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98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包括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微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和供电模块均与微控制器连接,头部组件与机身本体可转动连接,位置检测器安装在机身本体上,微控制器控制头部组件转动;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IGBT管、第一电感、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容、单向可控硅、第九二极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intelligent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fuselage body, a head component, a position detector, an image recognizer, a microcontroller and a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fuselage body, a head component, a position detector, an image recognizer and a power supply module are all connected with a microcontroller. The head component and the fuselage body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position detector is installed on the fuselage body and the microcontroller is installed on the fuselage body.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includes the first diode, the second diode, the third diode, the fourth diode, the first capacitor, the first IGBT tube, the first inductor, the fifth diode, the sixth diode, the first resistor, the second capacitor, the one-way thyristor, the ninth diode, the second IGBT tube, the third IGBT tube, the fourth IGBT tube, the fifth IGBT tube, the seventh diode, and so on. The eighth diode and voltage output terminal. The circuit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cost is low, the maintenance is convenient, and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ircuit are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机器人可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执行的是取代或是协助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制造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研究不断深入,智能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多,更加人性化的机器人将逐渐会成为机器人界的宠儿。人们希望机器人能够更加人性化,尤其是希望机器人能够在与人类的交互中更加贴近“人”的特征。传统智能机器人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智能机器人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智能机器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机器人,包括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微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所述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头部组件与所述机身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器安装在所述机身本体上、用于检测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头部组件转动,使所述头部组件面向所述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所述图像识别器采集并识别所述交互对象的人脸区域,并根据人脸图像调整所述头部组件的转动角度;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IGBT管、第一电感、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容、单向可控硅、第九二极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单向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的阴极均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和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和第五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八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型号为S-103T。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90pF。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360pF。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十二极管,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的型号为E-15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机器人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电容值为450pF。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微控制器和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IGBT管、第一电感、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容、单向可控硅、第九二极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该供电模块相对于传统智能机器人的供电部分,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九二极管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机器人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智能机器人实施例中,该智能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智能机器人包括机身本体1、头部组件2、位置检测器3、图像识别器4、微控制器5和供电模块6,其中,机身本体1、头部组件2、位置检测器3、图像识别器4和供电模块6均与微控制器5连接,头部组件2与机身本体1可转动连接,位置检测器3安装在机身本体1上、用于检测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也就是用于检测交互对象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交互对象相对该智能机器人的距离和/或交互对象相对智能机器人的方位。位置检测器3可以是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是通过距离测量、相对方位角度来实现定位的位置检测器。一般的,可以通过多个传感器组合的方式来实现上述距离、方位角度的检测。其工作过程为:多个位置检测器3同时发出位置检测信号,到达被测物后位置检测信号反射,位置检测器3在接收到位置检测信号后记录位置检测信号的往返时间,根据位置检测信号的传播速度计算得到被测物的位置信息,与此同时,根据多个距离传感器的距离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获得被检测物的方位。微控制器5控制头部组件2转动,使头部组件2面向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图像识别器4采集并识别交互对象的人脸区域,并根据人脸图像调整头部组件2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单片机。在机身本体1上设置有麦克风阵列(MIC阵列),MIC阵列是一组位于空间不同位置的全向麦克风按一定的形状规则布置形成的阵列,是对空间传播声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微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所述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头部组件与所述机身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器安装在所述机身本体上、用于检测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头部组件转动,使所述头部组件面向所述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所述图像识别器采集并识别所述交互对象的人脸区域,并根据人脸图像调整所述头部组件的转动角度;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IGBT管、第一电感、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容、单向可控硅、第九二极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单向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的阴极均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和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和第五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八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型号为S‑103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微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所述机身本体、头部组件、位置检测器、图像识别器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头部组件与所述机身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器安装在所述机身本体上、用于检测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头部组件转动,使所述头部组件面向所述交互对象所在的方位,所述图像识别器采集并识别所述交互对象的人脸区域,并根据人脸图像调整所述头部组件的转动角度;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IGBT管、第一电感、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容、单向可控硅、第九二极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单向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的阴极均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阳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越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