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护坡生态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358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渠护坡生态砖,包括砖体,砖体由矩形结构的上层砖体和下层砖体叠置为整体结构;上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与下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渠护坡生态砖
本技术涉及水利、市政工程河道(渠道)堤坡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河渠护坡生态砖。
技术介绍
河道、渠道护坡,常受风浪和雨水的冲刷、大气的侵蚀、漂浮物冲击等作用,故防护材料常采用质地良好的混凝土等。草皮护坡是较经济环保的形式之一,通常适用于温暖湿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格梁结合预制混凝土空心砖(生态砖)或草皮植物,是不错的选择,即框格梁内布置空心生态砖,在生态砖空心区域内植草。但目前使用的河渠护坡防护生态砖,存在以下不足:1、相邻砖体之间均采用平缝接缝,相互间不传力,造型千姿百态,却无法适应河渠护坡不均沉降;2、联锁式生态砖,水平相互咬合,整体性较好,但结构复杂,仍无法保证河渠护坡不均沉降时表面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渠护坡生态砖,避免河渠护坡不均沉降引起的错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河渠护坡生态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由矩形结构的上层砖体和下层砖体叠置为整体结构;所述上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与所述下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相互错开设置,位于上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开设有贯穿下层砖体的通孔。所述上层砖体和下层砖体均为正方形结构,上层砖体的边长与下层砖体的边长相等,上层砖体的厚度与下层砖体的厚度相等。所述的边长为35cm-55cm;所述的厚度为10cm-15cm。本技术优点在于将砖体设置成上、下层整体结构,并将上、下层砖体的砖面中心点相互错开设置;这样在砖体的四周边侧面形成台阶状搭接扣,因此,铺放在河道(渠道)边坡作为护坡使用,使得护坡结构更加稳固抗冲刷;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情况下,相邻砖面间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陷错台现象;同时,护坡相邻砖体之间的搭接缝比现有平缝更能抵抗水平向及顺坡向水流冲刷。本技术预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输、施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与钢筋混凝土框格梁结合同时施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河渠护坡生态砖,实际制造时,砖体可选择混凝土、陶瓷或透水混凝土预制成型。砖体由正方形结构的上层砖体1和下层砖体2叠置而成,上层砖体1的边长、厚度与下层砖体2的边长和厚度相等,根据河渠护坡的设计要求,边长在35cm-55cm之间选择;厚度在10cm-15cm之间选择。上层砖体1砖面中心O点与下层砖体2砖面中心O’点相互错开设置,即上层砖体1砖面中心O点沿下层砖体2砖面对角线移动与下层砖体2砖面中心O’点错开,这样即可在砖体的四周边侧面形成宽度一致的台阶状搭接扣3;位于上层砖体1的砖面中心O点开设贯穿下层砖体2的通孔4,通孔4的直径选择上层砖体1边长的1/3为宜,通孔4的空隙率约30%即可。如图3所示,本技术用于河渠护坡施工时,先铺放河道(渠道)下游的边坡底部,相邻砖体之间通过台阶状搭接扣3相搭接,使上游砖体的台阶状搭接扣3压住下游砖体的台阶状搭接扣3;钢筋混凝土框格梁5与本生态砖同时施工,砖体在框格梁5的框内铺设,临近梁的一行和临近梁的一列的砖体,台阶状搭接扣3伸入粱内,然后浇筑成一体,从而形成护坡整体。然后,在通孔4中填充有营养土,土中埋植草种花,透水性好,具有保证生态快速修复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渠护坡生态砖,包括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由矩形结构的上层砖体和下层砖体叠置为整体结构;所述上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与所述下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相互错开设置,位于上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开设有贯穿下层砖体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渠护坡生态砖,包括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由矩形结构的上层砖体和下层砖体叠置为整体结构;所述上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与所述下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相互错开设置,位于上层砖体的砖面中心O点开设有贯穿下层砖体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刚郑恒祥彭万军关梦园张会丽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