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037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由环形检测单元,钢丝线垂和安装支架组成。钢丝线垂由井道顶层放至底坑,穿过环形检测单元中心。环形检测单元通过安装支架连接于作业平台。所述环形检测单元由接近式传感器,步进电机,小齿轮,空心回转支承组成。安装支架连接空心回转支承外圈,空心回转支承内圈顶面装配有接近式传感器与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输出轴安装小齿轮,小齿轮与作为大齿轮的空心回转支承外圈啮合。它可以检测作业平台与钢丝线垂x、y方向距离偏差,绕x轴、y轴、z轴角度偏差,实现作业平台相对两垂直基准线的三维位置检测,为电梯导轨作业平台姿态调整提供数据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导轨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通电梯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房地产行业的高速运行和城镇化进程推进速度的加快,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国和销售国,每年新增电梯约50万台,加之约550万台基数的老旧电梯改造,电梯安装市场容量巨大。电梯导轨不但控制电梯轿厢和对重的运行轨迹,而且也是轿厢发生意外超速时,电梯紧急刹车的坚固支撑。所以电梯导轨是涉及电梯运行质量和电梯安全的重要部件。电梯运行质量的好坏,与电梯安装质量息息相关。电梯安装质量的好坏,与导轨安装质量相关。目前电梯导轨安装方法为:将8条线垂由井道顶部放至底坑,组成的垂直基准线,通过校规等工具对导轨进行定位安装。但在安装过程中,测量误差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测量、调整、定位程序复杂,效率较低。在三维测量领域,目前应用较多的三维坐标测量仪,但不适用井道工况且成本高。因此有了本申请文件中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导轨作业平台位置检测装置,它可以检测作业平台与钢丝线垂x、y方向距离偏差,绕x轴、y轴、z轴角度偏差,实现作业平台相对两垂直基准线的三维位置检测。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作业平台,还包括三个环形检测单元、两根钢丝线垂和三个安装支架;所述作业平台设置在电梯的井道内;所述作业平台一侧面中间上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支架,该侧面相对面的中间下端设置有另一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均设置有环形检测单元;所述钢丝线垂上端固定,并悬空穿过环形检测单元中心设置于井道底坑,两钢丝线垂的垂线构成作业平台安装的定位基准;所述环形检测单元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作业平台径向距离的接近式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检测单元包括接近式传感器、空心回转支承、步进电机和小齿轮;所述空心回转支承内圈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接近式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的安装板;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与空心回转支承外圈啮合的小齿轮。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回转支承外圈底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接近式传感器上设置的检测探头在导轨安装无偏差的情况下与钢丝线垂径向距离的范围为3mm~1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装置为电梯导轨作业平台姿态调整提供数据基础。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环形检测单元,一个传感器即可实现二维平面相对位置检测,避免了多个接近传感单元的相互干扰。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环形检测单元三角布置,可实现三维空间相对位置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环形检测单元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x方向位置偏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y方向位置偏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绕x轴角度偏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绕y轴角度偏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绕z轴角度偏差示意图。图中:1、钢丝线垂;2、环形检测单元;3、安装支架;4、作业平台;21、空心回转支承;22、接近式传感器;23、步进电机;24、小齿轮;25、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作业平台4,还包括三个环形检测单元2、两根钢丝线垂1和三个安装支架3;所述作业平台4设置在电梯的井道内;所述作业平台4一侧面中间上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支架3,该侧面相对面的中间下端设置有另一个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上均设置有环形检测单元2;两钢丝线垂1上端固定,并悬空穿过环形检测单元2中心设置于井道底坑,两钢丝线垂1的垂线构成作业平台4安装的定位基准;所述环形检测单元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作业平台4径向距离的接近式传感器22。优选的,所述环形检测单元2包括接近式传感器22、空心回转支承21、步进电机23和小齿轮24;所述空心回转支承21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接近式传感器22和步进电机23的安装板25;所述步进电机23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与空心回转支承21外圈啮合的小齿轮24。优选的,所述空心回转支承21外圈底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支架3上。优选的,所述接近式传感器22上设置的检测探头在导轨安装无偏差的情况下与钢丝线垂1径向距离的范围为3mm~15mm。本技术具体实用时:三个环形检测单元2通过安装支架3布置于作业平台的两侧,所述环形检测单元2的空心回转支承21外圈装配在安装支架上,空心回转支承21的内圈顶面设置的安装板25上装配有接近式传感器22与步进电机23,步进电机23输出轴安装小齿轮24,小齿轮24与作为大齿轮的空心回转支承21外圈啮合。具体检测方法为:首先,根据电梯井道布置要求,将两个钢丝线垂1由井道顶部并悬至于底坑,两钢丝线垂1作为作业平台4定位的基准,作业平台4调整自身的姿态,使钢丝线垂1穿过环形测量单元2中孔,其中一根钢丝线垂1穿过作业平台4一侧的两个环形检测单元2,另一根钢丝线垂1穿过作业平台4另一侧的一个环形检测单元2;其次,作业平台4在作业过程中沿已安装导轨上行,已安装导轨安装误差与运行偏差存在累积,使得环形检测单元2中孔与钢丝线垂1不同心;再次,接近式传感器22通过由步进电机23带动小齿轮24啮合空心回转支承21外圈的大齿轮并随空心回转支承21中心做环形运动,根据接近式传感器22的检测探头与钢丝线垂1径向距离,就能得到二维平面的相对位置偏差;最后,利用三个接近式传感器22检测到的二维数据,分析得到作业平台4相对两垂直基准线的三维位置偏差。作业平台4与钢丝线垂1x距离偏差如图5中dx1、dx2得到、y方向距离偏差如图6中dy1、dy2得到,绕x轴角度偏差可由图7中的dy1,dy2通过三角形计算得到、绕y轴角度偏差可由图8中的dx1、dx2、dx3通过三角形计算得到、绕z轴角度偏差可由图9中的dx1、dy1、dx2、dy2通过三角形计算转换得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作业平台(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环形检测单元(2)、两根钢丝线垂(1)和三个安装支架(3);所述作业平台(4)设置在电梯的井道内;所述作业平台(4)一侧面中部上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支架(3),该侧面相对面的中部下端设置有另一个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上均设置有环形检测单元(2);所述钢丝线垂(1)上端固定,并穿过环形检测单元(2)中孔后悬至井道底坑,作业平台(4)两侧设置的两钢丝线垂(1)的垂线构成用于作业平台(4)安装的定位基准;所述环形检测单元(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作业平台(4)径向距离的接近式传感器(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作业平台(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环形检测单元(2)、两根钢丝线垂(1)和三个安装支架(3);所述作业平台(4)设置在电梯的井道内;所述作业平台(4)一侧面中部上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支架(3),该侧面相对面的中部下端设置有另一个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上均设置有环形检测单元(2);所述钢丝线垂(1)上端固定,并穿过环形检测单元(2)中孔后悬至井道底坑,作业平台(4)两侧设置的两钢丝线垂(1)的垂线构成用于作业平台(4)安装的定位基准;所述环形检测单元(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作业平台(4)径向距离的接近式传感器(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安装平台相对位置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一凡莫虎左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