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98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锅炉,包括:锅体、混凝土圈、电磁线圈、连接组件以及壳体,壳体为桶状结构,壳体中心安装有混凝土圈,混凝土圈内螺旋地分布有电磁线圈,在混凝土圈内放置有能从顶部拔出的锅体,混凝土圈到壳体内壁之间有距离,且混凝土圈通过连接组件与壳体内壁连接。电磁加热锅炉,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而导致隔热效果不好且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金属熔炼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锅炉。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120149775.7的种电磁加热锅炉,包括锅炉体、电磁加热温控系统及减压泡,所述锅炉体呈“Ш”型,包括出水口、进水口及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为深入锅炉体内部的空腔,其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外表面设有加热板;所述电磁加热温控系统包括电磁线圈、测温传感器及电磁加热温控装置;所述减压泡设于锅炉体内部的加热室顶部。虽然该电磁加热锅炉采用电磁加热方式供能,节能环保,能够自动测温控温,但是该电磁加热锅炉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仅是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进行隔热,由于隔热材料仍然有一定的传递效果,导致隔热效果不好,同时隔热材料难求,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一种电磁加热锅炉,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而导致隔热效果不好且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锅炉,包括:锅体、混凝土圈、电磁线圈、连接组件以及壳体,壳体为桶状结构,壳体中心安装有混凝土圈,混凝土圈内螺旋地分布有电磁线圈,在混凝土圈内放置有能从顶部拔出的锅体,混凝土圈到壳体内壁之间有距离,且混凝土圈通过连接组件与壳体内壁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使得混凝土圈到壳体之间有距离,避免因壳体为金属材料制成而导致混凝土圈上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到壳体上来,同时避免了使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因使用隔热材料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且实现容易;2)通过将电磁线圈分布在混凝土圈内,首先采用模具将电磁线圈布置好后,再填充混凝土材料,使得混凝土材料能够进入到电磁线圈的相邻段部之间,避免了因运输等振动电磁线圈段部粘附在在一起而导致电磁线圈的传热效果达不到预期,保证了电磁线圈稳定供热工作的进行。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电磁加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电磁加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安装壳处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锅体1、混凝土圈2、电磁线圈3、连接组件4、壳体5、安装圈41、安装块42、加强筋43、嵌入件44、辅助取锅组件6、支撑台60、升降筒61、中心杆62、推动环63、导向筒64、第一导向杆65、旋转杆66、铰接座67、第二导向杆68、安装壳69、滑块70、踏板7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锅炉,包括:锅体1、混凝土圈2、电磁线圈3、连接组件4以及壳体5,壳体5为桶状结构,壳体5中心安装有混凝土圈2,混凝土圈2内螺旋地分布有电磁线圈3,在混凝土圈2内放置有能从顶部拔出的锅体1,混凝土圈2到壳体5内壁之间有距离,且混凝土圈2通过连接组件4与壳体5内壁连接。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圈41以及至少六块安装块42,由于混凝土圈2采用混凝土材质制成,因此不方便将金属材料安装在混凝土圈2上,只有在制作混凝土圈2时在混凝土圈2中嵌入安装圈41,才能实现铝材质的安装圈41与混凝土圈2的安装,故设置安装圈41作为安装块42将壳体5和混凝土圈2连接起来的基础,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圈2在壳体5内自由移动而导致混凝土圈2损坏,在混凝土圈2外壁上安装有至少两安装圈41,安装圈41每相邻两安装圈41之间有距离,每一安装圈41上均至少安装有三安装块42,每一安装块42均连接至壳体5内壁。为了使得安装圈41能连接在一起,增加所有安装圈41一起支撑混凝土圈2的稳定性,连接组件4还包括:至少三加强筋43,每一加强筋43均与所有安装圈41均固定,且加强筋43与壳体5轴线平行。为了防止安装圈41与混凝土圈2脱离,使得安装圈41更加稳固地安装在混凝土圈2上,每一安装圈41均固定有至少两嵌入件44,嵌入件44安装在混凝土圈2内,且嵌入件44不能与混凝土圈2脱离。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为了方便将锅从混凝土圈2中取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辅助取锅组件6。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锅取出,该电磁加热锅炉还包括:辅助取锅组件6;辅助取锅组件6包括:支撑台60、升降筒61、中心杆62、推动环63、导向筒64、第一导向杆65、旋转杆66、铰接座67、第二导向杆68、安装壳69、滑块70以及踏板71,在壳体5底部固定有安装壳69,混凝土圈2以及连接组件4均到壳体5内底面之间有距离(安装圈41、安装块42、嵌入件44以及加强筋43形成支撑笼,实现了对混凝土圈2的支撑,避免了混凝土圈2会进入到第一空腔内),以使壳体5底部与安装壳69围成第一空腔,在第一空腔底部安装有相互间隔的中心杆62以及铰接座67,中心杆62位于竖直方向上,中心杆62位于锅体1正下方,在中心杆62上套置有升降筒61以及推动环63,推动环63位于升降筒61下方,升降筒61顶部固定有用于支撑锅体1的支撑台60,推动环63固定至导向筒64一端,导向筒64另一端供第一导向杆65一端穿入,第一导向杆65另一端铰接至旋转杆66一端,旋转杆66中部铰接至铰接座67上,旋转杆66另一端铰接至第二导向杆68一端,第二导向杆68另一端穿入至踏板71内,且第二导向杆68能相对踏板7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踏板71固定至滑块70上,在安装壳69上开设有供踏板71穿出的穿孔,在穿孔内壁上开设滑槽,滑块70安装在滑槽内,在滑槽导向下滑块70仅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正常加热时,锅体1由支撑台60进行支撑,推动环63与壳体5内底面紧贴,推动环63和升降筒61对支撑台60进行支撑,此时,旋转杆66连接第一导向杆65的端部低于旋转杆66连接第二导向杆68的端部,踏板71处于较高的位置。当需要将锅拆卸下来时,踩踏踏板71,迫使踏板71与滑块70一起竖直下降,强迫旋转杆66连接第二导向杆68的端部降低,第二导向杆68能相对踏板71移动,以分解旋转杆66连接第二导向杆68的端部旋转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与此同时,旋转杆66连接第一导向杆65端部上升,第一导向杆65能相对导向筒64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分解旋转杆66连接第一导向杆65旋转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迫使推动环63上升,进而推动环63推动升降筒61和支撑台60带动锅体1上升,使得锅体1的顶边缘露出混凝土圈2,以方便用取锅爪抓取锅体1顶边缘,使得锅体1能够被顺利转移。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混凝土圈、电磁线圈、连接组件以及壳体,壳体为桶状结构,壳体中心安装有混凝土圈,混凝土圈内螺旋地分布有电磁线圈,在混凝土圈内放置有能从顶部拔出的锅体,混凝土圈到壳体内壁之间有距离,且混凝土圈通过连接组件与壳体内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混凝土圈、电磁线圈、连接组件以及壳体,壳体为桶状结构,壳体中心安装有混凝土圈,混凝土圈内螺旋地分布有电磁线圈,在混凝土圈内放置有能从顶部拔出的锅体,混凝土圈到壳体内壁之间有距离,且混凝土圈通过连接组件与壳体内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圈以及至少六块安装块,在混凝土圈外壁上安装有至少两安装圈,安装圈每相邻两安装圈之间有距离,每一安装圈上均至少安装有三安装块,每一安装块均连接至壳体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三加强筋,每一加强筋均与所有安装圈均固定,且加强筋与壳体轴线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每一安装圈均固定有至少两嵌入件,嵌入件安装在混凝土圈内,且嵌入件不能与混凝土圈脱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锅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