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031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1:19
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焊接板、连接板、壳体、激光发射器、遥控开关器、刻度板等;焊接板的侧面与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中部和检测装置外壳的顶部通过螺丝连接;电池盒和遥控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电池安装在电池盒内;金属导电片和金属导电弹片固定在电池盒的上部和下部且与电池的上部、下部接触;金属导电片通过第一导线与遥控电路板相连接,金属导电弹片通过第二导线与遥控电路板相连接;激光发射器固定在壳体的底部,激光发射器的正极通过第三导线与遥控电路板相连接,激光发射器的负极通过第四导线与遥控电路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型钢斜柱发生位移时能够及时发现,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型钢斜柱安装高度高、倾斜角度大、技术难度高、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型钢斜柱安装要做好位移检测,但不可能对型钢斜柱各部位都设点观测,这就需要因工程而异,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通过分析,结合型钢斜柱位移变形的计算结果,找出型钢斜柱在安装过程中,导致型钢斜柱产生位移的关键部位和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合理地定出必要的检测点加以控制。本工程属于大型公共建筑,结构形式尺寸多变为异型结构,大量使用型钢斜柱。型钢斜柱安装高度高,下部支撑架体密集,为位移检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用传统方法,在位移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难以布置相应的检测点,且由于支撑架体密集,影响检测所用光学仪器的视线,无法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因此,能有一种简单直观的检测方法成了必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型钢斜柱发生位移不能及时发现,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问题,而提供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其中:包括焊接板、连接板、螺丝、壳体、电池盒、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焊接板(1)、连接板(2)、螺丝(3)、壳体(4)、电池盒(5)、五号电池(6)、遥控电路板(7)、金属导电片(8)、金属导电弹片(9)、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11)、第三导线(12)、第四导线(13)、激光发射器(14)、遥控开关器(15)、刻度板(16);所述焊接板(1)的侧面与连接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中部和壳体(4)的顶部通过螺丝(3)连接;所述电池盒(5)和遥控电路板(7)设在壳体(4)内且电池盒(5)位于遥控电路板(7)的左侧,所述五号电池(6)安装在电池盒(5)内;所述金属导电片(8)和金属导电弹片(9)分别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斜柱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焊接板(1)、连接板(2)、螺丝(3)、壳体(4)、电池盒(5)、五号电池(6)、遥控电路板(7)、金属导电片(8)、金属导电弹片(9)、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11)、第三导线(12)、第四导线(13)、激光发射器(14)、遥控开关器(15)、刻度板(16);所述焊接板(1)的侧面与连接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中部和壳体(4)的顶部通过螺丝(3)连接;所述电池盒(5)和遥控电路板(7)设在壳体(4)内且电池盒(5)位于遥控电路板(7)的左侧,所述五号电池(6)安装在电池盒(5)内;所述金属导电片(8)和金属导电弹片(9)分别固定在电池盒(5)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金属导电片(8)通过所述第一导线(10)与所述遥控电路板(7)相连接,所述金属导电弹片(9)通过所述的第二导线(11)与所述遥控电路板(7)相连接,所述金属导电片(8)和金属导电弹片(9)分别与所述五号电池(6)的上部、下部相接触;所述激光发射器(14)固定在壳体(4)的底端,所述激光发射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静关朝辉李国锋张海云李汉雄刘琴平翟云白健张丽丽黄普梁胖胖岳丽英李伟王志刚张建波校靖高杰姜彦军曹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