行粘接,其固化成型时间小于5分钟,相较于传统蜂窝板材制作工艺中1小时~2小时固化时间,本申请生产方法的成型速度更快,可有效地提高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双层蜂窝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中超薄蒙皮的制作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中蜂窝单元的制备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中蜂窝单元涂胶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中双层蜂窝板热压成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双层蜂窝板;11、结构蒙皮;12、蜂窝单元;121、蜂窝芯材;122、超薄蒙皮;2、复合材料;3、成型模具;4、真空加压袋;5、密封胶条;6、涂胶滚筒;7、压制滚筒;8、加热排气滚筒。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可用于高效地加工双层蜂窝板。为后续描述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双层蜂窝板的结构。参阅图1和图2,双层蜂窝板1包括两层结构蒙皮11和设置在两层结构蒙皮11之间的两个蜂窝单元12。两个蜂窝单元12上下层叠设置,每个蜂窝单元12均包括蜂窝芯材121和两层超薄蒙皮122,两层超薄蒙皮122分别设置在蜂窝芯材121的上下表面。其中,超薄蒙皮122的厚度为0.1mm~0.2mm,结构蒙皮11的厚度为1mm~2mm。具体地,蜂窝芯材121包括若干个与超薄蒙皮122相垂直的空腔,若干个空腔之间相互独立。当声音传递至蜂窝单元12时,会在蜂窝芯材121的各个空腔内往返振动,以造成较大的声能损耗;同时对于特定频率的声波,蜂窝芯材121的腔室会造成声波的衍射现象,使声波的能量发散,达到降噪效果;此外蜂窝芯材121中的空腔可以阻止空气的流动,使热量传递受到较大的阻碍,以起到隔热隔火的作用。进一步地,对于双层蜂窝板1,两个蜂窝单元12上下层叠设置可使空气流动的路径变长,并增加了热量传输的层数,从而提高双层蜂窝板1隔热隔火的效果。同时当声音传递至双层蜂窝板1时,声能的耗损更大,以使双层蜂窝板1隔音效果加强。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在蜂窝芯材121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122,得到蜂窝单元12;S20:在蜂窝单元12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热熔胶,再在该蜂窝单元12其中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覆盖结构蒙皮11;S30:将两个粘接有结构蒙皮11的蜂窝单元12上下层叠放置,使两蜂窝单元12中另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贴合粘接,得到双层蜂窝板1。对于本申请的双层蜂窝板1的生产方法,两个蜂窝单元12之间以及蜂窝单元12与结构蒙皮11之间均采用热熔胶进行粘接,其固化成型时间小于5分钟,相较于传统蜂窝板材制作工艺中1小时~2小时固化时间,本申请生产方法的成型速度更快,可有效地提高双层蜂窝板1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双层蜂窝板1的生产方法中,在步骤S10之前还包括超薄蒙皮122的制作。超薄蒙皮122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用于制备超薄蒙皮122的复合材料2和成型模具3;将复合材料2铺设在成型模具3上,再将成型模具3置于真空加压袋4中,在复合材料2的周侧使用密封胶条5密封,从而通过真空压力将复合材料2固定在成型模具3上;再将复合材料2通过烤箱加热,以固化成型为超薄蒙皮122。参阅图5,在步骤S10的蜂窝单元12的制备过程中,取两张超薄蒙皮122,先在每张超薄蒙皮122的其中一表面涂覆热熔胶,再将两张超薄蒙皮122涂有热熔胶的表面分别朝向并覆盖在蜂窝芯材121的上下表面,以使蜂窝芯材121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122。具体地,在蜂窝芯材121与超薄蒙皮122粘接过程中,先通过涂胶滚筒分别在张超薄蒙皮122的上表面涂覆热熔胶。涂胶具体操作为:先将超薄蒙皮122放入单面涂胶机,再使涂胶滚筒6逐渐滚压超薄蒙皮122的上表面,从而使超薄蒙皮122的上表面均匀地涂覆热熔胶。两张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得到蜂窝单元;在所述蜂窝单元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热熔胶,再在该蜂窝单元其中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覆盖结构蒙皮;将两个粘接有结构蒙皮的蜂窝单元上下层叠放置,使两所述蜂窝单元中另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贴合粘接,得到双层蜂窝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得到蜂窝单元;在所述蜂窝单元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热熔胶,再在该蜂窝单元其中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覆盖结构蒙皮;将两个粘接有结构蒙皮的蜂窝单元上下层叠放置,使两所述蜂窝单元中另一涂覆有热熔胶的表面贴合粘接,得到双层蜂窝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蜂窝单元的制备过程中,取两张超薄蒙皮,先在每张超薄蒙皮的其中一表面涂覆热熔胶,再将两张超薄蒙皮涂有热熔胶的表面分别朝向并覆盖在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以使蜂窝芯材的上下表面分别粘接超薄蒙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蜂窝芯材与超薄蒙皮粘接过程中,先通过涂胶滚筒分别在两张超薄蒙皮的上表面涂覆热熔胶;在其中一张涂有热熔胶的超薄蒙皮的上表面放置蜂窝芯材,再将另一张涂有热熔胶的超薄蒙皮反扣并覆盖在蜂窝芯材的上表面;将粘接有超薄蒙皮的蜂窝芯材经过多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压制滚筒,以滚压成型得到蜂窝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蜂窝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蜂窝单元涂胶过程中,将蜂窝单元置于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涂胶滚筒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鸿生张琼田宇李任戈俞麒峰冯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苏州云逸航空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