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71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包括下电极结构及上电极结构,其中,下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下电极体,下电极体内形成一上端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上下向活动且绝缘安装的定位轴,定位轴呈阶梯设置,包括上小下大设置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用以穿设至螺母的内孔中,第二轴段用以穿设至钣金件的定位孔内,上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上电极体,上电极体对应下电极体设置。定位轴与下电极体绝缘安装,将钣金件与螺母用定位轴定位完成后,上电极体向下压制螺母时,定位轴与上电极体不构成回路,因此,定位轴与螺母之间发生粘连的概率大大降低,提高了零件焊接成型质量。

Nut Spot Welding Electrod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ut spot welding electrod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an upper electrode structure. The lower electrode structure comprises a lower electrode body extending upward and downward, and a capacitive cavity with an upper opening is formed in the lower electrode body. A positioning shaft with upward and downward movable and insulated installation is arranged in the capacitive cavity, and the positioning shaft is arranged step by step, including the first shaft segment and the second shaft with large upper and small lower settings. The first shaft segment is used to penetrate into the inner hole of the nut, and the second shaft segment is used to penetrate into the positioning hole of the sheet metal part. The upper electrode structure includes an upper electrode body extending upward and downward, and the upper electrode body corresponds to the lower electrode body. Insulation installation of positioning shaft and lower electrode body can complete positioning of sheet metal parts and nuts with positioning shaft. When the upper electrode body press nuts downward, the positioning shaft and upper electrode body do not form a loop. Therefore, the probability of adhesion between positioning shaft and nut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welding quality of parts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母点焊电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螺母点焊电极结构。
技术介绍
钣金件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包括车体及护板等,这些钣金件在汽车装配时通常会安装一些零部件,因而,需要在该钣金件上预先焊接一些安装螺母,便于后期装配。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焊接螺母的焊接精度,普遍采用定位电极焊接的方式,避免其他焊接方式效率低下,焊接精度低的问题。在定位电极焊接方式中,常采用定位销来进行钣金件及螺母的定位,但是定位销在整个焊接过程中与螺母内孔接触定位,很难避免发生粘连,影响焊接质量,并影响螺母的后期装配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螺母点焊电极结构,旨在减少定位销与螺母之间发生粘连的概率,提高零件焊接成型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包括:下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下电极体,所述下电极体内形成一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上下向活动且绝缘安装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呈阶梯设置,包括上小下大设置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用以穿设至螺母的内孔中,所述第二轴段用以穿设至钣金件的定位孔内;以及,上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上电极体,所述上电极体对应所述下电极体设置。优选地,所述下电极体包括位于所述下电极体下端的下电极本体,所述下电极本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上端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电极体还包括位于所述下电极体上端的电极套,所述电极套的外侧面对应所述内螺纹设有外螺纹,所述电极套螺纹安装至所述下电极本体上;其中,所述容腔与所述电极套的内腔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优选地,所述定位轴还包括位于第二轴段下方的第三轴段,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呈大于所述第二轴段直径设置;所述电极套位于所述第三轴段上方,且所述电极套的下端部限位所述第三轴段活动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优选地,所述螺母点焊电极结构还包括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上绝缘套,所述上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的内腔中,且所述上绝缘套的下端侧表面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三轴段与所述电极套之间;以及,下绝缘体,套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下绝缘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第三轴段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下绝缘体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上绝缘套的下端,以使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电极套抵紧接触。优选地,所述螺母点焊电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紧至所述下绝缘体的安装腔底壁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紧至所述第三轴段的下端面。优选地,所述定位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轴段下方的第四轴段,所述第四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轴段;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套设于所述第四轴段上。优选地,所述上电极体的下端面对应所述定位轴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呈大于所述第一轴段的直径设置。优选地,所述螺母点焊电极结构还包括绝缘限位体,所述绝缘限位体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绝缘限位体的下端面设有供所述第一轴段容设的绝缘槽。优选地,所述绝缘限位体的材质为夹布胶木。优选地,所述下电极体的材质为CrZrCu;和/或,所述上电极体的材质为CrZrCu;和/或,所述定位轴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电极体的上端形成一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上下向活动且绝缘安装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与所述下电极体绝缘安装,将钣金件与螺母用所述定位轴定位完成后,所述上电极体向下压制螺母时,所述定位轴与所述上电极体不构成回路,因此,定位轴与螺母之间发生粘连的概率大大降低,提高了零件焊接成型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螺母点焊电极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螺母点焊电极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剖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下电极本体的半剖示意图;图4为图1中电极套的半剖示意图;图5为图1中定位轴的正视示意图;图6为图1中上电极结构的半剖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为螺母点焊电极结构,1为下电极结构,11为下电极体,111为下电极本体,111a为容腔,112为电极套,12为定位轴,121为第一轴段,122为第二轴段,123为第三轴段,124为第四轴段,2为上电极结构,21为上电极体,211为凹槽,3为绝缘结构,31为上绝缘套,311为限位凸起,32为下绝缘体,321为安装腔,4为弹性件,4a为弹簧,5为绝缘限位体,51为绝缘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母点焊电极结构,用以将螺母点焊固定至钣金件上,图1至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螺母点焊电极结构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螺母点焊电极结构100包括下电极结构1及上电极结构2,其中,所述下电极结构1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下电极体11(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电极体11的材质为CrZrCu),所述下电极体11内形成一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上下向活动且绝缘安装的定位轴12(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轴12为不锈钢),所述定位轴12呈阶梯设置,包括上小下大设置的第一轴段121和第二轴段122,所述第一轴段121用以穿设至螺母的内孔中,所述第二轴段122用以穿设至钣金件的定位孔内,所述上电极结构2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上电极体21(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体21的材质为CrZrCu),所述上电极体21对应所述下电极体11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电极体11的上端形成一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上下向活动且绝缘安装的定位轴12,所述定位轴12与所述下电极体11绝缘安装,将钣金件与螺母用所述定位轴12定位完成后,所述上电极体21向下压制螺母时,所述定位轴12与所述上电极体21不构成回路,因此,定位轴12与螺母之间发生粘连的概率大大降低,提高了零件焊接成型质量。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母点焊电极结构,用以将螺母点焊固定至钣金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包括:下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下电极体,所述下电极体内形成一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上下向活动且绝缘安装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呈阶梯设置,包括上小下大设置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用以穿设至螺母的内孔中,所述第二轴段用以穿设至钣金件的定位孔内;以及,上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上电极体,所述上电极体对应所述下电极体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点焊电极结构,用以将螺母点焊固定至钣金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包括:下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下电极体,所述下电极体内形成一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上下向活动且绝缘安装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呈阶梯设置,包括上小下大设置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用以穿设至螺母的内孔中,所述第二轴段用以穿设至钣金件的定位孔内;以及,上电极结构,包括上下向延伸的上电极体,所述上电极体对应所述下电极体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体包括位于所述下电极体下端的下电极本体,所述下电极本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上端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电极体还包括位于所述下电极体上端的电极套,所述电极套的外侧面对应所述内螺纹设有外螺纹,所述电极套螺纹安装至所述下电极本体上;其中,所述容腔与所述电极套的内腔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还包括位于第二轴段下方的第三轴段,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呈大于所述第二轴段直径设置;所述电极套位于所述第三轴段上方,且所述电极套的下端部限位所述第三轴段活动安装于所述容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母点焊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点焊电极结构还包括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上绝缘套,所述上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的内腔中,且所述上绝缘套的下端侧表面凸设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翔
申请(专利权)人:光瑞亚山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