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42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通过体外转流管建立的临时供血通道,可以简单对主动脉弓行覆膜支架覆盖时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颅内血管的临时供血,待覆膜支架开窗分支重建后,恢复原来血流。该体外转流的方法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不需阻断颈内动脉,不需中断颅内血流,很少引起斑块脱落,不影响手术操作及患者中风发生率较低。

Intracranial bypass device between aorta and 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intracranial bypass between aorta and 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temporary blood supply channel established by the device of the aorta and 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tracranial shunt through the external shunt tube can simply provide the temporary blood supply of 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intracranial vessels when the aortic arch is covered with covered stent, and the original blood flow can be restored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indowing branch of the covered stent. The method of extracorporeal bypass is simple, less traumatic, does not need to block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oes not need to interrupt intracranial blood flow, rarely causes plaque exfoli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oper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in patients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与工学交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时的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技术难度大,对术者和手术室的要求较高,推广应用受限,但该技术需要全身麻醉下行旁路移植,手术风险相对较单纯内科腔内治疗要大,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相对较多。近年来,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改变了该疾病治疗的状况,其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一些患者中,由于主动脉弓部解剖的复杂性、脑卒中的高风险,使得弓部病变的处理成为目前血管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主动脉弓解剖形态复杂,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存在不同程度扭曲,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扭曲还在不断变化,不仅增加了准确测量主动脉弓横截面直径的难度和腔内治疗时支架精确释放的难度,也导致了支架有效锚定时需要更长的锚定区。而弓上分支血管提供上肢尤其是头颈部血液供应,限制了锚定区的随意上移,也为处理弓部病变时的技术操作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其分支的变异更加重了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鞘管,所述第一鞘管能够通过右侧颈总动脉植入升主动脉根部靠近心脏瓣膜处,所述第一鞘管的尾端朝向右侧颈内动脉方向;一第二鞘管,所述第二鞘管能够植入右侧颈内动脉的远端,所述第二鞘管的尾端朝向所述右侧颈总动脉方向,且与所述第一鞘管连通;一第三鞘管,所述第二鞘管能够通过左侧颈总动脉植入近心端的主动脉弓处,所述第三鞘管的尾端朝向左侧颈内动脉方向,且能够与所述第二鞘管连通;一第四鞘管,所述第四鞘管插入所述第一鞘管的尾端,所述第四鞘管的尾端远离所述第一鞘管,所述第四鞘管与所述第一鞘管连通,且与所述第三鞘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鞘管,所述第一鞘管能够通过右侧颈总动脉植入升主动脉根部靠近心脏瓣膜处,所述第一鞘管的尾端朝向右侧颈内动脉方向;一第二鞘管,所述第二鞘管能够植入右侧颈内动脉的远端,所述第二鞘管的尾端朝向所述右侧颈总动脉方向,且与所述第一鞘管连通;一第三鞘管,所述第二鞘管能够通过左侧颈总动脉植入近心端的主动脉弓处,所述第三鞘管的尾端朝向左侧颈内动脉方向,且能够与所述第二鞘管连通;一第四鞘管,所述第四鞘管插入所述第一鞘管的尾端,所述第四鞘管的尾端远离所述第一鞘管,所述第四鞘管与所述第一鞘管连通,且与所述第三鞘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转流管、一第二转流管及一第三转流管,所述第一转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鞘管的尾端的支管及所述第二鞘管的尾端的支管,以使所述第一鞘管与所述第二鞘管连通;所述第二转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鞘管的尾端的支管及所述第三鞘管的尾端的支管,以使所述第二鞘管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信武秦金保李维敏张省殷敏毅叶开创刘晓兵赵振刘光施慧华崔超毅彭智猷杨心蕊黄新天陆民蒋米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