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
本技术属于型钢混凝土墙
,具体涉及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
技术介绍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混凝土内配置型钢(轧制或焊接成型)和钢筋的一种组合结构,与钢结构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结构稳定性好,节约钢材的优点,在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一些对结构刚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对于裂缝和变形的控制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它是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近年来,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普遍采用的是有粘结预应力筋,在施工过程中,竖向预应力筋常因管道细长、间隙狭小、压浆孔和出气孔设置繁琐且易撞损或堵塞而造成压浆困难,甚至不能密实而起不到对竖向筋的防锈作用,更起不到粘结整体受力作用,这导致施工复杂、速度慢,并且预应力筋容易锈蚀以致有断丝的危险,甚至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这些缺陷从经济上和技术上,阻碍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体;非预应力筋网,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所述非预应力筋网由水平向非预应力筋和与所述水平向非预应力筋绑扎的竖直向非预应力筋组成;无粘结预应力筋束,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并位于所述非预应力筋网的内侧,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水平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和与所述水平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绑扎的竖直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工字型钢,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预应力筋束锚固装置,用于锚固所述水平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及所述竖直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所述预应力筋束锚固装置固设在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边沿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体;非预应力筋网,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所述非预应力筋网由水平向非预应力筋和与所述水平向非预应力筋绑扎的竖直向非预应力筋组成;无粘结预应力筋束,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并位于所述非预应力筋网的内侧,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水平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和与所述水平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绑扎的竖直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工字型钢,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预应力筋束锚固装置,用于锚固所述水平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及所述竖直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束,所述预应力筋束锚固装置固设在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边沿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预应力筋网包括第一非预应力筋网和第二非预应力筋网,所述第一非预应力筋网和所述第二非预应力筋网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和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筋束,所述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和所述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筋束位于所述第一非预应力筋网和第二非预应力筋网之间,所述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平行于所述第一非预应力筋网并位于所述第一非预应力筋网的内侧,所述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平行于所述第二非预应力筋网并位于所述第二非预应力筋网的内侧,所述工字型钢包括若干独立的工字型钢单元,所述若干独立的工字型钢单元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和所述第二无粘结预应力筋束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预应力筋网包括第三非预应力筋网和第四非预应力筋网,所述第三非预应力筋网和所述第四非预应力筋网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包括第三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和第四无粘结预应力筋束,所述工字型钢包括若干独立的工字型钢单元,所述若干独立的工字型钢单元等距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智勇,李洪,周伟,文秀兵,张浩,刘天苹,蒋永金,蒋晓蓉,罗传玲,刘正美,刘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