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89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属于管材加工处理技术领域。生产线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上下料系统与接管加工成形系统;上下料系统包括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管段上下料单元包括长管上料单元,及将上料的长管料裁切成管段的无屑旋切单元;加工成形系统包括对管段的至少一个端部进行管端处理的管端处理单元,及对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进行冲孔处理的冲孔单元;机架上安装有移料系统,用于将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所裁切出的管段交替地移送给管端处理单元,及将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移送给冲孔单元。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且有效的提高了其生产效率与灵活,可广泛地应用于空调、汽车等制造技术领域。

A Production Line for Manufacturing S-Nozz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duction line for manufacturing S nozzle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pe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The production line includes the rack and the fee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rack and the nozzle processing and forming system; the fee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includes the feeding and unloading unit of the pipe section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more than two routes; the feeding and unloading unit of the pipe section includes the feeding unit of the long pipe, and the chip-free rotary cutting unit of cutting the long pipe section with the feeding material; and the processing and forming system includes the processing of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pipe section. The pipe end processing unit and the punching unit for punching the treated pipe section; the rack is equipped with a material transfer system for alternately transferring the cut pipe sections from the two or more side-by-side feeding and unloading units to the pipe end processing unit, and transferring the treated pipe sections to the punching unit. The production line has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i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air conditioning, automobile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件加工成形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四通阀作为制冷设备的主要元件,用于控制热循环与制冷循环间的切换,具有E接管、S接管及C接管,具体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1324277A及公告号为CN201391635Y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四通阀,如其附图所示,为位于E接管与C接管之间的S管上接有旁支管,因此,在制造S接管时,需对其进行冲孔处理;此外,如公告号为CN201391635Y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S接管,其外端部为扩口端,因此在制造过程中,还需对其管端部进行扩口、缩口等管端处理。在制造前述结构的S接管时,通常需采用裁切装置将长管料裁切成定长管段,再将这些定长管段搬运至管段处理单元上进行上料以按照预定结构对其端部进行管端处理,接着将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移送至冲孔装置上进行冲孔处理,整个处理过程自动化程度偏低,加工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线,以提高S接管生产制造自动化程度的同时,提高其生产制造效率。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线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上下料系统与接管加工成形系统;上下料系统包括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管段上下料单元包括长管上料单元,及将上料的长管料裁切成管段的无屑旋切单元;加工成形系统包括对管段的至少一个端部进行管端处理的管端处理单元,及对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进行冲孔处理的冲孔单元;机架上安装有移料系统,用于将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所裁切出的管段交替地移送给管端处理单元,及将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移送给冲孔单元。通过在上下料系统中设置无屑旋切单元,以将长管料裁切成预定长度且净洁的短管段,有效地减少切屑产生,而保持生产环境的洁净,在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的同时,可实时根据生产工况而调整短管段的预定长度,有效地提高了该生产线的灵活度;通过采用两组以上的管段上下料单元并行地与单套加工成形系统配合,可有效地匹配供料系统与加工成形系统间加工速率的差异,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移管系统的配合,以在各单元间建立自动化衔接,减少人工搬运等工序,有效地提高了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具体的方案为移料系统包括步进分料单元,用于将无屑旋切单元裁切出的管段移送给步进分料单元的第一移管机械手单元,第二移管机械手单元,及用于将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传送给冲孔单元的冲孔上料单元;第二移管机械手单元用于将步进分料单元上的管段依序传送给管端处理单元与冲孔上料单元。通过分立设置的步进分料单元、机械手单元与冲孔上料单元间的配合,以更好地向加工成形系统交替地供料。更具体的方案为步进分料单元包括固定槽座、移位槽座及步进驱动单元;固定槽座上设有三个以上的定位托料槽,三个以上的定位托料槽沿移料方向以第一间距等间距布置,移位槽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移位托料槽,两个以上的移位托料槽沿移料方向以第一间距等间距布置,移位托料槽的数量比定位托料槽少一个;步进驱动单元包括用于驱动移位槽座相对固定槽座升降移动的升降驱动单元与沿移料方向往复移动的行进驱动单元。将步进分料单元设置成前述结构,以通过固定槽座与移位槽座上托料槽的位置匹配,而在步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使被放置于托料槽上的工件能够按序地朝前步进式移动,将该步进分料装置用于生产线上时,能够更好地使供料系统与加工成形系统在加工时间上匹配的同时,便于实现交替地将各无屑旋切单元所产生的管段供给至管端处理单元。进一步的方案为固定槽座包括两块中间槽板,移位槽座包括位于两块中间槽板两侧上的侧槽板,槽板的长度方向均沿移料方向布置,槽板的表面沿垂向布置,设于槽板上侧面上的V型定位槽构成托料槽的部分;行进驱动单元包括滑板座及用于驱动滑板座沿移料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可沿垂向移动地安装在滑板座上的升降板及用于驱动升降板沿垂向升降的驱动装置,移位槽座安装在升降板上。将槽座设置成由两块以上的槽板组成,以为工件提供两点以上支撑的同时,在槽板之间能形成夹料爪间隙,以便于夹料爪将管段放置于托料槽上及从托料槽上抓取管段。优选的方案为在移料行进的方向上,最后一个定位托料槽的侧旁设有用于对该定位托料槽上的管段进行定位的管段定位机构,管段定位机构包括设于一个槽侧的定位杆及设于另一个槽侧的推料杆。通过在最后一个托料槽侧旁设置管段定位机构,利用该定位托料槽充当定位机构上的托料槽,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第一移管机械手单元包括安装座,相距第一间距地安装在安装座上的两个以上的夹料爪,受移送驱动装置驱动而沿移料方向移动的第一移送滑座,驱动安装座相对第一移送滑座升降的升降机构,及驱动安装座相对第一移送滑座绕垂向轴转动的旋转机构;相邻两个无屑旋切单元的旋转主轴的轴线间距等于第一间距,无屑旋切单元、夹料爪的数量及移位托料槽的数量相等;旋转主轴的轴向平行于移料方向,且垂直于管端处理单元的主轴轴向。基于前述结构设计的机械手及各功能单元之间及内部的尺寸配置,可使第一移送机械手单元能够一次性地将两个以上的旋切单元裁切出的管段一次性的搬运至步进单元上,并在步进单元上一次性地进行依序排布。将机头的旋转主轴轴向设置成与无屑旋切主轴的轴向相垂直,有效地优化整体结构的布局。更优选的方案为第二移管机械手单元包括受移送驱动装置驱动而可沿移料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步移送滑座,及固设在同步移送滑座上的多个机械手;机械手的数量比管端处理单元的数量多一个;机械手包括夹料爪,固设在同步移送滑座上的安装座,及驱动夹料爪相对安装座升降的升降机构;第一移送滑座可沿移料方向移动地安装在同步移送滑座上,且二者间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移送滑座相对同步移送滑座移动的补充移送驱动装置。可通过移送驱动装置对同步移送滑座的驱动而使第一移送机械手单元与第二移送机械手单元同步动作,并基于补充移送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送滑座相对同步移送滑座的移动,而适配无屑旋切单元与步进分料单元间的位置间距,更好地匹配不同安装间距。再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冲孔单元包括冲针、冲孔模芯及将套装在冲孔模芯上的管件推出的卸料机构;冲孔上料单元包括传送带,位于传送带的出料口侧且用于承接由带传送出的管段的固定接料槽,槽长方向平行于固定接料槽的移动料槽,在槽长方向上位于移动料槽与冲孔模芯之间的导向滚轮,及位于固定接料槽背离移动料槽一侧推料机构;导向滚轮的轮槽与固定接料槽相对准;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板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推料板将位于固定接料槽内的管段依序推过移动料槽与导向滚轮,以使该管段套装在冲孔模芯上;移动料槽受切换装置的驱动,以沿垂直于槽长方向的方向,在同步地对准固定接料槽与导向滚轮的对接位置和避让从冲孔模芯上卸料推出的管段的卸料避让位置间往复移动。通过移动料槽在对接位置与卸料避让位置间往复移动而实现对冲孔模芯上料,以在卸料过程,管件从导向滚轮与固定接料槽之间的位置掉落进集料装置中,使整体结构紧凑。更优选的方案为在传送带的进料口两侧旁设有吹气清洁机构,吹气清洁机构包括设于一侧旁的吹气管及设于另一侧旁的收集管;在固定接料槽上固设有用于检测其槽内是否有管段的有料检测传感器。利用清洁机构能够很好地对管件中余留的废液以吹气的方式进行清洁处理,并从收集管导出。进一步的方案为卸料机构构成管端定位机构,用于对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上下料系统与接管加工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系统包括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所述管段上下料单元包括长管上料单元,及将上料的长管料裁切成所述管段的无屑旋切单元;所述加工成形系统包括对所述管段的至少一个端部进行管端处理的管端处理单元,及对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进行冲孔处理的冲孔单元;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移料系统,用于将所述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所裁切出的管段交替地移送给所述管端处理单元,及将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移送给所述冲孔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S接管的生产线,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上下料系统与接管加工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系统包括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所述管段上下料单元包括长管上料单元,及将上料的长管料裁切成所述管段的无屑旋切单元;所述加工成形系统包括对所述管段的至少一个端部进行管端处理的管端处理单元,及对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进行冲孔处理的冲孔单元;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移料系统,用于将所述两路以上并排布置的管段上下料单元所裁切出的管段交替地移送给所述管端处理单元,及将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移送给所述冲孔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系统包括步进分料单元,用于将所述无屑旋切单元裁切出的管段移送给所述步进分料单元的第一移管机械手单元,第二移管机械手单元,及用于将经管端处理后的管段传送给所述冲孔单元的冲孔上料单元;所述第二移管机械手单元用于将所述步进分料单元上的管段依序传送给所述管端处理单元与所述冲孔上料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分料单元包括固定槽座、移位槽座及步进驱动单元;所述固定槽座上设有三个以上的定位托料槽,所述三个以上的定位托料槽沿移料方向以第一间距等间距布置,所述移位槽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移位托料槽,所述两个以上的移位托料槽沿所述移料方向以所述第一间距等间距布置,所述移位托料槽的数量比所述定位托料槽少一个;所述步进驱动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移位槽座相对所述固定槽座升降移动的升降驱动单元与沿所述移料方向往复移动的行进驱动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座包括两块中间槽板,所述移位槽座包括位于所述两块中间槽板两侧上的侧槽板,槽板的长度方向均沿所述移料方向布置,槽板的表面沿垂向布置,设于槽板上侧面上的V型定位槽构成托料槽的部分;所述行进驱动单元包括滑板座及用于驱动所述滑板座沿所述移料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可沿垂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板座上的升降板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沿垂向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移位槽座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移料行进的方向上,最后一个定位托料槽的侧旁设有用于对该定位托料槽上的管段进行定位的管段定位机构,所述管段定位机构包括设于一个槽侧的定位杆及设于另一个槽侧的推料杆。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段冰黄中龙潘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