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丰恺专利>正文

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68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利用农作物秸秆、肥料堆沤发酵生产出基质;将基质与纤维混合打浆、模压制成基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基质板替代现有的育苗土,有效解决了水稻育苗取土难题,省工省力,有效提高育苗质量。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ubstrate Plate for Eco-rice Seedling Rais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an ecological rice seedling-raising matrix plate, which is produced by fermentation of crop straw and fertilizer composting, and mixes the matrix with fibers to pulp and press into a matrix plate. The present invention utilizes a matrix plate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seedling soi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seedling and soil acquisition of rice, saves labor and labor,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eedl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水稻育苗大都采用育苗土,需要进行取土、筛土、消毒、调养等步骤,费力费工,操作不便,并且培育出的苗质量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省工省力,有效提高育苗质量。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利用农作物秸秆、肥料堆沤发酵生产出基质;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基质与纤维混合打浆、模压制成基质板。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说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秸秆或玉米秸秆,所说肥料为稻壳、禽畜粪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步骤1中,堆沤发酵时将农作物秸秆、肥料粉碎后,对秸秆和肥料交替铺层,共铺有多层,最底层为秸秆层,秸秆层与肥料层的体积比为1∶0.5~1.5,肥料层中稻壳与禽畜粪的体积比为1∶1。进一步地,步骤1中,秸秆层中加入重量比为3~5‰的秸秆发酵菌剂和重量比4~6‰的秸秆腐熟剂。进一步地,步骤1中,在建堆后6~7天,或温度60℃以上并维持12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说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水稻秸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利用农作物秸秆、肥料堆沤发酵生产出基质;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基质与纤维混合打浆、模压制成基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水稻育苗基质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利用农作物秸秆、肥料堆沤发酵生产出基质;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基质与纤维混合打浆、模压制成基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说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秸秆或玉米秸秆,所说肥料为稻壳、禽畜粪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堆沤发酵时将农作物秸秆、肥料粉碎后,对秸秆和肥料交替铺层,共铺有多层,最底层为秸秆层,秸秆层与肥料层的体积比为1∶0.5~1.5,肥料层中稻壳与禽畜粪的体积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秸秆层中加入重量比为3~5‰的秸秆发酵菌剂和重量比4~6‰的秸秆腐熟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建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恺肖迪林正平李继文刘冰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刘丰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