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79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吸顶灯的透镜模组包括呈环形设置的第一透镜和位于第一透镜内侧的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使得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分配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比例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形成一个透镜模组,可对多个光源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简化了生产工艺,且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吸顶灯,降低了透镜模具的制造成本;能够实现通过第一透镜射向吸顶灯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其内部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整个吸顶灯中间位置的出光亮度叠加后与外侧的出光亮度接近,整体上表现为吸顶灯在各个方向上的光强度接近甚至相等,满足均匀照明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顶灯
本技术属于照明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吸顶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吸顶灯,为了达到较大的发光面,通常采用大面积发光方案,如环形光源条、多条分散光源条等大面积发光光源,同时为了达到较大的发光角度,在单颗LED光源出光面外加设大角度透镜,以达到吸顶灯均匀发光的目的。但该方案需大面积的光源板和大角度的多颗透镜,成本较高,每颗透镜都需螺丝固定,工艺复杂,而且不同尺寸的吸顶,其内部的光源板及透镜方案无法共用,需多开模具,模具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透镜通常为均匀的中心旋转体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7065349U),LED光源在透镜的外表面的出光角度一致,即对于单个这样的透镜而言,出光是均匀的。当将多个该种透镜应用于呈环形设置的多个LED光源时,吸顶灯中心位置的光通量叠加后会明显多于周围的光通量,造成吸顶灯中心位置亮度高而周围亮度低,整体上表现为不均匀出光,无法满足均匀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顶灯透镜的模具制造成本高以及吸顶灯中心位置和周围出光亮度不一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顶灯,包括底盘、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用于驱动所述光源板的驱动模组、罩设于所述光源板上的透镜模组,以及覆盖于所述光源板、驱动模组和透镜模组外部的透光罩;所述光源板上设有呈环形排列的多个第一LED光源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二LED光源,所述透镜模组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透镜以及连接于第一透镜内侧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部分和呈环状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外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环形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透镜底部设有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LED光源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部分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用于驱动所述光源板的驱动模组、罩设于所述光源板上的透镜模组,以及覆盖于所述光源板、驱动模组和透镜模组外部的透光罩;所述光源板上设有呈环形排列的多个第一LED光源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二LED光源,所述透镜模组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透镜以及连接于第一透镜内侧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部分和呈环状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外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环形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透镜底部设有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LED光源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纵截面非对称设置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的光通量不相等,且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射向所述吸顶灯外侧的光通量大于多个所述第一LED光源的光通量的二分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内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二内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与第一内表面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垂直于所述光源板,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伟杨小明杨文辉曾茂进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