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shion device for electric tricycle, which comprises a cushion device, a first cushion frame, a cushion, a first backrest area and an armrest area. The cush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ushion frame, a cushion cushion, a first backrest area and an armrest area. One side of the first cushio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ackrest area,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cushion frame and the first backrest area. The position of 90 degrees is provided with an armrest area, which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top of the first cushio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cushion,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backrest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receptacle groove, the armrest area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t as an armrest in unused stat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vers, and the armrest area can act as a base of the pedestrian travel cushion device in use state to facilitat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pedestrian seat. Cushion device, when the user carries the children on the trip, can put the children on it,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user to concentrate on driving, and improves the driv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座垫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三轮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座垫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以及交通的膨胀,为城市上班族、老龄人或残疾人提供一种方便、简单、安全可靠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电动三轮车应运而生,座垫装置是电动三轮车的重要部件之一,虽然现有三轮车座垫装置的生产工艺正日益纯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现有技术的电动三轮车用座垫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电动三轮车的座垫装置结构固定且只适用于成年人使用,当使用者带着较小的儿童出行时常常需要将孩子抱在怀中,孩子本性爱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使用者的视线以及注意力,增加了出行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座垫装置,具有添设儿童出行座垫装置、使用效果好、稳定效果佳、出行安全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座垫装置,包括座垫装置、第一座垫架、软垫、第一靠背区和扶手区,所述座垫装置包括第一座垫架、软垫、第一靠背区和扶手区,其中,所述第一座垫架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一靠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座垫装置,包括座垫装置(1)、第一座垫架(11)、软垫(12)、第一靠背区(13)和扶手区(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装置(1)包括第一座垫架(11)、软垫(12)、第一靠背区(13)和扶手区(14),其中,所述第一座垫架(11)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一靠背区(13),所述第一座垫架(11)的另一侧边且与第一靠背区(13)成九十度的位置设置有扶手区(14),所述扶手区(14)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座垫架(11)的上方设置有软垫(12);所述第一靠背区(13)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槽(131),所述容纳槽(131)的内部设置有儿童出行座垫装置(132),所述儿童出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座垫装置,包括座垫装置(1)、第一座垫架(11)、软垫(12)、第一靠背区(13)和扶手区(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装置(1)包括第一座垫架(11)、软垫(12)、第一靠背区(13)和扶手区(14),其中,所述第一座垫架(11)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一靠背区(13),所述第一座垫架(11)的另一侧边且与第一靠背区(13)成九十度的位置设置有扶手区(14),所述扶手区(14)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座垫架(11)的上方设置有软垫(12);所述第一靠背区(13)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槽(131),所述容纳槽(131)的内部设置有儿童出行座垫装置(132),所述儿童出行座垫装置(13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凹槽(134);所述儿童出行座垫装置(132)包括儿童座椅区(1322)和儿童靠背区(1326),其中,所述儿童座椅区(1322)的一侧边设置有儿童靠背区(1326),所述儿童座椅区(1322)与儿童靠背区(1326)之间通过阻尼转轴(1323)转动连接,所述儿童座椅区(1322)远离儿童靠背区(132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条(1321),所述限位凸条(1321)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儿童靠背区(1326)远离儿童座椅区(1322)的一侧设置有粘黏子扣(1325),所述儿童靠背区(1326)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座椅区固定带(1327),所述儿童座椅区(1322)与座椅区五点式背带(1328)之间设置有座椅区五点式背带(1328);所述扶手区(14)包括通槽(141)、第二座垫区(142)和第二靠背区(143),其中,所述第二座垫区(142)的一侧边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立,郭美菊,朱嘉宣,徐行荣,凌祖治,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白天鹅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